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7980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1.夏朝开启了“家天下”局面。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A.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B.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初期分封制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末王室衰微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3.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薄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浓厚D.封建思想影响深远4.我国历史

2、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A.夏朝B.秦朝C.汉朝D.唐朝5.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6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8.设置参知

3、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等官职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9.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0.(2014昆明高一检测)我国古代与反贪倡廉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包括()A.西汉:刺史制度B.唐代:御史台C.宋代:提点刑狱司D.元代:行省制度11. “学而优则仕”“鲤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种制度的烙印()A.科举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12.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加强中央集权,强

4、化君主专制13.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D.君主名号不再避讳14.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A.御史大夫B.中书省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处15.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地方职能的健全B.思想控制的加强C.中国社会的进步D.君主专制的强化16.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7.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教训落后、腐

5、朽的中国政府B.占领和扩大在华商品市场C.改造异教徒D.割占更多领土18.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A.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B.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C.中国沦为殖民地D.中华民族的奋起19.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讲,左宗棠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A.主张向西方学习B.编练新式军队C.率兵收复新疆D.兴办洋务企业20.“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山东是近代列强侵略的重点地区,下列活动与今天的山东省直接有关的是鸦片战

6、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A.B.C.D.22.抗日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中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其中“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指的是日本蓄意制造的()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23.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史的事件是()A.五四运动爆发B.红军长征的胜利C.香港回归D.抗日战争的胜利24. “太阳出了三丈三,帮助天王打江山。打开江山享天福。享了天福永无穷。”咸丰年间广西流传的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鸦片战争25.下图是老师在讲解某一重大历史

7、事件时采用的知识框架图。依据图示,该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26.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自卫抗战声明书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扶清灭洋”2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时期发生在四川的历史事件是()A.同盟会建立B.保路运动 C.新军起义D.中华民国成立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这段材料体现了临时约法所构建政治体制的原则是()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天赋人权D.

8、人人平等29.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少年瞿秋白对一场革命之后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这场革命是()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太平天国运动3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B.二万五千里长征C.取得抗战胜利D.千里跃进大别山31.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是指()A.中共二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32.右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卅(三十)八年四月小

9、23星期六”。它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A.战略决战的开始B.全国大陆基本解放C.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D.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33.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绊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C.民族统一战线的道路D.城市中心道路34.“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35.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

10、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描述的是()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D.三元里抗英36.下图是江泽民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题词中的“地方”应该是()A.上杭B.上海C.瑞金D.南昌37.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打倒亲日派卖国贼”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38.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9. 1

11、949年10月1日,这个日子被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有()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A.B.C.D.40.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二、非选择题(40分)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

12、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南宋)郑樵通志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材料二材料三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一中

13、的诸侯对天子应承担哪些义务?(不得照抄原文,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秦始皇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5分)(4)根据材料四,填写元朝地方机构和主要职能简表。中央机构地方机构主要职能中书省主管政务枢密院行枢密院御史台行御史台主管监察(5)明清时期为强化君权又采取了哪些措施?42.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碑上的浮雕昭示着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以下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四幅浮雕。材料二上述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构想为基础,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留下每代人智慧烙印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吴邦国“七确立”与“五不搞” 描述中国特色政治文明请回答:(1)分别指出上述浮雕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6分)(2)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有何意义?(6分)(3)列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材料一中所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6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