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448261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郑州外国语学校2019 2020 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150 分钟150 分 一 语言运用表达 本题共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3 题 如果深入一下中国古代诗歌 我们不难发现 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人 诗歌中的 逸乐 也 非常明显 逸乐 为何 大多是对现实的不满 对艺术的追求 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应对 当 代诗歌也毫无例外 逸乐精神俯拾皆是 一种小资化的诗歌生活的建立和 逸乐精神的诗歌 迫使和导引更多的诗人往这个方向前行 前行的结果 是使当代诗歌的整 体面貌并不那么都有 坚实的质地 她的根本的根源在于整体精神的下滑 许多人借诗歌来寻求 或安慰 但诗歌是难的 是

2、一种百思不得其法的艰涩的进入和攀升 她不仅仅是 诗艺 的千锤百 炼的锻造 也是 诗思 在诗歌中的提升 同时也是 诗意 的寻找和创造 更是 诗道 对人生产 生的转化 这也就是 当你刚刚写作 是你的 内心 在支持诗歌前行 但到一定程度 是诗歌在你 圆满你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纯洁大张旗鼓寄托成全B 纯粹大行其道寄托 成就 C 纯粹大张旗鼓寄寓成全D 纯洁大行其道寄寓 成就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但这种人格的低劣 平庸 琐碎更多地从诗歌的背后折射出 B 但更多的这种诗歌的背后的人格的低劣 平庸 琐碎被折射出 C 但这种诗

3、歌的背后 更多人格的低劣 平庸 琐碎被折射出 D 但这种诗歌的背后 更多折射出人格的低劣 平庸 琐碎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她不仅仅是 诗艺 的千锤百炼的锻造 也是 诗意 的寻找和创造 同时也是 诗思 在诗歌中 的转化 更是 诗道 对人生产生的提升 B 她不仅仅是 诗意 的寻找和创造 也是 诗艺 的千锤百炼的锻造 同时也是 诗思 在诗歌中 的提升 更是 诗道 对人生产生的转化 C 她不仅仅是 诗意 的创造和寻找 也是 诗艺 的千锤百炼的锻造 同时也是 诗思 在诗歌中 的转化 更是 诗道 对人生产生的提升 D 她不仅仅是 诗意 的寻找和创造 也是 诗艺

4、的千锤百炼的锻造 同时也是 诗思 在诗歌中 的转化 更是 诗道 对人生产生的提升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4 6 题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所谓诗话 就是评述有关诗歌问题所写的随笔式著作 其内容繁杂 结构松散 涉题广泛 笔调 轻松 表达灵活 诸家诗话虽各有偏重 但兼及其他内容是其共同点 北宋中叶是诗话的起始时期 欧阳修 六一诗话 是诗话体著作的开山之作 书中当然不乏真知 灼见 而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则是开创了 诗话体 此后一倡百和 仿效者不绝于后 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 北宋中期以后 江西诗派及其追随者活跃于诗坛 出现了一些带有这 派倾向的诗话著作 如吕本

5、中的 紫薇诗话 陈师道的 后山诗话 洪刍的 洪驹父诗话 范温的 潜溪诗眼 周紫芝的 竹坡老人诗话 等 至南宋 由于有了前面诗话的积累 出现了 诗话总集一类的著作 如 诗话总龟 开创了以内容性质分类的诗话体例 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 设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 南宋后期 诗话发展已进入成熟期 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诗论之作 如严羽的 沧浪诗话 它具 有鲜明的针对性 理论性和系统性 书中分别论述了诗辨 诗体 诗法 诗评和诗证 从论述中看 出 以禅喻诗 是其诗论的命脉和基调 尊唐抑宋是其诗评标准和基本倾向 该书最显著的特点 是将 以禅喻诗 妙悟 等学说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 所谓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 2 悟

