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坍塌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49321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坍塌安全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隧道坍塌安全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隧道坍塌安全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隧道坍塌安全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隧道坍塌安全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坍塌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坍塌安全应急处置预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条 总则- 3 -一、编制目的-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编制围- 3 -四、基本原则- 3 -第二条 应急组织- 4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 -三、应急救援物资- 8 -第三条 预警与预防- 8 -一、发生源控制- 8 -二、预警行动- 9 -第四条 应急处置- 9 -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9 -二、应急级别划分- 10 -三、应急响应- 10 -四、应急报告- 11 -五、接警与通知- 12 -六、应急启动- 12 -七、抢险方案- 12 -八、应急恢复- 16 -九、应急结束- 17 -第五条 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17 -第

2、六条 事故报告和处理- 17 -一、事故报告- 17 -二、处理流程- 18 -第七条 应急训练与演习- 18 -一、培训- 18 -二、演练- 18 -第七条 责任追究- 19 -第一条 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做好本工区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保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及时、有序、高效地做好抢险救灾工作,有效控制灾害险情,最大限度减轻灾害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我标段施工生产的安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

3、02-2006)银西铁路、监理单位的通知、通报文件。三、编制围1、时间:整个施工期间2、本预案适用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银西铁路项目部一工区所承建的贾家湾隧道、宁县一号隧道、宁县二号隧道、宁县三号隧道、上庄隧道进口。四、基本原则1、使承担抢险、救援群的人员和队伍分工明确,工作有序、迅速开展。2、减少隧道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尽量降低隧道塌方给施工生产造成的影响。第二条 应急组织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本应急救援预案针对本标段所有隧道施工中因地质原因、施工技术组织原因可能造成的隧道塌方、突泥涌水等危险性。2、依据风险评价LEC法,危害程度为重大危险。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根据项目管理

4、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并落实具体责任人,负责突发人身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理。3.1 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及协调工作,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副经理任副组长,组员由各部室负责人、工区负责人组成员具体为:组 长:绍刚、永红副组长:门强、长青、邱坤、曾智、靳海龙、丁彦雨、经臣、朱小飞、昌辉、庆凯 组 员: 鸿志、王新坡、高志军、超、良、丁金芳、娟、廖美云、占波、杜续文、先永德、胡卫东、王世海、任汉青 3.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工区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身伤害事件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

5、人身伤害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向上级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领导组织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3.3 工区应急组织机构组 长:绍刚、永红副组长:门强、长青、邱坤、曾智、靳海龙、丁彦雨、经臣、朱小飞、昌辉、庆凯抢险方案组负责人:长青、经臣疏散引导、保护警戒组负责人:王新坡、庆凯现场抢险组负责人:邱坤、朱小飞通讯后勤保障组负责人:占波、杜续文医疗救护组负

6、责人:王运宏、先永德物资设备保障组负责人:东丰、良、任汉青表3-1 工区应急抢险救援组的构成序号小组名称负责人成员负责部门1抢险方案组长青经臣鸿志 高志军 齐云鹏 梁晓超工程管理部2疏散引导、保护警戒组王新坡庆凯闯 朝鹏 建平 阳安全质量部3物资设备保障组东丰 良任汉青 兴和 台物资设备部4医疗救护组王运宏先永德黄泽继 浩对外协调部5现场抢险组曾智朱小飞王双林 施永醒各工区6对通讯后勤保障组占波杜续文超 娟 丁金芳 廖美云计划财务部3.4 应急抢险救援组织职责3.4.1 组长批准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及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监理、工区、项目部、业主、建委、安监局,确保事故信息及时、

7、准确的传递。视事故严重程度,要求对上对外联络协调组向相邻标段、医院求援。组织应急救援组视察现场,分析险情,立即抢险救援。督促疏散引导、保护警戒组作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防止围观和人为破坏事故现场。督促物资设备保障组按应急抢险组要求迅速运送应急物资至事故现场。督促医疗救护组准备所需车辆,器具和急救药品。组织对通讯后勤保障组协助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调查。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演练所暴露出的预案缺陷,不断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3.4.2 抢险方案组负责制定抢险方案,并按拟定方案立即组织抢救。3.4.3 疏散引导、保护警戒组按照领导小组指示,负责外联系,同时派人到附近路口给救援车辆引

