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影像检查》课件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446591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影像检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9年《影像检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9年《影像检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9年《影像检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9年《影像检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影像检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影像检查》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像检查 掌握X线常用检查方法及各种X线检查 超声检查前的准备 检查中的配合及注意事项 熟悉各种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常见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学习要求 X线的特性 穿透性 X线波长很短 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能穿透人体 对人体组织器官进行透视和摄影 从而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及病灶 X线的穿透性是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 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较长的肉眼可见荧光 荧光效应是X线透视检查的基础 感光效应 当X线照射到涂有溴化银的胶片后 使它感光而产生潜影 经显影定影处理后 在胶片上形成黑白影像 感光效应是X线摄片检查的基础 电离效应 当X线进入人体发生电离 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改变 这一特点

2、是临床放射治疗的基础 但可使人体遭受损害 因此 进行X线检查时 应注意防护 生物效应 X线穿过机体被吸收时 使机体细胞组织产生抑制 损害甚至坏死等生理和生物学的改变 生物效应是X线治疗学和防护学的基础 X线的特性 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 荧光效应和摄影作用 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 被吸收的程度不同 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 这样 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人体组织结构按密度高低 依次分为骨骼 软组织 包括肌肉 软骨 体液 实质器官等 脂肪和含气组织四大类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人体组织密度与X线阴影的关系表

3、人工对比借助一些密度高的物质 如硫酸钡 碘剂等 或密度低的物质 如空气等 引入被检查器官或周围间隙 人为造成器官和组织的密度差异 使之产生明显对比而显影 称为人工对比 X线检查方法及检查前的准备 常规检查 透视 X线摄影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 软X线摄影等造影检查 透视 透视是利用荧光效应 对被检查部位直接观察 是X线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 优点 方便 经济 快速得出结论 可转动病人的体位 可以多方位动态观察器官 缺点 不能显示细小的病灶 影像欠清晰 且无法留下客观的永久记录 临床应用 肺 心脏大血管 骨骼等 检查前准备 应向病人说明检查的目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 并指导病人检查中需要配合的姿势 病人应脱

4、去检查部位厚层的衣服及影响 线穿透的物品 如发夹 金属饰物 膏药 敷料等 以免影像受到干扰 X线摄片 摄片是利用的感光效应 在胶片上形成黑白影像的检查方法 优点 其对比度 清晰度较好 不受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影响 可作为客观记录保存 便于病人复查时对照 缺点 检查范围受胶片大小的限制 不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改变 临床应用 广泛应用于临床 如胸部 腹部 四肢 头颅 骨盆及脊柱等部位的检查 检查前准备 向病人解释检查的目的 方法 注意事项及指导病人在检查中的配合 腹部摄片前应清洁肠道 创伤病人摄片时 应减少搬动 以免增加组织的损伤 正常男性胸部后前位X线表现 造影检查 造影检查是将造影剂引入缺乏自然对比的

5、器官中或其周围 使之产生明显对比的一种检查方法 造影剂分类高密度造影剂 钡剂主要应用于消化道造影检查 碘剂应用于支气管 心血管 静脉肾盂等部位造影 低密度造影剂 空气 氧气 二氧化碳等 常用于器官腔内及组织间隙内造影 如脑室 椎管 膀胱 膝关节等部位造影 注意 空气 氧气不能注入正在出血的器官 以免发生气栓 造影方法直接引入法 口服引入法 灌肠逆行引入法 体表穿刺进入法等 间接引入法 也称为生理排泄法 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引入体内 通过血液循环 经某一器官排泄 暂时停留在其通道内 使器官显影 如胆囊造影 静脉胆道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等 造影检查前的准备 了解病人有无造影检查的禁忌证 检查前向病人解

6、释检查的目的 方法 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等 腹部脏器造影检查 应做好胃肠道准备 凡需用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 必须提前做碘过敏试验 过敏试验阴性者才能进行造影检查 碘过敏反应判断及处理碘过敏的表现 头晕 面潮红 胸闷 气促 恶心 呕吐 皮疹 重者可有惊厥 喉水肿 肺水肿 周围循环衰竭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等 处理 休息 吸氧 必要时使用脱敏药 重者应立即停止检查并进行抗休克 抗过敏抢救和对症处理 测试题 1 X线的哪种特性对人体有损害作用A 穿透性B 荧光效应C 感光效应D 电离效应E 以上均不是2 人体组织中密度最高的是A 骨骼B 组织C 脂肪D 气体E 体液3 透视检查前的准备以下

