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47166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纪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纪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纪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纪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纪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纪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纪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心灵的独白 目标 感受和理解课文作者的崇高理想 深刻思想 理解散文情和理的关系 体验散文中美的发现和表达 散文的情与理 阅读知识短文并回答问题 填空 情是散文的 命脉 魂魄 古人说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鲁迅的风格是 冷峻深沉 朱自清的是 严禁纯朴 冰心的是 温和典雅 梁实秋的是 幽默机智 丰子恺的是 清雅淡泊 托尔斯泰给艺术感染力开出的条件是 传达的感情的独特性 感情传达的是否清晰 艺术家感情是否真挚 散文的 情 一般通过哪两种方式表达 直抒胸臆 借物 景 事 抒情 余光中说 许多拼命学诗的抒情散文 一往情深 通篇感性 背后缺乏思想的支持 乃沦为滥情滥感 只成了空洞的诗 其含义是 散文

2、除了情真 情浓以外 还要有思想和理性的支撑 散文中的情理应该如何安排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有一座烈士陵园 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 碑文这样写到 这位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 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新纪元 李大钊 知人论世 李大钊 字守常 河北省乐亭县人 生于 年 月 日 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年冬 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东渡日本 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的 二十

3、一条 后 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 他起草的 警告全国父老书 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 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年李大钊回国后 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 他先后发表了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和演说 他宣称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年 他又发表了 新纪元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再论问题与主义 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赤血沸腾 年 月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月 在李大钊发起下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 在党的二大 三大

4、和四大 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身体力行 年 月 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 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 吴佩孚的斗争 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 三 一八 惨案 北京一片白色恐怖 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 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冲锋陷阵 年 月 日 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 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 逮捕了李大钊等 余人 李大钊备受酷刑 在监狱中 在法庭上 始终大义凛然 坚贞不屈 月 日 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悍然将李大钊等 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 从容就义 时年 岁 英勇就义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上联中 道

5、义 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 铁肩担道义 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下联的 文章 是指宣传马列主义 抨击反动军阀统治 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 妙手著文章 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前四段 思考以下问题 1 何为新纪元 2 为什么需要新纪元 3 怎样的新纪元才有价值 新纪元 1919年元旦 现在的时代 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 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不是毫无意义 陈陈相因的生活 而是时刻尽最大的努力实现最高理想而别开一新局面 思考探究 两层意味 客观讲 新纪元 已到来 主观讲希望 新纪元 的到来 文章以 新纪元来 反复开篇 有何意味 有何效果 运用反复的手法 加强语势 开篇奠定

6、高调 强调了内容 开宗明义 作者对 新纪元 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什么样的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 本来中国人习惯以过春节为过年 而不习惯在元旦欢庆 但作者意欲除旧布新 希望中国人在 新纪元 到来时 不再像因袭旧的传统 而要接受新文化的洗礼 其希望 一是大家都铲除旧的传统观念 接受新的社会理论 二是将新的社会理论付诸实施 时时创造新生活 这种 创造 是广义的创造 全面的 创造 摧毁旧社会 开创新世界 怎样理解文中 新纪元 一词 新纪元 从字面看 是新的一年到来 纪元 纪年的开始 从深层看 是说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 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已经建立 印证了马克思 恩格斯的科学预言 而在中国 也是 山雨欲来风

7、满楼 满清政府垮台 新文化运动兴起 这些都是 新纪元 的曙光 文章的主体段落是第6段 那么第五段有何作用 将新纪元具体到1914到1919 引人关注身处时代 过渡 民族自决 实现欧洲联邦 世界联邦 研读第6段 抓住关键词 从前 从今以后 来理清作者思路 破旧立新 梳理概括出其中体现出新思想 改良生产制度 打破国家界线 人类都得一机会同去做工 衣食无侵夺暴掠 劳工阶级武器在手 掉转枪头 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 劳工阶级联合全世界同胞 改革经济制度或经济基础 让国家消亡 人人平等 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暴力革命 消灭资产阶级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民族解放 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在当时的情况下 李

8、大钊写这样一篇文章 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知识分子以笔为武器 唤醒世人 努力促成社会变革 几个月后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爆发 开启了中国现代史的历程 这就印证了李大钊此前的 新纪元来 的预言 也可以说 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文章对 新纪元来 的局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这黑暗的中国 死寂的北京 作者以其政治家的敏锐感觉和学家的豪迈 热情 呼唤人类和中国一个新世纪即将到来 历史证明 在本文写作的年代 人类的新纪元 中国现代社会新纪元确已到来 因此本文成为历史的预言 时代的先声 从一定意义上说 散文传达作者的心灵之声 映现作者的人格 修养 抱负 作家的思想境界是散文的灵魂 作家思想境界的高低决定了散文品位的高低 作者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开阔的视野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观察问题 思考问题有着高屋建瓴的态势 以全世界的 人类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问题 所以能作出宏观的前瞻 发出超前的预言 本文具有政治性 思想性 宣传性的诸种特点 文中看不到作者的个人喜好 独特趣味看到的是作者兼济天下的喜好和趣味 本文艺术特色 思想境界崇高开阔人格本性自然显露语言豪壮崇高 人品决定文品作文先做人 读了本文 我们对社会发展 人类进步应该获得怎么的认识 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创造是生命之源 生存之本要有全球的眼光和长远的历史眼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