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47215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0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创业指南)2020年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浅析绪论1、背景介绍及研究目的: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 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 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 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自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启动, 至2010年的6月21日, 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达到86家, 作为一个新兴的融资市场, 创业板市场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条件, 见过去美国的纳斯达克、英国的A IM 市场, 我们很希望中国创业板也能创造出第二个微软、英特尔。创业板市场的启动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 活跃了投资市

2、场,对经济发展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事物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 会伴随着各样的问题, 纳斯达克创造了微软, 是全球唯一一个比较成功的创业板, 也经历了8 年兴盛、8年衰落, 其他国家的创业板市场, 包括英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 都使泡沫最终衰退, 中国创业板的市场在给企业、投资者创造机会的同时, 也会有各样的问题, 就在创业板上市后一年内,面对极低的成本,巨大的利益,部分创业板公司高管在股票上市后不久便辞职然后等待解禁卖出持股,虽然少数高管持股比例因降至5以下而发出公告,可是更多的高管持股因不足5而在卖出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投资者只能在定期方案公布后方能发现其中的变化,而此时对投资

3、者利益已经造成一定的损失。本文就针对此类问题对创业板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做一定的分析,且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2、研究设计:(一)理论依据:代理理论认为,设计和企业绩效相联系的补偿政策能够激励经理选择能增加股东财富的活动。经典的代理理论强调不对称信息下的道德风险问题。考虑一个典型的非对称信息的“隐藏行动”模型。经理采取行动a,导致一个股东价值的随机变量x(a);经理得到报酬w(x,t),其中t是其他可观察的指标。经理从中获得的相应效用为u(w,a)。从经理行动到其效用之间的联系取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这些均被假定为经理和股东都知道的公共知识。尽管股东知道什么行动是最优的,但不对称信息使经理采取的

4、实际行动是不可观察的,这时就需要激励,即令代理人报酬和某些指标挂钩,以诱使代理人采取最优行动。最优(激励)合同就是要确定合适的报酬w(x,z),以最大化股东的目标函数x-w,且满足激励共容约束(经理采取最优行动以最大化其效用U(w,a)和参和约束(合同预期效用超过经理的保留效用)。通过这一模式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经理的报酬函数取决于最优行动被实际采取的可能性。(二)指标选择本文拟从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增加值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为企业绩效指标,分别检验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薪报酬、股权以及职务任免形成的三种激励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年薪报酬、股权收益及职务变动是否都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三)资料来源和数据处

5、理本文数据及资料来源于金融界网站公开发布的信息。本文之上市公司为对象,利用其公开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检验高管人员报酬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共取得2007年度到2008年度在A股市场上市,有代表性地选取主要数据完整的上市公司样本80个。80个上市公司样本分别是沪深股市的市盈率的前后20名。由于每家公司年报的数据格式不一致,这80个样本中仍有部分数据不全,在涉及分项具体研究时有效样本的数量均少于80个。第二章 我国创业板市场现状和分析一、我国创业板市场现状1总体现状简述2009 年10 月30 日,首批28 家创业板公司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迅速。截至今年10

6、 月30 日,创业板共有134 家公司已上市交易。创业板上市公司总筹资额达988.23 亿元,总市值达6112 亿元之多,发行量31.11 亿股,平均发行市盈率达64.52 倍,远超中小板新股的35.78 倍及主板新股的21.62 倍。2行业分布的高科技性从行业上见,创业板公司虽涉及多个行业,但信息技术、高端设备制造、电子、石化塑胶、生物医药等行业成为创业板的主要行业,占创业板公司60%之上。其中,高端设备制造业就有35 家,信息技术行业占到29 家,电子、石化塑胶、生物医药等行业都各在10 家之上;此外仍包括部分传媒娱乐、环保行业、现代农业等新兴行业。有将近半数的创业板公司属于国家七大战略性

7、新兴产业, 且已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中有107 家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认证。3融资规模差距明显134 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合计融资988.23 亿元,平均每家募集资金7.37 亿元,其规模虽然低于主板市场IPO,但要比中小板平均募集规模高出一倍。而从创业板上市公司自身来见,各家实际融资规模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中,融资规模最高的是碧水源,达25.53 亿元,和其相接近的国民技术、奥克股份、南都电源等几家公司,融资规模都在20 亿元之上;融资规模最小的华星创业则仅有1.97 亿元,另外新宁物流、大禹节水等九家公司融资规模都在3 亿元以下。在发行股本上,国联水产以首发8000 万股居首,新开源仅

8、首发900 万股居末,前者发行数量为后者近9 倍;发行股本在3000万以下的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80%。二、我国创业板企业存在的问题 特点1上市公司良莠不齐、成长性不高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多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不但规模有限,资金缺乏,在运营管理方面也存在结构不规范、内部控制薄弱等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创业板上市门槛较低,发行监管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部分质量较差公司也进入创业板市场,这些且不具备高成长性的公司在进入创业板后就会出现业绩“变脸” 现象。存在问题的创业板公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创业板市场中存在着寄生公司。这类创业板公司的业务绝大部分依附于其他家公司,一旦其他家公司中止该项业务