8、路。组织保安关闭工地大门,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对已进闲杂人员进行劝导离开。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划出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对多事人员强行闯入后,要采取策略,委婉劝其离开,为防止其它人员向外发布不良信息,可请相关媒体通过正当渠道获取信息。保护好事故现场,不被人为破坏。在移动伤害或物件前,做好标记和记号,并做好影像资料。当事故可能危及周边建筑结构物和附近道路行人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组织工地附近的人员有序撤离。3.4.4 物资设备保障组负责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租赁、购置和维护保养,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及时提供相应物资设备。3.4.5 医疗救护组携带医疗器械赶赴现场,

9、负责现场伤亡人员的现场救护或送往医院救治,并做好资金保障。3.4.6 现场抢险组负责施工现场人身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根据既定救援方案,明确成员分工,迅速开展救援活动,尽可能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做好现场防护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保障救援人员安全。3.4.7 对通讯后勤保障组负责通知各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做好事发现场救援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调查。三、应急救援物资1、隧道塌方抢险机械及料具储备:各项目部须认真做好应急救援抢险物质的储备工作,同时做好大型抢险机械的检修保养,保证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以备隧道发生突发事件时随调随用。2

10、、抢险劳动力各项目部应充分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管理工作,确保每座在建施工隧道随时都能保证一支应急队伍,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随时进行救援。第三条 预警与预防一、发生源控制1、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和数值超过允许值。2、喷射砼面产生纵横向的裂纹和龟裂。3、在洞顶或洞壁发现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在构件支撑间隙不断漏出砂、石屑。4、岩层的原理,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开。5、隧道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6、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采用全断面一次钻眼,分台阶分次起爆,控制爆破规模以达到控制质点振动速度的目的。7、掌子面设置监控仪器。8、距离掌子面200米处设置报警。出现以上1-5情况的时候值班人员应该及时

11、汇报并加强支护并派专人看守危险地段,避免人员及物资的损失。二、预警行动1、条件:隧道因地质、施工技术原因可能出现的隧道塌方。2、方式:事故现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按规定程序、渠道报告,坚持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3、发布程序:依照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中的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实行。第四条 应急处置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全力抢险”的原则。2、落实本预案应从思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及时满足应急抢险的要求,能及时控制、消除险情,减少灾害的危害和损失。3、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A、员工和

12、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B、防止事故扩散优先;C、保护环境优先。如果事故还在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对救援人员的进入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胁,则决不盲目采取救援行动,避免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实施救援行动。二、应急级别划分本工程应急级别划分为三级一级预警,最低应急级别,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二级现场应急,属于中间应急级别,不会超出项目界限。外部人员和财产一般不会受事故的影响。这种级别表明项目部人员已经不能或不能立即控制的事故,需要外部救助(如消防、医疗单位的救助)。三级全体应急,这是最严重的应急情况,表明事故已经扩散到项目外,根据不同事故的类型和

13、外部人群可能受到影响,可决定进行安全避难或疏散。同时需要医疗和其他机构人员的支持。三、应急响应1、当隧道塌方发生时,第一发现人立刻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工作,同时拨打应急领导小组人员,使各人员尽快投入抢救工作,按照预案分工各负其责,现场指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拨打紧急救援,如果发生重大险情,须马上通知项目部应急领导组织机构,同时在1小时通知局指安质部、工程部,进行现场的紧急救援,以保证事态得到有效的遏止。2、通讯联络组成员接到报警后,必须立即通知其他部门组织救援,并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接通应急照明灯具。一方面要将事故现场的情况随时报告事故现场指挥,以便指挥决策;另一方面要视人员伤亡情况向当地的

14、紧急救援机构报警,并做好接警的各项工作。3、负责疏散的人员立即承担疏散引导的责任,要首先对人员进行疏散,把需要疏散的人员立即疏散到事故现场以外的安全地带,要做到不丢下一人,确保每个人的生命安全。4、安全防护救护组人员在接到报警命令之后,立即赶赴到事故现场,首先对事故现场的周围做好安全防护的保卫工作,同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处于危险中的人员进行救护,在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护。四、应急报告(见下图)五、接警与通知项目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作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否则应迅速、准确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规定,向上级指挥中心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六、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项目部等。七、抢险方案1、当隧道有坍方或其他危险迹象时,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情况严重时,应当停止工作将人员撤出危险地段。若坍方造成人员被围岩伤亡时,应将情况层层上报,以便相关抢险机构组织抢险工作。2、抢险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