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50027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1.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表,这一状况直接导致 项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24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抢夺殖民地的斗争白热化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英美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2.意大利在一战开始保持中立。协约国这时慷慨地提出将奥地利所占的部分领土以及战胜土耳其后的

2、另外一些领土分给意大利。这一诱饵证明很有效,意大利同意在一个月内加入协约国参加战争。这说明A.三国同盟内部矛盾尖锐 B战争的进程因此而改变C.国家利益影响对外政策 D协约国胜利具有必然性3.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演变为全球性战争。由此可知,“全球性战争”是A科技进步的负产品 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 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4.“这场战争(一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文中的“开端”是指A社会主义运动 B和

3、平主义思潮C殖民主义扩张 D民族解放运动5.魂断蓝桥讲述的是1917年的英国,青年军官罗伊撇下未婚妻玛拉奔赴战场,听说罗伊战死疆场的玛拉在失业、饥饿、寂寞和空虚的折磨下被迫沦落风尘。当玛拉在火车站意外邂逅死里逃生的罗伊后,她选择了带着他们的定情信物在初识的地点自杀。这部作品反映了A.一战以后人民的反战情绪 B.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C.一战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 D.一战使英国经济衰退6.国联自从成立就一直为人所诟病,被称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其局限性从权威性上考虑是由于A.对侵略和被侵略的含义未作明确说明 B.没有能够吸收所有大国参加C.“全体一致”的原则使其缺乏执行力 D.“委任统治”违背

4、了小国意愿7.1921年11月,日本对某一条约的签订十分不满,日本代表曾私下讽刺英国代表说:“无论如何,你们给同盟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该条约A有利于美国在远东争夺霸权 B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丧失C确立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D彻底消除了亚太地区的矛盾8.列宁的革命口号和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反映出战后国际政治思维方式的变化,但相继夭折,留下老迈的英法两国勉为其难地支配着充满危局的欧洲乃至世界事务。这一“危局”是指A.协约国对苏俄的干涉 B.民族自决原则下的矛盾C.殖民体系的日趋崩溃 D.凡华体系内的不平衡9.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纽伦堡法庭作出判决,判处戈林、里宾特洛甫

5、等12人绞刑,赫斯等7人无期到15年徒刑。其审判的法理依据是A.洛迦诺公约 B.非战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九国公约10.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时间 1928年 1930年 1932年 纳粹党党员 108万 35万 85万 国会议席 12 107 230 国会名次 9 2 1 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 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 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111938年秋,英国首相张伯伦挥动着他和希特勒签署的文件,对群众说:“我的好朋友们,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这一“文件”A给欧洲带来长久的和平 B鼓励并助长了德国的侵略C推动了三国

6、轴心的建立 D直接促使苏德同盟的建立12.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但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该变化表明美国A支持英国对抗纳粹德国 B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C完全放弃孤立主义政策 D废除了武器禁运的条款13.1940年8月日本政府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建立以“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为号召的“东亚新秩序”。这一计划旨在 A.谋求亚洲各国共同繁荣幸福 B.帮助亚洲摆脱欧美列强控制C.实现反西方殖民侵略的联合 D.

7、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14.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并同时声明:“苏联政府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则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这反映了A苏日两国已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B日本得到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C苏联牺牲它国利益以避战自保 D苏联正在加紧建立“东方战线”15.当战役进行到1941年11月,德军受困于严寒天气而进攻迟缓,而苏联红军早已习惯了寒带生活,带着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逐步转入反攻。该战役A.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B.宣告了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C.是德国发动战争后的首次失败 D.是苏德战场上的根本转折点16.世界军事史上,有些

8、战役就效果而言被指为“战术上的成功,战略上的失败”。下列战役符合这一描述的是A.偷袭珍珠港 B.不列颠之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阿拉曼战役17.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主张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并联合一切反苏力量。这些国家均可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这反映了A美苏冷战序幕全面拉开 B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C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D战后美国对苏转向遏制18.右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实际

9、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力量19.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预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这一预言A.表明两大军事集团开始对峙 B.随着苏东剧变而烟消云散C.被丘吉尔“铁幕”演说所印证 D.使联合国的成立成为必然20.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犹太民族的以色列国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根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总面积中,占人口总数不足13的犹太人将占有巴勒斯坦全面积的56。该决议A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B解决了巴以两国的矛盾C引发了大规模的局部冲突 D加快了中东的

10、和平进程21.1945年4月至6月,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的联合国宪章,获得全票通过。195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八个国家弃权,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反对。这反映了A大国强权政治的深刻影响 B各国政治利益走向趋同C人类对极权和战争的反思 D新的国际秩序由此建立22.1968年,联合国大会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1987年,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这表明A两极下的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 B核战争威胁推动美苏关系局部缓和C世界向多极均势转变日益明显 D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两极争

11、霸23.1991年1月17日,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在内的多国部队空袭巴格达。伊拉克随后立即向不介入战事的以色列一连发射了29枚导弹。伊拉克的这一举动意在A改变战略目标 B破坏盟军的团结C打乱美国部署 D借机削弱以色列24.1991年2月,美军在海湾首战告捷,震惊世界。这一刻距离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只过去了20年。美军顺利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海湾战争的结局反映了A两场战争的不同性质 B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C苏联军事实力的衰落 D信息化战争模式的威力25.2017年3月6日,代号为“鹞鹰”的韩美联合军演进入第六天时,朝鲜发射了4枚导弹,其中3枚落在日本专属经济区。与此同时,朝鲜正在准备进行

12、第六次核试验,预计此次核试验规模将比上一次增加十几倍。这表明A东亚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B南对峙无法走向和解C朝鲜半岛依然存在冷战思维 D军事威胁只会加剧地区紧张26、针对商鞅变法,大夫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27、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连坐制 D推行县制 28战国时期,随着秦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使秦国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

13、是A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B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C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 D秦国的旧制度被根本废除29、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主要说明孝文帝A个人文化知识丰富 B喜欢读诗辞汉赋文章 C精通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D重视汉族文化30、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31、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32、右图是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任用汉族地主 推行三长制 胡汉服装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