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49845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课堂教改,构建有效课堂-龙窝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紫教字紫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2018】41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和学生发展观,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以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规教学行为,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总体思路1、工作原则:培训先行,典型引路,以校为本,强势推进;2、工作思路:行政推动,全体参与,示引领,以校为本。三、具体

2、措施(一)行政推动工作我镇小学课改领导小组由黄铎同志任组长,黄开炜、邓裕先、伟东、黄新勇、何博先、钟创才、何新开、钟亦权、黄晓平、黄德宗、何乃坛同志任副组长,其他校长和钟小燕、钟桂娇、黄桃花、黄金环、温远青同志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伟东同志任主任,何新开、钟小燕、邓晓芳、钟振全、朱炽才、贺玉灵、志勇、黄子环同志任副主任,其他主任任组员。各校应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任和科组长任组员。各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主任为直接责任人。(2) 全员参与学习1.集体业务学习应该坚持每周一次。面上小学分两组,其中语文组(约一半的老师)学习时间为星期二上午8:30-9:10,其他组(约一半的老师)学习时

3、间为星期三上午8:30-9:10。2.严格考勤制度:相关教师必须按要求准时参加每周的业务学习活动,不能无故迟到、早退、缺席。若有事需请假应履行请假手续,要经校长批准。3.教师的业务学习容可以集体备课、听讲课、课题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观看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学习、教材教法的研究、阅读教育教学类专著等。(一般在现场发书面学习资料,老师人手一册)(三)推进“三次备课”1.集体备课的责任人:备课组长集体备课的负责人要提前安排每次集体备课的主备课人,并把备课容事先告知各成员,按要求提前备好一周的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备课组会议。面上各校老师分为两组,校长、主任分别任组长;各组再设若干小组(2-4人为1小组)

4、,由校长、主任指定小组长。2.集体备课的程序、任务(1)做好“三次备课”,即“全员备课,优化备课,修订备课”的备课过程。“一次备课”(抽空完成)即全员备课,是备课组成员在开备课组会议前的独自备课,它是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二次备课”(星期二、三上午8:30-9:10)即优化备课,是“一次备课”的发展和完善,是集体备课的重要体现和核心所在。“二次备课”首先要求各备课组成员对学生、教材、课标、教法和学法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并要能在备课组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要提出自己在备课过程遇到的问题和

5、疑惑,供备课组成员分享、思考、讨论和研究。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比较,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一致的、高水平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三次备课”(星期二、三上午8:30-9:10)即“修订备课”,在“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自己的教案、学案和课件。具体要达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划分课时;二是统一确定课时学习目标;三是统一编制导学案,导学案要体现分层教学,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四是统一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五是统一分层作业。(2)确定“周过关”的容。“周过关”要重点突出本周所学的主干、核心知识,即学生后续学习必不可少的知识,针对的对象是学困生。(3)优生辅导的集体备课。辅

6、导老师要集体研究、讨论、确定本周培优的容、教学设计和所用资料。(4)落实假期和双休日的作业命制。寒暑假、国庆、元旦、五一等假期备课组要编制假期作业,双休日根据教学情况由备课组长决定。作业命制要落实到人。3.集体备课的纪律和要求(1)不得随意变换时间和地点。每个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地点由学校在学期初做出统一安排,不得随意变更,如有特殊情况,备课组长须提前半天向校长、主任申请批准。(2)备课组成员要准时参加集体备课,备课时,积极参与研讨,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3)集体备课前,集体备课的负责人先检查“一次备课”的情况(每周星期一上午交教导处),并做好记录,会上及时发回备课组。青年教师一定要有详案。

7、集体备课要坚决杜绝由主备课人一人备课,其他成员不自己先备而全盘照搬的拿来主义。(4)第三次备课可以在第一次备课的原稿上修改,原则上要能看出修改的痕迹。(5)各校相关负责人将定时对相应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进行检查和监督,形式可以是检查教案、参加备课组会议或与备课组长交谈等,其中教案检查的重点是在备课组会议前的一次教案。学校要派专人检查集体备课。(6)对于必须参加而又拒绝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将不上报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的12学时,并取消评优评先资格。(7)学校领导原则上全程参与专项活动,有病有事时,必须向校长和主持人(备课组长)请假。(四)构建有效课堂认真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