6、主张 学诗以识为主 有 识 的能力才能辨 别 体制 的艺术特征 进入悟境 作者将这些主张和观点贯穿于全书之中 从而形成系统 完整的诗 学理论体系 这标志着宋代诗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宋代诗话还辑录了记述类和评论类的诗 资料保存十分丰富 更难得的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已经散佚 的诗歌资料 如 诗话总龟 苕溪渔隐丛话 诗人玉屑 等诗话汇编著作中就保存了逸书 逸 诗 逸事之类的材料 另外 自 六一诗话 诞生后 诗话体著作久盛不衰 到清代还大量出现 说 明其有文体传承的价值 诗话中常以诗歌作品作为切入点 从审美的视角深入细致地探讨诗歌创作的 艺术性问题 时有精辟之见 能起到以小见大 举一反三 闻一见十的作用

7、宋代诗话发掘 整理 提 炼和总结了前人诗歌创作上的经验 显示出前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成就 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创 作经验和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有一种话语方式常在宋代诗话中出现 这就是评点式批评方法 这种方法 不求全面系统 也不 考虑其间的连贯性 仅就某个问题或摘论 摘句进行析评 随感而发 要言妙道 一则一段 一目了 然 不求高谈阔论 但求说深 说透而具说服力 宋代诗话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评点式批评方法 是 一笔不可多得的文论遗产 对后人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确有助益 宋代诗话探讨了诗学理论方面的 一些重要问题 宋代诗话中还出现了大量名词术语 这是古人诗学观念和文艺思想的一种反映 独具 中国特色 有深

8、入研究的价值 同时还能看出论者在诗学上的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和理论水平所能达 到的高度和深度 凡此种种 均有其理论研究价值 当然 宋代诗话难免有其时代的局限和著者的缺憾 但就其整体而言 毕竟是瑕不掩瑜 不愧 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宝藏之一 摘编自殷光熹 略论宋代诗话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欧阳修的 六一诗话 出现后之所以被纷纷效仿 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 诗话体 形式和真知 灼见 B 南宋时期的 诗话总龟 能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成就突出 与前代诗话的发展密不可分 C 沧浪诗话 是宋代诗话发展成熟的标志 它在诗学理论体系方面超越了前代作品 D 诗话著作长盛不衰

9、在于它具有的文体传承价值 也在于其提供的具体创作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 料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从诗话的概念入手 介绍了其内容 形式等方面的特征 并指出了各家诗话的共性 B 文章第二段回顾了诗话的初步发展历程 指出了不同时期诗话的代表作品及其基本特点 C 文章第三段中以举例 对比 比喻等论证方法 表现了宋代诗话的多个方面的成就 D 文章采用 总一分一总 的结构形式 不仅分析了宋代诗话的优点 也指出了其局限性 6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沧浪诗话 中确立了 以禅喻诗 的诗论命脉和基调 将佛家的 妙悟 等理论引入到诗话中 主张 以 识

10、辨 体 进入悟境 B 宋代诗话有记述和评论两种类型 保存了许多古代散佚的逸书 逸诗 逸事等材料 如 诗话总龟 诗人玉屑 等 C 评点式批评方法不能全面系统连贯性地评价诗歌 但它能抓住一句诗或者一个问题随感而发 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 D 探讨诗歌的形象性 抒情性 功能性 真实性 典型性及诗歌原理方面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是宋代诗 话最为重要的成就 三 古代诗文阅读 72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6 小题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7 9 题 每题 3 分 共 9 分 温疫论 原 序 节选 吴有性 昔仲景立 伤 寒 论 盖为伤寒设也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 记所诵连篇

11、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 百无一二 予即按 诸书 咸以为 春 夏 秋所发 皆属温病 而伤寒必在冬时 则历年较之 温疫四时皆有 而真伤寒 每在严寒 虽有头疼 身痛 恶寒 无汗 发热之症 每用发散之剂 一汗即解 间有不药亦自愈者 并未常 因失汗 以致发黄 谵语 狂乱等症 此皆感冒肤浅之病 非真伤寒也 伤寒 感冒均系风寒 竟 3 感冒俱多 伤寒希有 感受有霄壤之隔 今鹿马攸分 益见伤寒世所绝少 仲景以伤寒为急病 仓 卒失治 多致伤生 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 用心可谓仁矣 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 以病之少者 尚谆谆以告世 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 安忍置之勿论 或谓温疫一证 仲景原别有方论

