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50000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统一测试(一模)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传记文学古已有之,最初属于史学家的领域,有“史传文学”之称。中国古代传记文学,一般认为始于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纪传体篇章。20世纪30年代,我国传记文学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在此,梁启超、

2、胡适功勋卓著。前者推动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重视塑造民族性格,后者倡导传记文学的创作,“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英雄传记、革命回忆录得到了蓬勃发展,作品讴歌工农兵英雄模范人物,反映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给人以震撼与激励。“文革”十年,传记文学发展缓慢,但仍有作家坚持写作,一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传记主题的开掘。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行进脚步,传记文学创作也开启新进程。社会思想解放,文化趋向多元,传记作家发扬现代传记文学的优秀传统,记录真实的生活,表现中国社会发展中典型人物个性的丰富与复杂,创作数量大增。据统计,1949年至1983年国内出版各类人物

3、传记图书共计3400多部,而1984年至1990年则出版了3700多部。1990年,我国进入转轨换型的市场经济社会,传记文学创作热点不断,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多样化艺术格局。可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传主都有作家写,一个作家写多部传记,一个传主拥有多部传记的现象屡见不鲜。传记文学在题材内容开掘的广度与深度、艺术手法表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以及更早的现代传记文学30年。同时,中国传记文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成立,促进传记文学研究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研究人才辈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丰硕喜人。当代传记作家创作热情高涨,记录改革开放的步履,讴歌体现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物。优

4、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为时代立传、为国家立传、为人民立传,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故事。(取材于全展、李炳银等人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传记文学发展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传记文学始于司马迁的史记,最初有“史传文学”之称。B我国传记文学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得力于梁启超、胡适。C新中国成立后,革命英雄传记、革命回忆录得到了蓬勃发展。D改革开放后,传记文学开始记录社会发展中人物的真实生活。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改革开放后传记作品发展特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品数量大B艺术手法新C作品类型多D研究发展快材料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开拓了我国古代以

5、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著作,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史记的高度艺术成就不仅彪炳于传记文学,而且给后代的小说、戏剧以无与伦比的影响。司马迁具有远大抱负和独立的人格,他写作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三者,特别是最后一句显示出他强大的主体意识,这是史记取得成功的基础。司马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寓笔下,使传主成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但自唐代开始,“史传”从史记那样的私家著述改为官方主持的集体编撰,编写者必须严格服从官方制定的指导思想,个人的思想感情不能介入。在这样的写作程序中,编写者的主体意识被禁锢,失去了创

6、造力。传记并非对传主纯客观的记录,传记家的主体意识是参与其中的。对传主及传记材料的选择,传记家的叙述和解读方式都有自主的空间。传记家不但可以表达出对传主的同情和认同,而且常常把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投射到传主身上。1947年,李长之发表专著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论析了司马迁的人格和他作品风格的一致性,考察了司马迁的个性在史记中的表现。后来,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史记,发现其中大约120个人具有司马迁那样的个体悲剧色彩。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一些现代传记名作,都从传主身上发现了传记作家强烈的主体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传记作家主体意识的复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批传记作家辨证看待古代传记的传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

7、,对人物的命运、个性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并吸纳西方传记文学的养分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取材于杨正润主体意识的复苏与当代传记的繁荣)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司马迁在史记中体现的主体意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是私家著述,开拓了以人物为主的“正史”的先河。B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目标。C司马迁的人格和史记风格一致,其个性在作品中有表现。D史记中大约120个人都具有司马迁那样的个体悲剧色彩。材料三传记发展到当代,早已突破“生者不立传”的传统,涌现出大量为尚健在者立传修谱的作品。同时,传记的庄严神圣感被淡化,除了具有杰出成就的伟人、名人为书写对象外,充

8、分体现时代精神与风尚的寻常百姓也进入传记作品,立传成为普通人可享受的一种文化待遇。传记文学内涵和外延扩展,可以立传的人物对象越来越宽泛,可以立传的对象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当今的传记文学已从为人物立传扩展到为城市、江河湖海、大桥道路、沙漠绿洲立传,为一切自然有机体、建设工程项目和所有具有“生命”发展历程、有自身来龙去脉的事物立传。如我的天堂描写苏州改革开放历史,大江魂为长江立传,大国重器为中国火箭军作传,这些新传记的传主是城市、江河、部队等“泛生命体”,细致深入地展现了具体事件事物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考据考证详尽准确,具有鲜明的传记作品特色。传记文学繁荣发展,学者们在其中所发挥的引领、推动作用不

9、容忽视。上世纪初我国现代传记的发展,与对国民精神的改造与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传记家们多为学者,大都心怀社会责任意识来推动传记事业。当前,学者传记是当代传记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形式之一。学者写传聚焦传主的生平故事与思想人格,彰显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叙述笔墨又常带感情与温度,具有精神厚度与智性品质。当下,传记文学发展处于黄金时代,但在传记日益走向通俗化的趋势下,一些传记作品有“隐恶”、“虚美”的表现。维护传记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家们应在守正基础上创新,“不虚美,不隐恶”,努力挖掘探究,艺术地塑造传主形象,创作优秀的传记作品。(取材于李朝全等人的相关文章)4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当前传记文学发展趋势的理

10、解与推断,不正确一项是(3分)A为生者立传,传记文学创作不受传统限制。B为寻常百姓立传,传记作品的庄严神圣感被淡化。C为“泛生命体”立传,传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扩展。D学者传记的数量多、影响大,体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与培养。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述传记作家应如何在创作中发挥主体意识,写好中国故事。(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7分)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未必显也,在于用之。桀、纣用其材而以成其亡,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

11、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今我非其主也?”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

12、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而问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杙步而倍之,问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又况于以尊位厚禄乎?古之人贵能射也,以长幼养老也。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以遏夺为务也。仁人之得饴,以养疾侍老也。跖与企足得饴,以开闭取楗也。(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注释:不:此字应是因传写错误而多出来的。杙(y):小木桩。楗(jin):门栓。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原:根本其孰为此也 其:那,那么昔蛛蝥作网罟罟:网非徒网鸟也 徒:只,仅仅吏以

13、闻于文王 闻:报告上级又况于人乎 于:对,对于杙步而倍之 倍:反也,背过身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 暴:凶恶,残暴A B C D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商汤、周武王使用物之材,成就了他们的王业B皆离吾网飞禽走兽都离开我的网C孔子荷杖而问之曰孔子扛着手杖问他D古之人贵能射也古代的人重视善射的技艺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汤认为禽兽想向哪去就向哪去,天命使然不可抗拒。B“朽骨”无主,作为一国之主,文王认为有责任安葬它。C孔子富有智慧,用活一根手杖,问候了弟子的家人们。D跖与企足这类盗人用饴行窃,与仁人用饴目的大不同。9.将下面

14、语句译为现代汉语。(3分)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译文:10.围绕作者的主张,本文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请具体说明。(5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7分)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政者何如?”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注释:硁(kng),击石的声音。文中画线句中的“硁硁然小人哉”,有人断为“硁硁然/小人哉”,有人不断。

15、请说明“硁硁然”在这两种断句中的表意区别,并分别解释画线句的意思。(4分)结合以上文字,概括说明孔子所答的三类“士”的特点。(3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惜牡丹花二首白居易(一)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二)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12.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诗中都用到“惆怅”,第一首诗中的言诗人情感,第二首诗中的写牡丹情绪。B第一首诗中的“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写出诗人赏花之细心。C两诗中分别用“衰红”、“萎红”描写不同状态下的牡丹花,用词准确、形象。D第二首诗写风雨中的牡丹飘零,尾句中的“何况”连接前后文,增进了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