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可编辑范本)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13447755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7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可编辑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可编辑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可编辑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可编辑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可编辑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可编辑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可编辑范本)(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交通学院近代史复习资料之例题篇(此范文内容仅供学习阅读与借签,请勿照-搬-照-抄!) 第一题 材料1: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时也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孙中山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决定先从外交上努力,游说列强,以期获得道义上的承认和财力上的支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外交文件宣告友邦书,竟然承认清政府与列强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试图以此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支持或保持中立。然而,半殖民地中国要变成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与世界列强并雄,这是帝国主义殖民势力绝对不能允许的。 范书林百年沉思 材料2: 辛亥革命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全国胜利了。武昌起义后各省几乎大都是“兵不血刃”“传

2、檄而定”。然而实际上是悲惨地失败了。绝大部分政权都落在立宪派或旧封建军阀、官僚的手中。有的是发动反革命政变抢去的(如湖南),有的是请进外省兵力夺走的(如贵州),有的是采用阴谋办法谋得的(如湖北),更多的则是干脆一夜之间换块招牌,由清政府的“巡抚”改为革命军政府的“都督”(如江苏)。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3: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反帝和反封建两个方面的不彻底性。试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14分) 2.你对材料3中毛

3、泽东的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1)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2分) 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2分) (2)具体分析: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联系: 从产生来看,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机器工业,是外国侵略者经办的掠夺性企业,进而是清政府洋务派集团通过购买外国机器建立的官僚买办企业,最后才是私人资本购买机器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民

4、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直接刺激下,通过直接引进技术,引进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途径产生的,没有本国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更未经过工业革命,这正是其先天不足之所在。(3分) 从发展来看,作为国际资本主义附庸的中国资本主义,它的发展被紧紧地限制在外国资本主义所许可的范围之内。同时,由于自身力量的薄弱,又不得不紧紧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如在技术和设备上完全依赖进口,靠向他们乞食来求得生存。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时也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2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国内封建势力的联系:一方面,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大部分资金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在封建主义的抑制

5、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体质薄弱,始终不能健康地成长起来。(2分)另一方面,中国民族工业最初的民族资本家极少是由手工工场主上升而来,大部分是由封建官僚、地主和买办商人转化而成,其原始资本大都来源于前资本主义剥削即封建剥削。有的资本家本身就兼营土地、高利贷等封建剥削并保有封建官职,他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保持着与封建势力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3分) 2.你对材料3中毛泽东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尽管农民阶级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但却是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没有农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发动农民进行革命,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彻底消灭农

6、村中的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 辛亥革命党人尽管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设想平均地权,但却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孙中山提出“核定地价”之法:“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这种幻想在保留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进行渐进式的改革,其实只是一种空想。而在实践上,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则根本没有制定出准备实施平均地权的任何具体政策。(2分) 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他们对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更无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也就不可能依靠和领导广大的农民进行革命。 因此,毛泽东在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时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7、。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2分) 第二题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 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年6月) 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它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瞿秋白:武装暴动的问题(1927年2月) 材料2: (1)城市是政治经济中心,假如城市工人不起来,取得城市的政权,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我们的力量在乡村不论如何大,终难达到长期的胜

8、利。 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年2月) (2)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3)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到胜利。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 (4)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

9、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设没有城市作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的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的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1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分) 2.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原因。(分) 3.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创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分) 1.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的存在。(2分) 形成的这种特点原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3分) 2.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

11、歧的原因。 在材料2中,(1)(4)段的观点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 (2)(3)段的观点是: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 二者分歧的实质:在于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2分) 3.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创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答案点: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总概念可以表述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三者紧密结合,通过“工农

12、武装割据”的方式,实现“先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目标。(3分) 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创的客观依据,在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它们统治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3分)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在于中国革命不能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中国革命的重心必须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以此作为积蓄力量,壮大自己的战略依托。(3分) 第三题 材料1 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

13、,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2 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

14、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3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4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