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可编辑范本)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13447605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可编辑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可编辑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可编辑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可编辑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可编辑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可编辑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可编辑范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此范文内容仅供学习阅读与借签,请勿照-搬-照-抄!) 篇一 现将反映我县的几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 关于单位干部帮扶贫困户 不深入问题 整改落实措施: 进一步加大对包扶措施的落实力度, 从x月x日-xx日, 利用一周时间由各督查检查组对各驻村工作队、 包扶干部的到岗情况、 履行职责、 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核查。 对没有实质性包扶措施的, 要求他们有针对性地研究, 抓紧重新制定并加以落实; 对未与贫困户 对接的, 要求通过各种渠道, 想方设法取得联系,有针对性的落实包扶措施; 对包扶力度不大的, 要求按照“缺什么、 补什么” 的要求, 尽快落实好既定的包扶措施。

2、二、 关于扶贫措施不精准、 因户 施策不到位问题 整改落实措施: 这次核查整改将细化包扶计划规划作为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求各扶贫工作团要督促各工作队、 包扶干部迅速深入包扶村、 户 , 认真开展调研, 摸清村情、 户 情, 了 解包扶村、 户 发展意愿, 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制定短期增收与长期致富相结合的包扶计划,坚决杜绝空洞不实的现象。短片中反映子长县南沟岔镇村民所说自家养殖牛, 补助资金未到位的问题, 我县调查组于x月x日, 深入村户 调查了 解, 经核实,该村民不属于贫困户,不在贫困人口扶持政策范围之内。该村贫困人口识别程序规范,档案、影像资料齐全完整。 三、 关于扶贫对

3、象“不精不准” 脱贫验收不严谨问题 整改落实措施: 这次核查整改将对贫困人口 精准识别这块工作再进行一次全方位核查, 重点是对入户 调查、 村组评议、 村委会审查、 乡 镇审核和县扶贫办审批程序的规范性, 公示公开的真实性进行了核实, 并将核实情况作为年底数据更新和系统管理的重要依据,实现动态管理。 短片中反映子长县玉家湾镇老疙瘩村村民所说贫困户评选未公开、 均分现象的问题, 经调查组深入村户 调查核实, 该村能够坚持按照贫困户申请、 村组评议、 村委会审查、 乡 镇审核等程序识别贫困户,评选出的 18 户 贫困户 (低保兜底户 ) 在群众评议会上一致通过并公示,且低保户低保金未出现均分现象。

4、 四、 关于第一书记不守岗问题 整改落实措施: 一是继续加强学习教育培训。 进一步夯实选派单位的监管力度, 不断加大在转作风工作方面的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二是将第一书记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入基层党组织, 并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补贴, 使他们长期安心坚持驻村。 三是脱贫攻坚督查组坚持长期不间断的开展督促检查, 保证他们到岗尽职尽责开展工作。 篇二 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省委第七巡视组及市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第七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汉府办*58 号) 要求, 我乡 认真开展了 对救灾救济、 村务公开、脱贫攻坚工作的自查与整改,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5、、 村务公开不规范。 部分村(社区) 公开不及时, 且公开形式多以张贴公开栏的单一形式进行, 公开后群众知晓率较低、 公开效果较差。 2、 村规民约宣传力度不足。 部分村(社区) 未将村规民约印制并发放到户,未做到家喻户晓。 3、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费技工工资发放不规范。 部分村(社区)的技工工资发放采取手发方式,未打卡发放。 4、 脱贫攻坚工作政策宣传力度不足。 部分帮扶责任人在走访贫困户时未将相关政策向贫困户解释清楚, 导致部分贫困群众对帮扶工作一知半解。 二、 采取的措施 1、 规范村务公开。 严格按照各村(社区) 制定的村务公开方案,全面、 及时、 有效进行公开。 利用广播、 会议等方式

6、多项式展开公开,强化公开效果。 2、 广泛宣传村规民约。 将各村村规民约印制并发放到户 ,同时利用广播、会议加强宣传,形成家喻户晓的氛围。 3、 规范农村公共服务运行费技工工资发放。 采用打卡发放的方式发放工资。 4、 加大宣传脱贫攻坚工作政策。 利用公开栏、 广播、 会议等方式宣传脱贫攻坚工作。 对每一户 贫困户 , 帮扶责任人进行相关政策的讲解, 使每一户 贫困户 清楚政策、 了 解自身的脱贫进展。 三、 下一步工作打算 1、 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工作力量。 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责任与分工,开展救灾救济、村务公开、脱贫攻坚工作。 2、 加强监督与指导。 加强对各村(社区) 的工作开展情

