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49988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今天我有幸拜读了南师附中周春梅老师所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书。这是周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集,书中写道:“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我在一间辽阔的教室”我觉得是诗,长期在高中教学,还有梦,真好。周老师说过,教室虽然有些拥挤,然而立在讲台边,上着上着,就舒展了,从学生的眼光,仿佛能看到辽阔的地平线。现在,周老师用“一间辽阔的教室”为书名,我得以读到她的教室,也了解了她一些思想,对教育的赤子之心、悲悯情怀;心中装着学生、呵护学习热情;敬畏教育常识、尊重教育规律;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这些异常珍贵的教育品质,既厚实着个体的精神底色,也涵养着学校的校园文化。仔细读过此书,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

2、教室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地,应该是一个经典世界的熏陶场、磁性场。是孩子们的另外一个家,孩子习惯的养成,眼光的恒定、品位的形成都受这个家的影响。教室更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成长,它是师生共同生活栖居的家园。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坏,而是谁站在教室里,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关注特殊家庭的孩子,守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教师的胸襟有多大,学生的天地就有多大。”我们得继续做那个持续传递爱与美好的使者,用教师的智慧和经历,让孩子懂得天地的广阔,宇宙的辽阔,生命的求索。教师是学生人生故事中的一节,他们的故事是丰富的、具有无限可能的,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点燃的火把,

3、唤醒灵性的引路人。“佛曰爱如一炬,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周春梅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就是“点燃”。点燃学生,也点燃了自己,每当看见学生的眼睛如星星一样明亮起来,教师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也被点燃了。而用来“点燃”的“柴火”,就是一本书、一节课、一首歌、一幅画、一次实验世界因此而在孩子们的面前放出光芒。现代的教育充斥着太多的功利性,学生的生活里充满了速成,甚至孩子也变成了“速成”的。可是,这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吗?应试教育是如何把一个纯真好奇的儿童,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如何把辽阔天地压缩成了纸上苍白而扁平的世界?我们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忘记了“

4、教育是慢的艺术”, “人”高于一切。想要在教育事业上成名,就是坚持走出自己的教育之路,需要的不仅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还需要能创造、会引领,让师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成为更好的自己。师德用爱去塑造,业务能力用辛勤努力去提升,而能创造、会引领需要的则是用教师的一颗灵性的心,去阅读、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思想决定行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作出的各种教育行为,其背后都有个体教育思想的支撑,都有内在的思维逻辑。教师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这要求教师对教育本质、对课堂教学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教育本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教师如何更好地涅槃自己、渡化学生,大概就是终其一生的追寻吧,“决定教育质量的,不在于学校的华丽与否,而是决定于是谁站在讲台上,他又在讲着什么样的课。”完美教室的打造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们痴迷于教育,更需要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善于不断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找到一系列适合的教育载体,让孩子在教室里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同时也使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以上就是我读过本书之后的感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周老师将是我的努力方向,我将用爱浇灌教室里那些稚嫩的幼苗,让他们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