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深泉学院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8178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深泉学院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深泉学院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深泉学院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深泉学院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深泉学院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深泉学院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深泉学院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深泉学院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卷 共39分)一、(完成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各选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濯淖() 嘲讽() 悱恻() 模具()B.和弦() 症结() 惨怛() 缧绁()C.聒噪() 箴言() 倾轧() 戏谑()D.离间() 谗谄() 渔父() 咆哮()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善说会道心安理得真诚待人伺候B.有口皆碑吃穿琐碎牵肠挂肚韧劲C.委屈求全事无巨细不以为耻打盹D.伤心落泪纸灰飞扬讥讽笨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

2、专家最感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背:背叛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3、 峻:严厉D.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怜惜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 险:坎坷。 B.终鲜兄弟 鲜:少有。C.未曾废离 废:废止。 D.拜臣郎中 拜:授官。6、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黑体词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D.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1)博闻强志(学识) (2)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B.(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 (2)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渣滓)C.(1)屈平既绌(通“黜”,指免除官

4、职)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说坏话)D.(1)顷襄王怒而迁之(放逐,流放)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这里指文学)8、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人穷则反本 不获世之滋垢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齐与楚从亲 愿陛下矜悯愚臣D.亡走赵,赵不内 被发行吟泽畔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A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处处B凡再变矣 再:第二次C庭中始为篱, 已为墙 已:然后D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2、 阅读文段,完成1013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

5、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10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矜名节 名:名声B宠命优渥 渥:厚C更相为命 更:更加D保卒余年 卒:终11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D报养刘之日短也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所希冀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13以下对选文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头就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言外之意是孝养祖母不仅合情,而且合理合法。 B文中自陈宦历部分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作结,感情至为恳切。 C这两段融情于理,特别是连用“凡在”

7、“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文中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更重要。第卷(共81分)三、(10分)14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3分)(2)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3分)(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4分)四、15在横线上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6分) (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 )。(2)惨象,( );流言,(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4)臣欲奉诏奔驰,(

8、 ),欲苟顺私情,(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以浮游尘埃之外,( )。(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杰,其行廉,( ),(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15分)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

9、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16.理解“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的含意。(3分)1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18.文中引用陶潜的诗,有什么作用?(6分)六、(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生活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饥肠辘辘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他们很满足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吃下;风雨中,被雨水淋湿的家长在瑟瑟的冷风中,也要给孩子送来雨衣雨伞;医院里,孩子在痛苦的哭喊,我们看到的是比孩子还要痛苦的父母的表情。请在记忆深处搜寻与自己父母相处

10、的温馨时刻,请重温那一个个让人难忘的亲情瞬间。请以“令人难忘的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定立意;写成规范的记叙文,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1、 选C。A.“模”应读;B.“症”应读;D.“间”应读,“父”应读。2、C(解析:C项,“委屈求全”应为“委曲求全”。)3、选A。B项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项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地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项“一挥而就”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

11、成功。4、 A(背,背弃,指去世)5、B(B项,鲜:无,没有。)6、D(A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B项“老”,形容词作名词,旧臣。C项“鲜”,形容词作动词,无。D项使动用法,和例句相同)7、选B。滓:污黑。8、D9、选B。B项“再”的意思是“两次”10 C(更:交互) 11D(都是助词“的”) 12B(区区,这里指情意诚挚,现代汉语多形容数量少或事物不重要) 13D(“表明孝比忠更重要”错) 14(1)我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实在微不足道,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徘徊观望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2)祈望陛下能怜惜我愚昧至诚的心意,同意我这点微小的愿望,或许能使祖母刘氏侥幸保全她的余年。 16、答案:中国的反动派视民众如草芥,暴虐之至。这句话饱含了作者的愤激之情。17、答案:比喻。“煤的形成”喻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大量的木材”喻指残酷的流血斗争。“一小块”喻指前进一小步。这句话说明人类历史要付出大量的流血牺牲才能前进一小步,徒手请愿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18、答案:作者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