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大《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

上传人:缱*** 文档编号:13448233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电大《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电大《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电大《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电大《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代号 301 座位号亡亡 国家开放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年秋季学期 开放本科 期未考试 病理生理学试题 巨 勹 得分1评卷人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40分 1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A 每一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规律 B 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c 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 2019年1月 D 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 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E 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 2 导致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 疾病发生的条件 C 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E 疾病发生的外因 3 水肿时钠水游留的基本机制是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2、 C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 淋巴回流受阻 4 过量使用胰岛素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760 A 大量出汗导致钾丢失 C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E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B 疾病发生的原因 D 疾病发生的诱因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 醒固酮分泌过多 D 结肠分泌钾增多 5 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A 吸入CO2过少B 输入NaHC03过多 C 肺泡通气量减少D 输入库存血 E 呼吸中枢兴奋 肺通气量增大 6 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 A低张性缺氧B 组织性缺氧 C 淤血性缺氧D 缺血性缺氧 E 血液性缺氧 7 循环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 A 血氧分压降低B 血氧含量降低

3、C 血氧容量降低D 血氧饱和度降低 E 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大千正常 8 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 A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B 骨骼肌 C 产致热原细胞D 皮肤血管 E 汗腺 9 下列不属千外致热原的是 A 革兰阳性菌B 革兰阴性菌 C 抗原 抗体复合物D 病毒 E 真菌 10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可将应激分为 A 良性应激和劣性应激B 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C 躯体应激和心理应激D 早期应激和晚期应激 E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 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 少尿B 出血 C 呼吸困难D 贫血 E 嗜睡 12 休克时补液的正确原则是 A 失多少补多少B 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C需多少补多少

4、D 根据血压确定补液量 E 补液量宁少勿多 761 13 心肌顿抑是指 A 心肌细胞坏死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 B 心肌细胞凋亡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 C 缺血心肌再灌注后引起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 D 长期缺血心肌通过自身调节使收缩功能降低 E 再灌注心律失常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 14 左心衰竭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下肢水肿B 呼吸困难 C 肝肿大D 颈静脉怒张 E 胃肠功能障碍 15 心肌能晕利用障碍的原因是 A 肌动蛋白ATP酶活性降低B 肌动蛋白ATP酶活性增高 C 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增高D 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 E 肌钙蛋白ATP酶活性降低 16 下列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死腔样通气 A

5、肺动脉栓寒B 肺动脉炎 C 阻塞性肺气肿D 肺血管收缩 E 肺泡壁毛细血管床减少 17 抑制肠道内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 胆汁分泌减少B 血液尿素浓度下降 C肠道细菌受抑制D 蛋白质摄入减少 E 肠道内pH小于5 0 j 8 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降低的机制是 A 支钝氨基酘合成蛋臼质 8 支铲氨卦酸经肠道排出 C 支链氨基酸经肾排出 D 支链氨基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E 骨骼肌等组织摄取和利用支链氨基酸增多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是 慢忤肾盂肾炎B 慢性自小球日炎 C 肾结核D 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 E 尿路结石 20 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是 产生异常结构胰岛素 产生胰岛

6、素抗体 C 产生胰岛素受体抗体 胰芞素降韶啪加 E 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功能受损 762 得分1评卷人 二 名词解释 每题4分 共20分 任选5个 多选不计分 21 代谢性碱中毒 22 应激 23 不完全康复 24 心功能不全 25 pH反常 26 代谢综合征 得分1评卷人 三 简答题 每题10分 共40分 任选4个 多选不计分 27 简述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28 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损伤作用 29 简述休克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30 简述限制性通气不足发生的原因 31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产生的机制C 763 试卷代号 1301 国家开放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

7、学 2018年秋季学期 开放本科 期末考试 病理生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9年1月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40分 1 D 6 E 11 B 16 C 2 B 7 E 12 C 17 E 3 C 8 C 13 C 18 E 4 E 9 C 14 B 19 B 二 名词解释 每题4分 共20分 任选5个 多选不计分 5 E 10 C 15 D 20 E 21 代谢性碱中毒是以血浆HCO厂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上升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22 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23 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 主要的症状 体征或行为异常消失 但体内遗

