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48186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学总复习遗传和变异部分 遗传和变异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知识,又是难点。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的变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实践中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遗传变异这一章内容多、难度大,是历年高考考查学生知能的重点知识,必须重视对本章知识的复习和能力的训练。1 构建知识体系2 重点、难点导折 遗传和变异一章,不仅知识多、概念多,而且需运用概念、原理、定律解释的生命现象和解决的实践问题也多。因此教师在进行总复习时,要始终抓住“能力”这个核心,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知识进行复习。21 以“能力”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联系性复习 例如,复习遗传的基本

2、规律必须联系减数分裂,因为减数分裂知识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是联系亲子代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遗传物质就是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由亲代向子代传递。因此遗传规律是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客观反映和必然结果。而遗传的3个基本规律又是基因在不同情况下的传递特点的反映,因此学好遗传规律的前提是必须学好减数分裂。 又如,复习基因突变的实例,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根本原因时,一定要联系中心法则。引导学生回忆中心法则所阐明的遗传信息从DNA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DNA的复制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DNA上基因发生结构变化,从而改

3、变了遗传信息导致合成的蛋白质变化,性状异常最终使人患病。22 以能力为核心,指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 上面提到遗传基本规律是遗传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客观反映。因此,复习时要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运用规律,以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总结有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遵循的计算规律是: 在双链DNA分子中, l)AT,GC,AGTC或 AGTC1两个互补碱基相等,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 2)AGTC或ACTG等于DNA中碱基总数的50。 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 3)一条链中AGTC(或ACTG)的比值,与对应的另一条链 AGTC(或 ACTG)的比值互为倒数。

4、4)可配对的碱基之和(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百分率等于其中任意一条单链该对碱基之和占该单链碱基的百分率。 又如,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DNA上基因的碱基数、mRNA碱基数和氨基酸分子数之间关系规律为:DNA碱基数:mRNA碱基数:氨基酸分子数6:3:1。23 以能力为导向,帮助学生区别澄清一些问题 例如,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所谓主要遗传物质是指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要理解为生物体内遗传物质以DNA为主,RNA辅助DNA起遗传作用。 DNA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不要把基因说成是DNA的基本单位。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做遗传信息,而不要

5、把DNA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统统称之遗传信息。 又如,无籽番茄与无籽西瓜虽然都是无籽的果实,但它们的培育原理、过程、所用的化学药剂以及处理前后所结果实、种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均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复习时可通过谈话、议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澄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3 知能训练策略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因此要进行联系性复习,总结知识规律,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此外,还应在实践中多多加以应用,只有在应用和训练中才能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生物学能力。31 精选典型题例,进行解析,教会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例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3个基因分别对a、b、c基因为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的个体

6、与显性纯种个体杂交得,测交的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l:l,则( )(单项选择)。 A基因A和C连锁,基因a和c连锁 B连锁基因间无互换 C基因A、B、C连锁,基因a、b、c连锁 D连锁基因间有互换 解析:若AaBbCc 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种配子,且比数相等。 若3对等位基因是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有连锁,有互换(互换率小于50),应产生8种配子,4多4少。 3对等位基因的测交结果有4种,比数1:1:1:l。说明3对等位基因是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必有完全连锁。谁与谁连锁? 除去隐性类型abc,则的配子是

7、ABC:abc:aBc:AbC1:l:1:1。由(如左图)可知A和C,a和c连锁。 32 通过鉴别遗传病系谱,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遗传病系谱图的鉴别是遗传规律知识的一个难点,学生只有熟练掌握遗传规律知识,并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识图能力和概率运算能力才能正确作答。 例2,上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2种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为_性基因。从系谱图可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 2)假设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乙病的特点呈_遗传。基因型为_,基因型为_。假设与结婚生了一个男孩

