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平顺性PPT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447065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的平顺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汽车的平顺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汽车的平顺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汽车的平顺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汽车的平顺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的平顺性PPT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的平顺性PPT幻灯片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汽车平顺性 输入路面不平度车速 振动系统弹性元件阻尼元件车身 车轮质量 评价指标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撞击悬架限位概率行驶安全性 汽车平顺性 指汽车抵抗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汽车振动的能力 频率范围为0 5 25Hz 汽车平顺性可由路面 汽车 人系统框架图来分析 输出车身传至人体的加速度悬架弹簧动挠度车轮与路面之间的动载 1 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平顺性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ISO2631 1 1997 E 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评价 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 GB T4970 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 所考虑的振动ISO2631 1规定 舒适性评价时 考虑座椅支承处的3个线振动

2、和3个角振动 靠背和脚支承处各3个线振动 共12个轴向振动 健康影响评价时 仅考虑座椅支承处的3个线振动xs ys zs 2 1 轴加权系数对不同方向振动 人体敏感度不一样 该标准用轴加权系数描述这种敏感度 2 频率加权系数对不同频率的振动 人体敏感度也不一样 例如 人体内脏在椅面z向振动4 8Hz发生共振 8 12 5Hz对脊椎影响大 椅面水平振动敏感范围在0 5 2Hz 标准用频率加权函数w描述这种敏感度 平顺性名词解释 1 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3 人体坐姿受振模型 共3个输入点 12个方向的振动 4 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5 椅面x y向和靠背y向 椅面

3、z向 靠背x向 频率加权系数 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6 频率加权滤波网络 aw t a t 3 均方根值a t 是测试的加速度时间信号 4 加权均方根值aw t 是通过频率加权函数滤波网络后得到的加速度时间信号 频率加权函数见p172 平顺性名词解释 2 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7 1 按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评价 样本时间T一般取120s 2 同时考虑3个方向3轴向xs ys zs振动的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平顺性评价方法 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8 平顺性指标和人的感觉间的关系 第一节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表6 2和与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关

4、系 9 第二节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1 x t 功率谱密度Gx f 的意义Gx f 表示x t 的平均功率E x2 t 在频率域的分布 2 路面不平度q I 的功率谱密度Gq n 的意义Gq n 表示路面不平度q2 I 的平均值E q2 I 的空间频率分布 10 第二节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3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式中n 空间频率 m 1n0 0 1m 1Gq n0 路面不平度系数 m2 m 1 w 频率指数 一般取为2 11 第二节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12 第二节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13 第二节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路面空间频率谱密度化为时间谱密度 1 空间频

5、率与时间频率的关系f un这里n是空间频率 每米波长数 u是车速 m s f是时间频率 Hz 每秒波长数 2 路面时间谱密度与空间频率谱密度的关系 14 第二节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 上式可化为 还可得到 15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当 并忽略轮胎阻尼后 汽车立体模型可简化为平面模型 车身质量有垂直 俯仰 侧倾3个自由度 4个车轮质量有4个垂直自由度 整车共7个自由度 16 1 总质量保持不变 2 质心位置不变 3 转动惯量保持不变 简化前后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解得 令 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17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18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

6、统振动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模型 19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方程 1 令2n C m2 20 K m2 齐次方程变为 20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模型 21 0称为系统固有圆频率 定义阻尼比方程的解为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22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单自由度自由振动衰减曲线 23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复振动 24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欧拉公式 Z Aej t A cos t jsin t 复数的标准形式为Z a jb式中 a Acos tb

7、 Asin tZ称为复振动 模为A 幅角argZ arctg b a t实部 a Acos t虚部 b Asin t 复振动的实部或虚部都代表振动 事先约定一个即可 25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对简谐振动 对应的复数形式为Z Aej t Z Aej t Aej ej t ej t式中 Aej 为复振动Z的复振幅 26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频率响应 设系统的输入是F0ej wt 输出Xej wt 系统的频率响应定义是 H 输出复振动 输入复振动 输出复振幅 输入复振幅注意X F 都是频率的函数 27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频率响应函数

8、的特点 1 描述了定常线性系统 动态特性 是频率的复函数 2 系统所固有 3 具有不同的形式 位移 力 速度 力 应变 位移 电压 加速等 4 和输入输出的位置 方向等有关 5 可通过理论计算或方便地通过测试得到 28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频率响应函数的物理意义 频率响应函数的模 幅频特性 输出复振动 输入复振动 输出复振幅 输入复振幅 输出实振幅 输入实振幅 频率响应函数的幅角 即 29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频响函数的测试 30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汽车单质量系统频响函数的推导 令输入复振动为 式中复振幅 式中复振幅 31 第

9、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令 代入上式 得 32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汽车单质量系统幅频特性 上式模 幅频特性 为 1 在0 的高频段 时 1 时 1 对输入位移起衰减作用 减振 阻尼比较小时衰减更多 33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34 双轴汽车平顺性模型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35 平顺性分析的振动响应量有3种 1 车身振动加速度2 悬架动挠度 涉及限位行程 悬架击穿 3 车轮与路面间的动载荷 平顺性分析的振动响应量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36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单质量系统对

10、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 对单自由度系统 输出功率谱 幅频特性的平方 输入功率谱 即 式中 x表示输出 可以是车身加速度 悬架动挠度fd 车轮与路面间的动载荷Fd 方差 2 均方值 均值2 在振动均值为0时 方差 2 均方值 37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 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用于 a 了解振动加速度功率频谱的分布 b 求加速度均方根值或加权均方根值评价汽车平顺性 38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从上式 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为车身加速度均方根谱式中路面速度均方根谱来自 常量 白噪声 39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式中

11、 40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当 1时 前式变为 共振峰值 显然固有频率越低 峰值越低 此外 低频段阻尼比越大 越小 高频段阻尼比越大 越大 二者效果相反 须折衷 41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车身加速度均方根为 结论 1 固有频率越低 越小 即悬架越软平顺性越好 但固有频率不可太低 否则悬架动挠度太大 并会导致乘客晕车 2 阻尼有一最佳值 在0 2 0 4之间 42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43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44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荷幅频特性 对单质量系统 它与簧

12、载荷重量G的比值称为相对动载荷 这和车身振动加速度基本一样 只差一常数g 故可用同样公式求均方根值 标准差 求离地概率 45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悬架弹簧动挠度的幅频特性 悬架弹簧动挠度复振幅为 故频响函数 把频响函数 代入上式 得 幅频特性为 46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47 1 固有频率越低 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越低 平顺性越好 但固有频率太低 会导致汽车载荷变化时车身高度变化过大 悬架 击穿 和乘员晕车 2 汽车悬架阻尼比不能过大或过小 有一最佳值 在0 2和0 4之间 平顺性和固有频率 阻尼比的关系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13、48 表中 f0 固有频率fs 悬架静挠度 fd 限位行程 阻尼比 悬架参数实用范围 第三节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单质量系统振动 49 第四节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平顺性试验内容1 悬架刚度 阻尼的测定2 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定频率根据波形直接测定测出周期 再求倒数 阻尼比下式测定 3 频响函数的测定可在电液振动台上或路面上进行 50 第四节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传动系弯曲振动试验 51 第四节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传动系振型试验框图 52 第四节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传动系弯曲振动频率响应 53 第四节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平顺性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测试仪器数据处理进行FFT 自谱 频率响应函数 加权均方根值的计算等 54 课间休息 大约在冬季一生有你雪中情冰雨精忠报国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