8、留有某些基本病理变化 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 24 心功能不全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 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 心输出量绝对 或相对减少 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25 pH反常缺血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但在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 反 而会加重细胞损伤 26 代谢综合征是以腹型肥胖 糖尿病 高血压 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 生理基础 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三 简答题 每题10分 共40分 任选4个 多选不计分 27 简述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1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少尿掀的变化 在低渗性脱水早期 尿量可无明显

9、减少 这是因 为早期细胞外液量减少不明显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抑制ADH释放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重吸收减少 当细胞外液容量明显减少时 血容量不足可刺激ADH释放 肾小管对水的重 764 吸收增加 尿量减少 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 由千细胞外液低渗 水分从细胞外向细胞内 转移 引起细胞肿胀 严重时可因脑细胞肿胀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4分 2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O脱水征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和水向细胞内转移 进一步加重了细 胞外液的不足 临床上患者表现为皮肤弹性减退 眼窝及婴幼儿冈门凹陷等脱水征 循环 衰竭 血容量明显减少使低渗性脱水患者较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表现为直立性眩晕 动脉 血压降低

10、 脉搏细速 静脉塌陷等 4分 3 尿钠的变化 经肾失钠的低渗性脱水患者 尿钠含量较多C 20mmol L 如果是肾外因 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 尿钠含董降低 lOmmol L 2分 28 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损伤作用 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O心血管系统 H飞浓度升高除使心肌代谢障碍外 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2十内流 减少肌 浆网Ca2 释放和竞争性抑制Ca2十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 高钾血症 后者可造成心律失常 H 增高可抑制心肌和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使血 管的紧张度有所降低 5分 中枢神经系统 主要表现是抑制 与下列因素有关

11、 H 增多抑制生物氧化酶类的活性 使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弱 ATP生成减少 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 酸中毒使脑内谷氨酸脱狻酶活 性增高 抑制性神经递质丫 氨基丁酸生成增多 5分 29 简述休克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休克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表现在 也血液重新分布有利千心脑血液供应 皮肤 腹腔内脏 肾脏的血管a受体密度高 对儿 茶酚胺较为敏感 收缩明显 而脑血管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较稀少 a受体密度低 对儿茶酚胺 反应甚小 冠状动脉以p受体为主 且在交感兴奋心脏活动增强时 局部代谢产物腺昔等扩血 管物质增多 故可不收缩反而扩张 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使已经减少的循环血量重新分布 保证了心

12、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 6分 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正常 通过 自身输血 和 自身输液 的作用增加回心血扯 同时 外周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升高 使休克早期患者的动脉血压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 4分 30 简述限制性通气不足发生的原因 1 肺的顺应性降低 严重的肺纤维化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降低肺的顺应性 使肺 泡扩张的弹性阻力增大而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3分 765 2 胸廓的顺应性降低 常见于严重的胸廓畸形 胸壁皮肤硬化 纤维性胸膜增厚 胸腔积 液 气胸等可限制其扩张的疾病 使扩张时弹性阻力增加而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3分 3 呼吸肌活动障碍 常见于中枢或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 如脑外伤 脑血管意外 脑炎 等 过量安眠药 镇静药和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 呼吸肌收缩功能障碍 如重症肌无力 低血钾 长时间呼吸困难和呼吸运动增强所致的呼吸肌疲劳等 2分 4 胸腔积液和气胸 胸腔大董积液或者张力性气胸压迫肺 使肺扩张受限 2分 31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产生的机制 O肾血流量逐渐恢复 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 肾小管内管型被冲走 肾小管阻塞解除 间质水肿消退 4分 少尿期滞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等得以排出 尿素等代谢产物增加原尿渗透压 起到渗透 性利尿作用 3分 新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泌和重吸收功能尚未恢复 钠水重吸收相对低下 3分 7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