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6701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卷第卷为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

2、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2 m/s39 m/s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3 m/s3如图1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ABxBC等于()A11B12C13 D14图14据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中国军队2013年将举行近 40场军事演习,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若在某次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 机上跳下,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 的v-t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

3、A.0-10s内空降兵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O-10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来源:学*科*网图2C.10s-15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所受的空气阻力越来 越小D.10s-15s内空降兵处于失重状态5如图3所示,物体B与竖直墙面接触,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均保持静止,则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A2个B3个C4个 D5个图36如图4所示,用轻绳吊一个重为G的小球,欲施一力F使小球在图示位置平衡(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F最小值为Gsin B若力F与绳拉力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必成角C若力F与G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可能成角 D若力F与G大小相等,力F方

4、向与竖直方向可能成2角图47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8如图5所示,质量为M60 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m40 kg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A200 NB280 NC320 N D920 N图59如图6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

5、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者。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图610在动摩擦因数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7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

6、向向左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向右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0图7第卷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1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来源:学+科+网Z+X+X+K(1)图乙中的F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

7、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探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该组同学由实验得出的数据,作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2)下图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根据下图可知,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大题4小题,共45分。解

8、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37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上滑过程中的v图象如图所示,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14(10分)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20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

9、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并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F37BA(取g=10m/s2,sin37=0.6,cos37=0.8)15(12分)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85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停止,问: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16(13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2 m/s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30。现把质量为10 kg的工件

10、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P处,由传送带传送至顶端Q处。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4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g10 m/s2。(1)通过计算说明工件在传送带上做什么运动;(2)求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高三检测物理参考答案一、 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全对4分,部分对2分,有错选0分。 1.B 2.B 3.C 4.BC 5.C 6.ABD 7.ACD 8.B 9.C 10.ABD 二、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1.(1)F (2)B12.(1)B (2)0.20m/s, 0.40m/s2 (误差在0.02范围内均可得分)三、本题共4小题,共45分13.

11、(10分)解:(1)滑块的加速度a=v/t=10m/s2(1分) 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mgsin(2分) 代入数据解得(1分) (2)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2分) 滑块下滑过程中,(2分) 滑块返回底端的速度(2分)BN2Ff1f214(10分) A、B的受力分析如图 N1mAgf1TAN1mBg每图1分对A应用平衡条件 Tsin37=f1=N1 1分 Tcos37+N1=mAg 1分联立、两式可得:N1=1分f1=N1=30N1分对B用平衡条件F=f1+f2 1分N2= N1+mBg 1分f2=N2 1分F =160N 1分15(12分)解析:设B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B,由v2v2ax1

12、分可得:023022(aB)180解得:aB2.5 m/s2 1分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撞,则有:vBtaBt2x0vAt,2分即30t2.5t28510t,整理得t216t6801分由1624680可知t无实数解,即两车不会相撞,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近,2分可得: vAvBaBt1,t18 s。1分此过程中xBvBtaBt160 m1分xAvAt180 m,1分两车的最近距离xx0xAxB5 m。2分16.(13分) 解析(1)工件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共同作用,摩擦力为动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s mgsin ma3分代入数值得:a2.5 m/s22分则其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发生的位移为x1 m0.8 m4m2分可见工件先匀加速运动0.8 m,然后匀速运动3.2 m1分(2)匀加速时,由x1t1得t10.8 s2分匀速上升时t2 s1.6 s2分所以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为tt1t22.4 s1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