7、错误的是A 向病人说明检查的目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B 指导病人检查中做好配合的姿势C 脱去检查部位厚层的衣服D 去除影响 线穿透的物品E 膏药 敷料不必去除 4 硫酸钡主要用于A 支气管造影B 脑室造影C 胆囊造影D 消化道造影E 静脉肾盂造影5 下列X线检查方法属于常规检查的是A 透视 摄片B 体层摄影C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D 磁共振E 造影检查6 X线透视的优点不包括A 经济简便B 可随意变动病人体位C 可作复查时前后比较D 能及时得出诊断性结论E 可观察器官的运动功能 测试题 正常男性胸部后前位X线表现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渗出病变X线表现为密度稍高 均匀的云絮状阴影 边缘模糊不

8、清 常见于各种急性肺炎 渗出性肺结核等 肺部钙化灶X线表现 形状不一的斑点状 团块或球影 密度高 边缘锐利 常见疾病 肺结核病灶愈合后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钙化增殖性肺结核 肺气肿X线表现 两肺野透明度增加 肺纹理稀疏 变细 变直 双侧横膈低 肋间隙增宽 心影狭长呈垂位心 常见病因 老年人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及尘肺等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左侧气胸 气胸X线表现 肺组织被压向肺门 胸腔上部或外侧肺纹理消失呈透亮区 纵隔向健侧移位 患侧膈下移 肋间隙变宽 常见病因 胸壁外伤 胸部手术 严重肺气肿等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少量积液 患侧肋膈角变钝 能随呼吸或体位改变

9、而移动 中等量积液 胸腔下部呈均匀致密阴影 上缘呈外高内低的斜形弧线 大量积液 患侧胸腔广泛呈均匀致密影 肋间增宽 纵隔向健侧移位 常见病因 胸膜病变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胸腔积液 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左肋膈角变钝 少量积液 患侧肋膈角变钝 能随呼吸或体位改变而移动 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大量积液 患侧胸腔广泛呈均匀致密影 肋间增宽 纵隔向健侧移位 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二尖瓣型心 梨形心 X线表现 心腰部饱满或突出 左心缘下段圆隆 右心缘下段较膨隆 心影外观呈梨形 常见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 主动脉型心 靴形心 X线表现 主动脉结突出 心腰凹陷 心左缘下段向左 向下 向后

10、膨凸 心影呈靴形 称靴形心 常见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 主动脉瓣膜病变 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普大型心 烧瓶心 X线表现 心脏向双侧对称扩展 横径增宽 常见病因 心肌炎 心包积液 全心功能不全 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充盈缺损 病变向消化管腔内突出使局部不能被造影剂充盈而形成缺损 良性病变边缘光滑整齐 恶性病变边缘不规则 常见于消化道肿瘤 龛影 胃壁局限溃烂形成缺损性凹陷被钡剂充盈后显示的影像称龛影 是溃疡性病变的直接X线征象 胃良性溃疡X线表现 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 密度均匀 边缘光滑整齐 底部平 突出胃轮廓外 无充盈缺损 其周围有一圈由粘膜水肿所致的透

11、明带 常见病因 消化性溃疡 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 1 X线检查时密度最高的人体组织是A 实质器官B 脂肪C 骨骼D 神经E 肌肉2 有关X线摄片前的准备 方法错误的一项是A 胸部摄片时须屏气B 充分暴露检查的部位C 急腹症摄片前应清洁肠道D 外伤病人摄片时减少搬动E 危重病人摄片时须有临床医护人员监护 测试题 3 属生理排泄的造影检查是A 消化道钡餐造影B 胆囊造影C 子宫输卵管造影D 心血管造影E 支气管碘油造影4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为A 肺野透亮度增加B 肋间隙狭窄C 肺纹理增多D 双侧膈提高E 肺组织密度增高 一 CT的概念二 CT检查方法及护理三 CT的优越性与不足四

