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小蝌蚪找妈妈》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厚****9 文档编号:13447474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小蝌蚪找妈妈》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小蝌蚪找妈妈》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小蝌蚪找妈妈》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小蝌蚪找妈妈》 人教部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小蝌蚪找妈妈 人教部编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三、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准备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和青蛙妈妈的头饰。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复习:引导学生认

2、读生字卡片,组词、扩词。2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小蝌蚪找妈妈。找学生描述课文第1自然段。师板书:设计意图:学生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遗忘,上课伊始设计认读学过的生字卡片、组词,并让学生说说上节课学习的小蝌蚪的样子,这一系列教学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加深记忆。二、图文对照,朗读感悟(一)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教材第一幅图,并提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结合课文说一说。)师板书:过几天 长后腿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她会对小蝌蚪说些什么?(先找出相关句子,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自然段时要着重领会“长出

3、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的特征“四条腿,宽嘴巴”。(1)结合图片,弄清蝌蚪先长出的两条腿的位置。(2)通过表演巩固生字:捕、迎;利用鲤鱼图片巩固生字:阿、姨。(3)在具体语境中巩固学习多音字“教”。如:出示“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4)理解词语。捕食:捕取食物。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明小蝌蚪有礼貌,也说明鲤鱼妈妈是迎面而来的。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时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的话要用亲切的、长辈式的语气来读。4过渡: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二)引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1鼓励和引导学生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试

4、着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1)小组内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自由读一读第3自然段。(2)过几天,小蝌蚪的身体又发生了什么变化?(3)利用乌龟和青蛙的图片巩固生字:龟、宽、顶、披。(4)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5)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师板书:长前腿2交流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联系第2自然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对妈妈的特征了解得不全面。)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要深入细致,否则可能会闹笑话。5指导朗读第3自

5、然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时那种急切的心情及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三)引导学生学习第46自然段。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第46自然段,小蝌蚪的身体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他们的妈妈是谁?2小组汇报,随文巩固生字 “鼓”。师板书:尾变短尾不见3品析重点词语:(1)理解“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时那种欢快和焦急的心情。引导学生做一做“游、迎、追”的动作,通过对比体会小蝌蚪心情的变化。“游过去”表明青蛙“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的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2)读第4自然

6、段,试着用“披”“露”“鼓”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各说一句话。4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青蛙的样子与鲤鱼妈妈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相符,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5引导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并说说读懂了什么。(青蛙捉害虫,我们要保护青蛙。)师板书:捉害虫6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遇事要多问)师板书:全面了解主动探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品读词句,增强了想象力和语言感悟力。通过朗读感悟,学生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物,这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青蛙的美,表达大家对青蛙的喜爱做了情感的铺垫,同时又渗透了保护青蛙、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三、角色朗读,情景再现1五人小组内分角

7、色练读。 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读旁白、一人读小蝌蚪、一人读鲤鱼妈妈、一人读乌龟、一人读青蛙妈妈。)2指名分角色朗读。3评选出最佳角色。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心理活动,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四、指导书写,拓展练习(一)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两、哪、孩、跳。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孩”“跳”的笔顺。(1)“孩”“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高矮都差不多;注意这两个字中撇

8、的穿插。(2)“足”和“子”做偏旁时,注意笔画的变化。4学生书写这几个字,教师巡视。5班内进行书写评价。(二)课外拓展:课后建议阅读中国儿童散文文库中的岩石上的小蝌蚪。设计意图: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培养学生先观察后书写的良好习惯。另外,抓住契机,把课内和课外读物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和延伸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设计教学时能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以及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的意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能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