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园林》-草录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48629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蜀园林》-草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蜀园林》-草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蜀园林》-草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蜀园林》-草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蜀园林》-草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蜀园林》-草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蜀园林》-草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论西蜀园林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受西蜀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影响,萌芽于先秦、兴盛于唐宋,孕育发展成以祠宇园林、衙署园林、寺观园林为主,宅院园林、陵寝园林等为辅的地域园林。它孕育和生长于自然优越、历史悠久、政治文明、经济富庶、人文兴盛之西蜀,集中分布于以成都平原中部为核心。西蜀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同时区别于北方园林之气势雄浑、富丽堂皇,江南园林之城市山林、玲珑精巧,岭南园林之精巧秀丽、兼容并蓄和古朴淳厚而独具特色。北方园林立意体现皇家气派,富丽堂皇,布局面积大,中轴线月小确,建筑华丽,池水较少,体现“苍、森、穆”园林意境。如北京颐和园。江南园林立意

2、追求超然,布局.仁主辅对比、灵活自由、空间多变,建筑造型轻盈、装饰淡雅,水面曲折有致,多天然水景,体现“润、幽、雅”园林意境。如苏州拙政园。岭南园林立意讲究务实致用,布局上园宅融合、庭院围合,建筑量较多,连房博厦,体量偏大,装饰丰富多彩,水池较小,多呈规整几何形态,石砌池岸。岭南园林意境表现为“湿、荫、丰”,如广东清晖园。 西蜀园林造园深受“天人合一”、朴素自然观等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风水和纪念性文化,三教融合、道教为主宗教思想以及地域淳朴民风乡情影响,园林造园拄重相地选址、建筑布局、叠山置石、园林理水、花木配置等物质性要素造园,同时结合地必古迹、园必名人、园因文构、史诗题联、公众游赏等精神

3、性要素构建文秀清幽之园林意境。西蜀名园立意格调高雅、意在笔先,“布局灵活疏朗、不拘一格园林风貌自然古朴、飘逸乡情,文风诗意,清旷疏朗,宁静秀雅、潇洒仙气。其园林风格表现为自然飘逸,文秀清幽。研究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造园技法,是博大精深、悠远厚重的中华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完善所凝结出的丰硕果实,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蜀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地域园林的一朵奇葩,对其历史发展、造园思想、园林类型,造园艺术,园林风格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则保护地域文化遗产。在我国无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还是岭南园林都有大量学者从历史考证、社会文化、艺术形式

4、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而西蜀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西蜀地域文化遗产,尚待给予更多关注和深人系统的研究。 独特的造园背景、造园思想和历史发展,使西蜀园林具有自身的历史进程、园林类型、造园艺术和园林风格。它既与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又有别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及岭南园林。对西蜀园林历史、类型、艺术和风格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保护西蜀地域文化遗产,为传承和发扬西蜀地域文化创造基础。 二则发掘西蜀园林造园精髓。“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综合凝聚体,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园艺、诗画、书法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承载着农耕自然经济时代中国人的最高栖居理想。”作为综合艺术,西蜀园林

5、也像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有其产生成长,有其繁荣兴盛,也有其衰落。 如今所见保存完好的园林大抵都是唐宋兴建,经过明清、近代重建、扩建或修葺而成的。如望江楼、杜甫草堂、武侯祠、三苏祠、等西蜀名园代表着成熟的西蜀园林造园精华。探寻追溯西蜀园林发展脉络,发掘西蜀园林造园精髓,从西蜀名园胜苑的造园思想、历史发展、造园艺术、造园手法中得到珍贵的启示。三则继承历史进而创新未来。以接近历史原真性的角度,记录和研究西蜀园林,旨在为进一步发展西蜀园林和现代造园提供思考。西蜀园林中讲究道法自然,对自然的敬畏和生境的保护,对文化的尊崇和历史的传承;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为审美,营造朴素简洁、乡情浓郁的造园意境一祖先留下的这

6、些宝贵财富无不为后人建设精神和生活家园开阔视野,而在探寻地域园林本源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朝圣路上,也为现代造园发展和创新迎来了新的曙光。第二章 造园背景自然背景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西蜀园林则属于地域文化的产物。地理位置 从地理上划分,西蜀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川西平原即成都平原,该地自古富庶美丽、风光宜人、沃野千里、河川纵横,早在秦汉时期,就被誉为“天府之国”。 西蜀地域在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交汇区,用最通俗的比喻是一个十字L1。从南北方面看,北边是寒冷.T-燥的陕甘地区,南边是温暖湿润的云贵地区,四月l盆地是一个交汇处与过渡区;从东西方面看,西边是以

7、游牧为主的康藏高原,东边是以农耕为主的江汉平原,四川盆地仍是一个交汇处与过渡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四川盆地必然成为东西南北各种文化交融的地区,必然形成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汇纳百川的文化特色。地形地貌 四川盆地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盆地,又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盆地,其地形四周皆山,盆底低平,平原与丘陵区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里,是人们进行经济与文化活动的主要地区川。从纬度位置看,西蜀地域所在的四川盆地位于北纬26度至34度之间,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大多是干热少雨的地区,而这一带却是山清水秀、一片葱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这正是有赖于四川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带来的良好气候条件。,地面自

8、然景观的特点也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的优越加之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花木的生长。盆地内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为园林植物造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乡土植物如祯楠、香樟、银杏、桂花、翠柏、竹、梅花、海棠、紫薇、芙蓉、荷花等成为西蜀园林植物造景的主体。此外,园林建筑的风格也深受气候的影响。如由于盆地内湿度较大,所以园林建筑无论在平面还是立面的功能和造型都考虑到通风采光,外形清简、朴素。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发达 蜀地土地肥沃,加之建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一一都江堰,从而旱涝保收。在农耕社会,这样的环境无疑是天堂。西汉时,西蜀已成为全国的三大粮仓之一,成为西南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成都