9、就会影响这类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如神州泰岳、恒信移动等都是属于此类。其次,有些创业板公司不属于成长型公司。我国推出创业板本意是为处于发展期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发展资金,但当下上市的公司且非都符合这一条件。像首批上市的28 家公司实际上就都属于成熟企业,后几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也不乏这种情况,例如今年9 月初上市的嘉寓股份公司早在1987 年就已成立。这些公司早就过了成长期,其业绩基本上难有高成长性。仍有些创业板公司在成长性不够的情况下,利用各种“专利”进行包装以期实现上市,但真正能够给公司带来效益的含金专利且不多,因此这类公司上市后也且不能表现出高成长性。而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后主营亏损、利润下降现象更是

10、层出不穷。此外有些创业板公司在公司治理、内控制度、筹资使用、信息披露、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多项问题,甚至有个别公司连最基本的公司运作都不规范。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爱尔眼科公司,该公司在董事会、薪酬考核委员会和股东大会运作方面都存在严重管理问题。2、创业板上市企业发展现状4创业板“三高”现象严重自去年创业板刚一推出, 创业板就表现出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资金的特点。28 家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平均发行市盈率就高达56 倍, 其中鼎汉技术的市盈率达到了82倍;28 家企业计划融资70 亿元,实际融资154 亿元,超募84 亿元资金。目前上市的这134 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64.52倍

11、,其中市盈率最高的世纪鼎利超过120 倍,近80%的公司发行市盈率都在50 倍之上。截至10 月29 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达71.83 倍, 不仅高于同期的中小板公司55.39 倍及主板公司的44.47 倍,也比英国AIM、香港创业板等市场的市盈率高。在发行价上, 已上市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发行价格在33 元以上,远超IPO 以来的中小板新股26.81 元均值。当中发行价在30元之上的有63 只,占总数的47.01%;低于15 元的共5 股,仅占总数的3.73%。其中,世纪鼎利以88 元的发行价位居首位;国民技术、奥克股份发行价也都超过80 元;而金亚科技和西部牧业分别以11.3 元、11

12、.9 元的发行价居于末俩位。从融资前后见,创业板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普遍存在超募的现象。已上市创业板公司首发预计募资总额在300 亿元左右,实际首发募资总额却比其超出600 多亿元,超募比例高达2 倍,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 亿元之多。其中国民技术、碧水源及奥克股份的超募资金分别为20.44 亿元、19.87 亿元和18.82 亿元,排名前三;而且国民技术的超募比例高达6.09 倍,居创业板超募首位,超募比例最小的双林股份也有49.80%。6整体业绩表现欠佳据创业板公司2010 年半年报显示, 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欠佳。截至9 月初已上市的117 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5.73 亿元,归属

13、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4 亿元。和有2009 年中期可比数据的105 家公司相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4%, 净利润同比增长15.82%。远低于同期中小板上市公司36.29%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46.38%的净利润增长率; 目前来见,创业板上市公司尚未表现出高成长性的特征。在105 家有可比数据创业板公司中,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只为43 家,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40.95%;同时符合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则只有19 家。而上半年净利润负增长的有23 家,达21.90%;净利润增长率低于20%的有24 家,占比达到22.86%。其中宝德股份、华平股份、南都电源三家公司上半年

14、净利润下降幅度分别高达82.07%、76.60%和69.79%;主营利润同比降幅更是达到92.87%、94.95%和71.63%。第三章 创业板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模式现状企业高管薪酬的构成我国企业现行的高管薪酬主要包括4个方面:基本年薪、短期激励、长期激励和福利,其中,基本年薪、短期激励和福利被大量企业采用,但是比较好地对长期激励进行运用的企业且不多。下面先对这4种薪酬方式予以说明。1.基本薪酬基本年薪是薪酬体系中不随业绩变化的固定部分。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以职位工资为基础,考虑企业所在行业、企业发展阶段、企业高管薪酬计划和劳动力市场相似人才报酬情况等拟定,如我国国企高管的基本年薪就和企业普通员工

15、的平均薪酬挂钩,一般情况为企业员工平均薪酬的24倍左右。2.短期激励短期激励是和企业当年业绩挂钩的部分,通常依据企业的利润额、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等确定,一般会在高管和企业签订的薪酬合同中规定,以年终奖金的形式发放。3.长期激励长期激励,如收益分享、利润分享、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等,从发达国家高管薪酬结构发展来见,这部分应该成为我国高管薪酬体系中重点增长的部分。目前,我国使用比较多的是股票期权。4.福利福利一般在薪酬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除了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之外,高管们一般仍享受企业提供的优厚的退休金、医疗保险待遇、轿车和住房无息贷款等。一般认为,基本年薪和福利的激励作用不大,在薪酬中主要起到保障作用。在成熟的薪酬体系中,这俩部分所占的比重也不应该太大。因此,本文在探讨高管薪酬激励措施时,也将这俩部分排除在外,主要探讨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模式。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