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46519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考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考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考试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豆在线文档分享平台(http:/)九江市同文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段II考试试卷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适用于任何电场B由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可知,当r0时,E无穷大C由公式B =可知,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若不受磁场力,则说明此处一定无磁场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置于该处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15我国于今年10月1日成功发射了月球

2、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几天时间内,地面控制中心对其实施几次调整,使“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逐渐减小。在这个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力逐渐减小B“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线速度逐渐减小C“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逐渐减小D“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角速度逐渐减小16实验桌上放着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形十分相似,现将多用表转换开关拔到R100档,分别测它们的正反电阻加以鉴别:测甲元件时,R正=R反=0.5k,测乙元件时,R正=0.5 k,R反=100 k,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

3、到0.5 k,接着读数逐渐增加,最后停在100 k上,则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A. 电容器、电阻、二极管B. 电阻、电容器、二极管C. 电阻、二极管、电容器D. 二极管、电阻、电容器17在图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向b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B. 电容器C两端电压减小C. 电容器C上所带的电量增加D. 电源两端的电压增大P/WI/AO8412abc18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上,如右图中的a、b、c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B电源电动势为8

4、VC电源内阻为2D当电流为0.5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甲乙OxhOBCvtDA19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由静止释放,落在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曲线,BCD是平滑的曲线。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Ox,则关于A、B、C、D各点对应的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x及所对应的加速度a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A=h,aA=0 BxB=h+,aB= 0CxC=h+2,aC= g DxD=h+2,aDg2

5、0如图所示,一粒子源位于一边长为的正三角形ABC的中心O处,可以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出速度大小为v、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整个三角形位于垂直于ABC的匀强磁场中,若使任意方向射出的带电粒子均不能射出三角形区域,则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为A B C DabP-+21如图,带电平行金属板中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带电小球从光滑绝缘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1/4圆弧轨道从端点P(切线水平)进入板间后恰好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现使带电小球从比a点稍低的b点由静止滑下,在经过P点进入板间的运动过程中A带电小球的动能将会增大 B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将会增大C带电

6、小球所受洛伦兹力将会减小 D带电小球所受电场力将会增大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橡皮筋所做的功可根据公式:W=FL算出.B .进行试验时,必须先平衡摩擦力.C .分析正确实验所打出来的纸带可判断出:小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D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W v2 23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甲所示,变长为a此金属管

7、线长l约30,电阻约10。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因管内中空部分截面积形状不规则,无法直接测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中空部分的截面积。 现已提供有如下器材: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V(3V,6K)、蓄电池E(6V,0.05)、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1)上列器材中,还缺少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现提供以下一些器材供选择,请选出合适的器材A电流表A1(600mA, 内阻约1.0) B电流表A2(3A,内阻约0.1) C滑动变阻器R1(2K,0.5A) D滑动变阻器R2(10,2A)(2)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要求尽可能测出多组有关数值,并把图乙的实物连成实际测量电路,

8、 (3)写出金属管线内部空间截面积的表达式 。(电压和电流分别用U和I表示)24.(14分)如图所示电路中,R1=3,R2=6,R3=1.5,C=20F,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2W,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稳定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4W,求:(1)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S1、S2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3)当S1闭合,分别计算在S2闭合与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各为多少?bxyOm,qv03025. (18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从O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粒子飞出磁场

9、区域后,从点b处穿过x轴,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粒子的重力不计,试求:(1)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b到O的距离. (二)选考题:共45分。物理、化学、生物各有一道大题,本次考试做以下三大题。33物理选修35(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衰变方程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轻核聚变C大量的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只能够发出6条谱线D粒子散射实验证实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2)(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长为L,木板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B,中点为O,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并以v0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若把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

10、为质点)置于木板的B端,小木块的初速度为零,最终小木块随木板一起运动。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LOMmv0AB小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运动的速度;从小木块放上木板到它与木板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取何值才能使木块最终相对于木板静止于O点。九江市同文中学高三理综阶段二考试试卷(20101216)物理答案14 A 15 C 16C. 17CD 18ACD 19BC20D21AB22BD (4分)23(1)AD(各1分,共2分)(2)电路及实际测量电路如图所示(3+3分。画成限流连接、其它无错的各扣1分)(3)(3分)24.(14分)

11、(1)(6分)4V,0.5 (2)(4分)3.5W (3)(4分)0 , 610-5C25. (18分)解:(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bxyORv060l (3分) 其转动半径为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连接粒子在磁场区入射点和出射点得弦长为: (3分) 要使圆形匀强磁场区域面积最小,其半径刚好为l的一半,即: (2分) 其面积为 (2分) (2) (4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200,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转动周期的, (3) (4分)带电粒子从O处进入磁场,转过1200后离开磁场,再做直线运动从b点射出时ob距离: 33、物理选修35(15分)(1)B (5分)LOMmv0AB(2)(10分)解:小木块在木板上滑动直至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设相对静止时共同速度为,则 (2分)解得 (1分)(其他方法正确也给分)从小木块放上木板到它与木板相对静止的过程中,设木板运动的位移为,对木板应用动能定理 (1分)又因为 (1分)解得 (1分)设小木块恰好相对静止在O点,对系统由能量守恒和功能关系可得: (2分)由、三个方程解得 = 所以要使木块m最终滑动到O点,=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