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50033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为物理及化学作用,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C江南丘陵红漠化 D云贵高原沙漠化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植被破坏 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 降水强度大,多暴雨A BC D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松嫩平原西部荒漠化主要是风蚀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与工矿、交通建设有关D江

2、南丘陵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作用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4. 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改变地貌类型 影响降水量 破坏自然植被松动地表土体A. B. C. D. 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 植被稀疏 降水量大 全年风大 土质疏松 冻融作用强A. B. C. D. 2013年12月6日开始,来自刚果(布)、赤道几内亚、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喀麦隆5国的森林部长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讨论了如何加强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保护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

3、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7与会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 B C D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 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 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据此回答两个题。8.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A 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B 受温室效应影响C 汽车尾

4、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D 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9.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A 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B 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C 禁止使用私家车D 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完成下列问题。10.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11.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

5、补平衡可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A. B. C. D.根据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要求,在海州区建成区全境和连云区连岛街道办事处全境,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燃用高污染燃料项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通告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A.大气污染问题B.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C.臭氧层破坏问题D.海平面上升问题13通告实施后,为解决市区高污染燃料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建设改用管道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大型锅炉按规定安装除尘设施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A.B.C.D.下图示意某一固定

6、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毛乌素沙漢的南緣,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据图可知,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低 68月土壤含水量高A. B. C. D.15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降水较少 蒸腾量较大 气温较高 风速较大A. B. C. D.16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自然演化 C.种草 D.栽灌木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读下图“人工浮岛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7人工浮岛的生态效

7、益主要体现在( )A. 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 B.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C. 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D. 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18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A. 北美五大湖 B.亚马孙河 C. 太湖 D.里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9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

8、水相应减少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D.植被减少、退化,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20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 )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B.恢复和扩大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适量迁移当地居民C.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

9、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1. 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22.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 平流层气温降低C. 酸雨区面积缩小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两个题。23.关于赤潮的成因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近海城市污水和近海养殖污染会加剧赤潮灾害B 全球气候变暖有助于减弱赤潮灾害C 全年皆有,13月多发D 我国沿海

10、地区,尤其是较为封闭的渤海最多24.关于赤潮的危害和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赤潮会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赤潮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应该使用遥感技术加强对赤潮的监测和预报沿海地区应该禁止海水养殖,防止海水富营养化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西藏雪豹是一种大型的猫科肉食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常在雪线附近及雪地间活动,被称为“雪山之王”,因其栖息在石山峭壁以及警觉的生活习性,也被“高原隐士”的称号。20世纪偷猎猖獗时,雪豹一度被列为濒危物种,其数量少于大熊猫,主要以二级保护动物岩羊为食,偶有偷猎牧民牛羊的现象。近日珠峰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了雪豹保

11、护中心,专事雪豹保护工作。分析西藏雪豹数量减少的原因,并为雪豹保护提出合理建议。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与“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80一90残留于土壤中。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施药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施药地区农药使用的历史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农药对土境的污染示意图。(1)结合材料,指出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6分)(2)解析减少农药对土壤污染的措施。(4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低碳经济是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是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结合“我国19782006年能源消费图”,完成下列问题。(1)由

12、图知,我国能源消费逐年增多,试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征及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2)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是我国对世界的承诺,请就此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3)目前世界能源利用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试分析我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4分)28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上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入“亚洲鲤鱼”,即四大家鱼“青、鲢、草、鳙”。它们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起环境大使的使命。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流湖泊中过多的浮游植物

13、、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然初衷虽好,但美国人民却忽视了这四种鱼其实是四把“双刃剑”。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本土鱼类又很难与其竞争,目前亚洲鲤鱼已成功占领美国自然水域,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直逼美国动植物的庇护所五大湖区。材料二:美国本土亚洲鲤鱼的入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主要入侵河段)(1)请根据材料一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本土水域大量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6分)(2)面对不断逼近的亚洲鲤鱼,当地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卫五大湖区。(6分)(3)开发入侵种的食用价值是目前国际上治理入侵种一举多得的重要方式,但美国人民并不习惯食用亚洲鲤鱼,于是他们追根溯源,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吃货们的身上。亚洲鲤鱼还乡,在中国市场上究竟是会热卖还是遭冷遇,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并说明理由。(4分)高二地理(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2345678910CBDDACDAAA11121314151617181920CACCBBBCBB21222324CBAA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10分)【答案】原因:生长的自然环境恶劣,食物短缺;人为捕猎。 建议:建立雪豹自然保护区,禁止猎杀;对牧民进行生态补偿,加强生态教育;加强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