7、况检查力度, 强化责任意识, 推进工作开展。 对日常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篇三 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根据甘肃省xxxx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甘办字xxxx47号)和(中共白银市委办公室、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xxxx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xxxx34号)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查找,实事求是、动真碰硬、认真整改。现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随文上报,请审阅。 产业扶贫方面 1、扶贫产业弱,贫困户收入单一,产业项目扶持不精准,产业帮扶项目单纯发钱,“一发了之”, 部分地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8、我县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及自然条件的限制,依托传统的小麦、玉米、小杂粮等粮食作物和羊、猪等养殖产业带动力度小,大部分贫困户只能单一的投入一项产业;个别地方的产业扶持项目定位不精准,片面的以高产、增收为目的,没有全面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单纯的自我发展,没有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至今仍有96个村无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贫困村39个。 整改措施:1.根据扶贫产业弱的现状,为了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产品)”目标,切实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制定了景泰县“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补充意见,全方位、全产业覆盖贫困村、贫困户,将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龙

9、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壮大。 2.围绕重点项目和“6+5”重点产业发展,农牧部门组建了蔬菜、设施农业、瓜、中药材、马铃薯、果品、耕地地力提升、小杂粮及旱作农业、玉米制种、水产养殖、牛、羊、黑毛驴和奶骆驼、猪、鸡、农业技术培训、品牌培育、农机服务等17个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农民田间学校”、专家团队巡回指导、集中办班培训、面对面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做到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户有技术明白人,扶持引导贫困户到所带动的经营主体务工、学习种养殖产业技术,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 3.制定了景泰县“破三弱、强造血”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瞄准产业扶贫这一根

10、本,把“破三弱、强造血”作为推动贫困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和市场引导作用,使贫困群众参与富民产业集约化、市场化的水平不断提升;对带动贫困户达到一定户数、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按照扶持奖补标准进行奖补。 4.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村“两委”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认真细致地清查盘点,切实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明晰。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模式,建立村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房屋、农用机械、小型设施等,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整改时限:xxxx年x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2、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滞后

11、,精准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中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人口数量录入不精准、衔接不到位,更新不及时。 整改措施:1.为了确保“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与“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有效对接,根据唐仁健省长调研省农牧厅讲话精神和全省六大特色产业与“一户一策”精准对接工作会议安排,县农牧局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重点,每个乡镇确定一个主抓产业,科级干部包村,技术干部包户的原则组建“一户一策”产业扶贫对接技术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宣传“6+5”产业扶贫政策、帮助选准主导产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服务工作。2.摸底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情况调查表,汇总完成后对比大数据平台,建立台账,分

12、年度、分产业、分乡镇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及时有效地为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整改时限:xxxx年x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3、“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推进慢,主导产业不突出,贫困户、贫困村脱贫缺乏产业支撑;产业扶贫工作统筹不够,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各乡镇产业发展不均衡,致使部分乡镇缺乏支撑产业。 整改措施:1.在我县北部风沙区红水、漫水滩、上沙沃等乡镇,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到xxxx年全县种植经济林果35万亩,中药材10万亩; 2.在中部盐碱区按照“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16字方针,到xxxx年发展水产养殖2万余亩,治理盐碱地6.5

13、万亩; 3.依托引大工程指挥部给景泰3000万方供水指标,投资5.6亿元,在寺滩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3.84万亩,在正路镇通过引提灌工程发展高效节水滴灌高原夏菜和马铃薯种植3万亩; 4.为了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产品)”目标,切实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根据省上6大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出台了蔬菜、中药材、马铃薯、果品、牛、羊产业扶贫方案。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水产、猪禽、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5个产业扶贫方案。针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不突出,贫困户、贫困村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现象,乡镇、企业、合作社积极对接,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主导,确定扶持产业类别,实现精准扶贫。 整改时限:已整改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