8、法,探索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最根本原则,科学安排学、导与练(“三环”)的时间,教师讲授时间不多于每堂课的二分之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练习的时间不少于每堂课的二分之一(不同学科可根据课型不同容不同学生不同微调),构建“三环”“四学”“五导”的“学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镇的课堂教学,将以“三环”“四学”“五导”为评价标准。1.坚持“先学后教”,实现“四学”课堂。(1)自学:为学生独学阶段,即学生根据导学方案的要求在规定时间自学指定容,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和问题,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2)互学:

9、为学生对学、群学阶段,即学生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等个性问题与同桌、邻桌或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合作探讨,使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得到解决,并找出未能解决的共性问题。(3)示学:为全班展示交流阶段,可单人、双人、多人展示,旨在让学生的自信风采全面彰显,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其他学生学会聆听评讲,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予以补充完善、质疑探讨,学会分享快乐和成果。教师要采取措施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分任务参与展示,同时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4)助学:为教师点拨、释疑阶段,即教师围绕学生在自学、互学及示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释疑,使学生理

10、解难点,掌握重点,并适当拓展延伸,举一反三,提升学生应用能力。2.坚持“以导促学”,实现“五导”课堂。(1)导趣:“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我们要在教学中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2)导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我们必须注重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及时进行学习总结,落实错题研究、整理和消化,反思自己的学习失误并及时改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寻求答案等,切实提高学习效益。

11、(3)导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及时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以鼓励学生质疑,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进而对问题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质疑解疑能力。(4)导思:“学成于思”。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维或以情激思,或以问引思,或以理导思,由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5)导动: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因而,我们的教学要注重让学生“主动起来,互动起来,全动起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有意义的主动建构

12、者。3.坚持“有效训练”,实现“以练固学”课堂。当堂练习当堂完成,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实现课堂巩固提升。(五)建立保障机制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县教育局建立四个有效保障机制: 一是督查考核机制。县中小学教研室负责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领导、督查、评估、考核工作。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打招呼的方式,进行突击查、定期查和专项查,对学校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过程和结果综合考评。对组织不力、实施效果不好的学校,对校长要进行公开问责;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的学校以及涌现出的课改先锋要给予大力表彰。学校要按照此方案的相关要求,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的课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二是业务指导机制。由县

13、中小学教研室全面负责各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全程业务指导和检查反馈。收集和处理最新课堂教学改革动态信息;成立课堂教学改革示校,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各学校逐步构建起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定期交流,集体会诊”机制。县中小学教研室每学期要根据各校课改的开展情况,不定期举办“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四是多元评价机制。在学校评价方面,增加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的评估权重,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 年 3 月)1、 认真学习县、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2、 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14、;3、组织教师展开大讨论,深刻领会“有效课堂”的要义,更新观念,检查自身,更正方向。4、各校建立组织机构,安排好实验年级和实验班,制定实施方案。第二阶段:试验阶段(2018 年4月2018 年 7 月)一、全体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教学容,尝试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二、全镇小学活动安排(一)面上小学第一次镇级活动时间:第7周星期二上午8:50-11:30;组织工作联系人:邓裕先副校长;地点:高坑小学;科目:语文(由学校指定一名老师上公开课);主持人:钟小燕主任(县骨干教师)、黄钦明主任;活动要求:做好“一”次备课,即授课老师准备好教案,对口老师带自己写好的教案参加

15、;承办学校提前一周告知授课容,并做好拍照等工作;收齐学生作业(同步训练、作文必须全收全改),放在会议室。活动程序:A.8:50-9:30,做好“二”次备课,即主持人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容和要求;授课老师将自己的教案发至与会老师手中;50%的与会老师结合自己的教案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对口老师对学生、教材、课标、教法和学法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并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要提出自己在备课过程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供授课老师及对口老师分享、思考、讨论和研究(说出主备人教案的优点与建议,与会老师做好记录);B.9:30-9:50,授课老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整理教案;与会老师观摩该

16、校的学生作业批改情况;C.10:00-10:40,听课(观摩主备人的课堂教学);D.10:50-12:00,做好“三”次备课,与会老师围绕课时划分到不到位、学习目标准不准确、教案能不能体现分层教学、课有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和量是否适宜等五个方面进行评教评学。另50%的与会老师人人发言,并做好记录。活动结束。各校活动时间:第7周星期二下午至星期四;各校培训工作参照以上程序和要求进行。即各校对口老师于星期二下午和晚上整理自己教案的同时,该校其他老师也于星期二晚上独立备好同一节课(一次备课);第二天早读课授课老师将教案发给本校老师,全体老师在会议室校对这节课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上公开课,授课老师适时整理教案(二次备课);下午第三节课观摩公开课;晚上全体老师独立思考,用书面形式进行评教评学;授课老师集思广益,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