9、更是在汉代就被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到唐宋时期,西蜀农耕经济发展迅速,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蜀地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官府推崇 中国古代地方官将开辟公共园林看作体恤民情的政绩,这种“观游为政”的做法也大大满足了地方官自身的雅好。特别是隋唐时期,西蜀地域官署园林的兴建成为时尚。西蜀历朝各代地方政府和朝廷对西蜀名人文化的推崇以及对兴建祠宇园林的支持。正因为地方官府的支持,西蜀名园无论是祠宇园林、官署园林,还是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陵寝园林都能受到较好的保护从而延续至今。皇权倡导文化背景尊学重儒意识儒学的引进,以及儒学与蜀人“斑采文章”的有机结合,使蜀文化得以成功转型,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10、一。这些文化名人的品德、文才自然亦成为西蜀园林的重要文化内涵。文人荟萃 由古蜀国先人开辟先河并由文翁等人发扬光大的文化传统,使西蜀成为了名扬全国的文化胜地。文教盛而学术成,西蜀地区自汉代开始涌现许多杰出人才。从政治上而言,西蜀因远离北方中原地区政权中央,在政治上较为开明,政治斗争也不甚激烈,因而吸引一大批厌倦官场、淡泊名利之文人云集。从地形上讲,四川盆地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四周山岳林立,围合封闭,有着天然的屏障,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加之物产丰饶,气候调和,一直是全国的“大后方”,少受战火涂炭。唐时安史之乱玄宗、禧宗便均是逃至蜀中。许多文人也便是此时避乱于蜀。再则从经济上讲,唐宋时

11、期的西蜀一直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富足的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足也吸引了大批文士人川,从而形成了“自古词人多人蜀”之现象。汇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西蜀园林得以长盛不衰的文化背景,除了与西蜀人民尊学重儒意识以及文人的荟萃相关之外,也与西蜀地区长期形成的汇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带来文化的大交流和大交融,使蜀文化杂揉各家,兼容并包、灿烂辉煌。游赏之民俗西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即喜好在园林中举办游乐活动。这种游赏之俗既是西蜀园林所独有的园林特色,也是促使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宗教背景道教佛教第三章 历史进程园林萌茅期古蜀先秦园林发展初

12、期秦汉、三国蜀汉、魏晋南北朝园林兴盛期(形成期)隋唐、五代前后蜀、宋园林缓慢发展期元、明园林转折期清第四章造园思想 造园思想作为一种思想意识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与哲学思想、文化思想、艺术思想等的联系尤为密切,同时还表现出不同地域文化所特有的审美观念和特征。园林创作的过程,就是将主观的造园思想,通过一定的造园手法,反映到园林的实体景观之中,以达到园林的物质性建构和精神性建构的一致,最终达到主客观的一致。哲学思想1.传统自然观在中国古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强调自然万物与人本来就是一体,自然包括人,人属于自然,人和自然融合为一、和谐共生,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国

13、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亦是中国造园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之一。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这两派都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要顺从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尤其是老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认为“自然为万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追求一种平静舒适的生活。在这种“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导下,追求自然之美成为中国园林的文化自觉。它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模仿白然、创造自然,“道法自然”,将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地结合起来,这便是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精神。皇家园林更多的则与封建统治者的皇族阶级在政治上,文化和审美的需要有关,或者说其目的是要显示君主的“仪态庄严”、“皇权至尊”的显赫和威严。园林布局常常有统帅全园的建筑群

14、,建筑作为园林的主体,处于整个园林的支配地位。其相比于江南私家园林则显得.尺度宏大、富丽堂皇,显露皇家气派;特别是居室内部的装演、陈设,更是华丽多姿,极尽繁琐奢侈。至于园内的植物配置,亦多作群植或成林成片,形成恢宏的气势。可见,皇家园林对自然的态度更多的体现了皇权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封建意识。其人工气息浓厚,以庄严的人工美取胜,自然美则居于从属的位置。 江南私家园林的营造者大多为文人、画家、士大夫,因而对自然的态度更多的体现的是士大夫阶层的艺术理想和哲学态度。自孔子开始,儒家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强调重民、纲常、道统等思想,宣扬以义制利、经

15、世致用的价值观。观的影响。因此,江南私家园林特别重视寓情于景、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因此,江南园林是人工创造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有若自然”、“假自然”。它崇尚的是经过艺术再加工,渗透了儒家伦理道德和“人世”思想的文化与物质享受型园林。 而岭南园林则属于世俗文化园林,它的营造者不是皇帝、官僚,也不是士大夫、文人,而是商人,因此它更多的是反映世俗商人和平民的审美口味。园林风格体现出较为浓厚的商业气息,充分体现出岭南园林入世、人俗的务实品格,折射出岭南人追求真实的生活,注重生活的物质享受与享乐的情怀。在这里园林已不再是“隐逸”和“出世”的理想载体,而是可居可游、鱼鸟依人的现实生活环境。 西蜀园林在造园观上最大限度地体了西蜀传统文化中“纯任自然”的思想意识。它强调随形就势的造园思想,不做大的土方运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园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园林布局,在造园风格上也极尽变化。因此,从两蜀园林的具体表现来看,对自然的尊重,融洽程度却明显高于其他园林。“它与环境有机协调,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竭力保持自然山水脉理,顺应自然,少用斧凿,存其自然之势而得其天然知趣,平淡天真,不装巧趣。2.儒释道思想中国古代的社会哲理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造园思想之一。除了受到道家思想的主导外,西蜀园林也一直贯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