12、历年既 久 兵火湮没 即 伤寒论 称散亡之余 王叔和补方造论 辑成全书 则温疫之论 未必不由散亡也 明矣 崇 祯 辛 巳 疫气流行 感者甚多 于五六月益甚 或合门传染 其于始发之时 每见时师误 以伤寒法治之 未有不殆者 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 不尔 十四日必瘳 因而失治 或遇医家见 解不到 以急病用缓药 虽不即受其害 究迁延而致死 比比皆是 感邪之轻者 有获侥幸 感邪 之重者 而加以失治 枉死不可胜计 嗟乎 守古 法则不合今病 舍今病而别搜古书 斯投剂不效 病者日笃 病愈急 投医愈乱 不死于病 乃死 于医 不死于医 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 千载以来 何生民之不幸如此 余虽孤陋 静心穷理 格 其 所感

13、之气 所入之门 所抵之处 与夫传变之体 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 详述于下 以俟高明者 正之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嗣后论者 纷纷皆以伤寒为辞 其于温疫之证甚略 是以医者 所记所诵 连篇累犊 俱系伤寒 迨夫临 症所见 悉见温疫 B 嗣后论者纷纷 皆以伤寒为辞 其于温疫之证甚略 是以医者 所记所诵 连篇累犊 俱系伤寒 迨夫临 症所见 悉见温疫 C 嗣后论者 纷纷皆以伤寒为辞 其于温疫之证 甚略 是以医者 所记所诵 连篇累犊 俱系伤寒 迨夫临 症 所见悉见温疫 D 嗣后论者纷纷 皆以伤寒为辞 其于温疫之证甚略 是以医者 所记所诵 连篇累犊 俱系伤寒 迨夫临 症 所

14、见悉见温疫 8 一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 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 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 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伤寒论 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 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 按 形声兼会意字 本意为用手向下压 成语 按图索骥 和 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 中的 按 字与文中意思相同 C 崇祯辛巳 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其中 辛巳 是干支纪年 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 配 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作为序号 D 格 文中为 推究 之意 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 稽 原 等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仲景所著 伤寒论 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 后世从医

15、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 容易导 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 吴又可从临床症状 病情的急缓 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 伤寒 温疫三种疾病的异同 凸 显了研究温病的紧迫性 C 崇祯辛巳年间 瘟疫流行 感染者众多 到了五六月份 疫病越来越严重 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 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 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 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 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 又是如何传染 到人的身上 立言救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 12 题 每题 3 分 共 9 分 李元忠 赵郡柏人人也 初元忠以母老多患 乃专心医药 研习积年 遂善于方 技 性仁恕 见有 疾者 不 问贵贱 皆为救疗 家素富实 其家人在乡

16、多有举贷求利 元忠每焚契免责 乡人甚敬重之 魏孝 眀时 盗贼蜂起 清河有五百人西戍 还经南赵郡 以路梗共投元忠 奉绢千匹 元忠唯受一匹 杀 五羊以食之 遣奴为导 曰 若逢贼 但道李元忠遣送 奴如其言 贼皆舍避 永安初 就拜南 赵郡太守 值洛阳倾覆 庄帝幽崩 元 忠弃官还家 潜图义举 会高祖率众东出 便自往奉迎 乘露 车 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 因进从横之 策 备陈诚 款 深见嘉纳 时刺史尔朱羽生阻兵据州 元忠先聚众于西山 仍与大军相合 擒斩羽生 即令行殷州 4 事 高祖 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 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寻兼中书令 天平四年 除使 持 节 光州刺史 时州境灾俭 人皆菜 色 元忠表求赈贷 俟秋征收 被报 听用万石 元忠以为万石给人 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 徒有虚 名 不救其弊 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 事讫表陈 朝廷嘉而不责 兴和末 拜侍中 元忠虽居要任 初不以物务干怀 唯以声酒自娱 大率 常醉 家事大小 了不关心 园庭之内 罗种果药 亲朋寻诣 必留连宴赏 每挟弹携壶 敖游里 闬 h n 遇会饮酌 萧然自得 武定元年 除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