8、,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解析:题目给出患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3代共13口人,有3个家庭4、5、6、7,9、10,11、12、13。其中11、12、13系谱具显性遗传病的典型特征。由于父,患病,其女儿正常,排除伴X显性,纵观3代人,甲病具代代连续出现特点,且男女皆患病(排除伴Y)因此断定: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的又一特点是:子代患病,则双亲之一,必为患者。 再看乙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特点,即男性女儿外孙。且男性患者多的特点(、均是男性患者)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断定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为乙病患病,无甲病,故基因型为; 患甲、乙两病,且其

9、父不患甲病,则基因型为。 与是近亲婚配,他们所生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是多少?先要判断和的基因型。是女性并不患病,其基因型可能是或;男性,未患甲病又不患乙病,其基因型为。他们所生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常见遗传病系谱的鉴别可从具典型性系谱中寻找突破口,总结出一般规律: 隐性遗传病:双亲无病,子女有病出现(往往隔代遗传); 显性遗传病:双亲有病,子女无病出现(往往连续遗传); 伴X隐性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且交叉遗传); 伴X显性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常染色体隐性:双亲无病,女儿有病; 常染色体显性:双亲有病,女儿无病; 伴Y遗传:父病子必病,子病

10、孙必病(患者男性连续遗传)。33 应用图像、图表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例3 下图为玉米某结构受精后 12 h的状态,请回答: l)图中a的名称为_,其染色体数目为_个。 2)b将发育成种子的_,其胚芽的染色体数目为_个。 3)若双亲为杂合体,D控制胚乳黄色,d控制白色,则a的基因型可能是_。 4)胚乳黄色的几率_,子叶为杂合体的几率_。 5)绘出b的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图。 解析:此题比较新颖,将细胞有丝分裂、植物个体发育和遗传变异等知识联系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答和绘图能力。 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认真看图,否则就不知道图是什么

11、结构,里面的细微结构就更不清楚了。 该题的问法也有新意,已知双亲是杂合体,胚乳的颜色有黄、有白。问a的基因型,胚乳黄色的几率,子叶为杂合体的几率,并要求绘出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曲线。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概念不清,又不会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该题不易答好。 玉米是我们常见的作物,课堂上做过有关玉米染色体数目的练习,因此首先要知道玉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20,精子、卵细胞和极核的染色体数分别是10。 该图是玉米的胚囊受精 12 h状态图。 1)a是游离胚乳核,由受精极核分裂而成,染色体数为3N30个。题目问的是具体数目,不要只答3N。 2)b为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染色体数目2N2

12、0个,胚芽属于胚,染色体数目也是20个。 3)双亲为杂合体,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 Dd和 Dd。a是受精极核经有丝分裂形成的胚乳核,其基因型可能是DDD、Ddd、DDd、ddd。4)由上述3)可知,胚乳黄色的几率是75,子叶属于胚,胚的基因型可能是DD:Dd:dd1:2:1,其杂合体的几率是50。5)b为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发育成胚。学生要清楚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三者在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数量变化关系(见下表),从中选出染色体的变化量,再将数量信息转化为曲线坐标,画在图上。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2020204020染色单体数40404000DNA分子40404040

13、2034 通过题例误答点评,查找知识漏洞,弥补学生能力缺陷 例 4,某DNA分子有脱氧核苷酸4 000个。已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所需要的游离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 A800个 B1600个 C2 400个 D3 200个 评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但易误答成B,其错误原因是未很好理解和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以及连续复制2次形成DNA分子数和脱氧核苷酸的链数混淆不清。要正确回答本题,思路是: l)根据题意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先求出该 DNA分子中 G的数目。 AT之和为 4 000602 400个,CG总数为4 0002 4001600个。 CG G800个。 2)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连续复制2次共形成4个新DNA分子,8条单链,原来的DNA分子2条链仍留在其中。因此余下的6条DNA的单链才是用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复制而成的。 3)这样,4个DNA分子中,1个原来的,3个新形成的,每形成 1个 DNA分子要用 800个G(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放形成 3个新 DNA分子需38002400个游离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资料来源 生物学通报200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