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446963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幻灯片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1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形式与特点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限界 章节结构 2 一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形式与特点 按城轨线路结构形式可分为 地面线路 地下线路 高架线路 其上部结构保留了铁路线路的特点 轨下基础也基本保留了传统的碎石道床 铺设于隧道内 轨下基础为带枕浇筑式的整体道床 铺设于高架桥面 轨下基础为支撑块式的整体道床 3 1 地面线路 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 地面线路的结构 钢轨 接头联结零件 轨枕 扣件 道床 路基和侧沟 4 1 地面线路 钢轨的轨型 正线采用60

2、kg m钢轨 基地站场线路 除了试车线以外 均采用50kg m钢轨 两股钢轨头部内侧作用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轨距 标准轨距为1435mm 5 1 地面线路 城市地铁的地面线大多数采用碎石道床的结构形式 根据土质情况和地下水源情况的不同 道床有单层和双层两种 单层的为石碴层 双层的为先铺设200mm厚度的黄砂层 然后铺设不小于250mm厚度的石碴层 其厚度从线路中心线处量取 6 1 地面线路 钢轨引导车辆行驶 将承受的荷载通过轨枕传布于道床及路基 地面线路碎石道床的优点是弹性好 成本低 并且容易矫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 但反过来 由于碎石道床的不稳定性 在列车碾压和冲击下 几何尺寸较易变形 必须进

3、行经常性的养护和矫正 地面线路的特点 7 2 地下线路 8 2 地下线路 9 2 地下线路 10 2 地下线路 地下线路各组成部分如下 钢轨 轨枕 长轨 短枕或支撑块 扣件 整体道床 混凝土垫层 侧沟 隧道管片 11 2 地下线路 将松散的碎石道床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使之整体化 其优点是坚固稳定 外观整洁 维修工作量小 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缺点是道床弹性差 并且建设期的造价昂贵 当整体道床一旦发生沉降或其他病害 整治非常困难 地下线路的特点 12 3 高架线路 13 3 高架线路 高架线路铺设于高架桥面 其组成部分如下 钢轨 扣件 钢筋混凝土支撑块 整体道床 桥梁边侧挡墙 侧沟 14 3 高架线

4、路 高架线路的轨型与地面线路和地下线路完全相同 也采用了60kg m钢轨 轨下基础采取了整体道床结构 但是为了减少桥梁上部的自重 没有采取带枕浇筑的形式 而是设计为支撑块式的结构 高架线路的特点 15 二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划分 正线 车场线 道岔 16 1 正线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于运营线始 终点的线路 绝大多数正线均涉及为复线 即分为上行线和下行线 国家铁路规定列车运行朝着北京方向的线路为上行线 反之为下行线 除了始 终点外 在城轨线路中还必须选择几个重要车站 用于列车折返 铺有折返线 联络线和存车线 专门用于特殊情况下应急使用 它不能属于正线的范畴 可以称之为正线辅助线 17 2 车

5、场线 所谓车场线是指基地用于停车 调车 修车 试车 装卸货物及指定用途的其他各种线路的总称 通常每一条运营线 都必须设有一个基地 用于停运后列车入库 列车检修 试车 调车等作业 以满足连续运营的需要 统称为车场线 18 车场线 试车线 19 3 道岔 两条轨道的交叉衔接部位 用于车辆转线的设备称为道岔 在广义上 线路包括了道岔 在狭义上 线路与道岔是不同类型的设备 道岔也跟线路一样 分为正线道岔和站场道岔两大类 其轨型与衔接处的线路轨型相同 城市地铁的地面正线以60 9型碎石道床的道岔为主 地下和高架正线以60 9型整体道床的道岔为主 车场以50 7和50 9碎石道床的道岔为主 20 单渡线

6、交叉渡线 21 一 线路平面 第二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线路平面由直线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最小曲线半径 地面线 无缝线路 600m 辅助线 车场线 一般地段不小于200m 困难地段不小于150m 地下隧道内 区间正线 300m 22 缓和曲线 作用 1 曲率连续变化 便于车辆遵循 2 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 旅客感觉舒适 缓和曲线 transitioncurve 指的是平面线形中 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 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地铁设计规范 规定 线路平面圆曲线与直线之间应根据曲线半径 超高设置及设计速

7、度等因素设置缓和曲线 3 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 行车更加稳定 4 与圆曲线配合 增加线形美观 23 二 线路纵断面 线路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影 线路纵断面由平道 上下坡道以及设置在变坡点处的竖曲线组成 线路坡度以轨面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述 上坡为正 下坡为负 平坡为零 不同坡段的分界点称为变坡点 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 困难地段可采用35 联络线 出入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40 24 由于区间隧道施工采用盾构法 有条件采用 高站位 低区间 纵断面形式 这种纵断面具有如下优点 1 节省车站工程费用 2 列车进站上坡有利于制动 出站下坡有利加速 节能省电

8、减少隧道温升 这种线型必须在区间线路的最低处设置排水泵房 以排除区间隧道渗漏水和其他积水 25 竖曲线 竖曲线 verticalcurve 在线路纵断面上 以变坡点为交点 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 竖曲线的主要作用 缓和纵向变坡处行车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作用 确保道路纵向行车视距 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地组合 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 车站站台计算长度内和道岔范围内不得设置竖曲线 26 一 限界的基本含义 第三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限界 所谓限界就是运行主体的动轮廓线与周围建筑设备的静轮廓线之间 在空间范围内的安全间隔的警戒线 限界 建筑限界 车辆限界 设备限界 沿线一切建筑物的外轮

9、廓严禁向车辆运行空间方向侵入的安全警戒线 在沿线建筑物上所安装的一切设备 其外轮廓严禁向车辆运行空间方向侵入的安全警戒线 车辆的制造 安装以及工程列车上所装载的施工料具不得向建筑物方向超出的安全警戒线 27 二 限界的计算原则 地铁限界是以地铁车辆的轮廓尺寸和运行的动力性能为基本依据 再综合考虑线路特性 设备安装 施工方法等因素 确定地下构筑物的大小和各种设备的相互间尺寸关系及界限 1 车辆限界 决定因素 1 车辆主要尺寸 2 静态和动态时车辆横向偏移量 3 静态和动态时车辆垂直偏移量 4 静态和动态时车辆偏转角 28 2 设备限界的依据和原则设备限界是在车辆限界的基础上 考虑各种因素在内的安全预留量而确定的 除与行车直接相关的设备 如站台 接触网的滑触线 外 所有按照后的设备均不得侵入设备限界 3 建筑限界的依据和原则建筑限界是在隧道最小横断面有效内轮廓尺寸限界 在建筑限界与设备限界间的空间 应满足安装设备和管线的需要 29 直线地段圆形隧道限界 30 曲线地段圆形隧道限界 31 矩形隧道限界 32 车站限界 33 谢谢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