12、常用CT检查报告 CT检查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computedtomography 简称CT 是电子计算机和X线结合的一项技术 CT能提供高密度分辨率的人体断面图像 而且是数字化图像 便于计算机存储和传输 其诊断价值高于普通X线 且无痛苦 无创伤 临床应用广泛 CT成像 CT成像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受检部位的组织进行扫描 X线束穿过人体受检部位时被组织吸收而衰减 探测器组合收集衰减后的X线信号 并将这种模拟人体组织结构密度的X线信号经模拟 数字转换器 转变为模拟人体组织结构密度的数字信号 输入计算机中 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以矩阵形式存储在磁盘中 再经数字 模拟转换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灰阶模拟断

13、面图像 也可拍成照片或以数据的形式录入磁带 光盘永久保存 CT图像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 灰度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同X线的图像一样 黑影表示低吸收区 即低密度区 如肺组织 白影表示高吸收区 即高密度区 如骨骼 CT常用检查方法及处理 平扫增强扫描 平扫 一般做横断面扫描层厚1mm 10mm注意事项 去除被检查部位的体表异物 腹盆腔扫描应空腹 以免接近软组织密度的粪便影响观察 另可口服2 3 泛影葡胺800ml 20 30min后扫描 增强扫描 指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 用以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 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 通过增强扫描 更有利于对病变做出定位 定性诊断 注

14、射对比剂前根据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CT的优越性与不足 无影像重叠 和X线图像不同 CT图像上已经去除了其他组织结构的重叠影 提供受检查的组织器官和病灶内部解剖细节 密度分辨率高 CT可以把组织间微小密度差异以不同的灰阶显现在图像上 3 多方位重建 CT可以利用软件对已经扫描好的断面图像重建出多方位三维图像 4 CT导向下穿刺活检 利用CT扫描来定位进行组织穿刺活检 定位准确 穿刺安全可靠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原发性肝癌 一 概述二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三 MRI检查的护理 磁共振成像检查 MRI 磁共振成像 MRI 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技术 在临床应用中 许多方面优于

15、CT 它具有无电离辐射性 放射线 损害 无骨性伪影 能多方向 横断 冠状 矢状切面等 和多参数成像 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 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因而被誉为医学影像领域中继X线和CT后的又一重大发展 X线片与磁共振图像比较 MRI的临床应用 MRI检查的适应证MRI检查的禁忌证 1 神经系统 MRI对脑干 幕下区 枕骨大孔区 脊髓与椎间盘的显示明显优于CT 2 纵隔 MRI易于观察纵隔肿瘤 对肺门淋巴结与中心型肺癌的诊断帮助较大 3 心脏大血管 MRI可无创性显示大血管的形态与动力情况 4 骨和关节 MRI对骨肿瘤造成的软组织肿块观察理想 肿瘤与血管 神经束之间的关系清楚

16、但对病灶的钙化 骨化 骨皮质的破坏及骨膜反应等不如X线片及CT 5 骨髓 MRI对侵及骨髓的病变能清楚显示 6 其他 如颈部 乳腺 腹部与盆部器官有显著价值 如肝 肾 膀胱 前列腺 子宫 胃肠方面受到限制 1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2 手术后体内动脉夹存留者 3 体内有铁磁性异物如弹片 眼内金属异物等存留者 4 换有人工心脏金属瓣膜者 5 有金属假肢 金属关节者 6 体内置有胰岛素泵或神经刺激器者 7 妊娠3个月以内者 8 危重病人必须检查时 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并做好抢救准备 禁忌症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指利用超声波的指向性 反射 折射和散射 吸收与衰减 多普勒效应及非线性传播等物理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对超声反射不同的原理 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 物理特性和功能状态及病变情况作出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 操作简便 无创伤 无痛苦 可多次重复检查 能及时获得结果 无禁忌证和放射性损伤等优点 其应用广泛 是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声检查特点 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A型诊断法 已被B超诊断法所代替 B型诊断法 又称灰度调制型 B型诊断法图像直观 形象 可清晰显示脏器的外形 内部结构及血管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