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_开题报告_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与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46390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_开题报告_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_开题报告_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_开题报告_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_开题报告_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_开题报告_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_开题报告_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_开题报告_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图像压缩算法的研究课 题 类 型: 论文学 生 姓 名: 吕建辉 学 号: 093410130专 业 班 级: 0934101系 别: 电气系指 导 教 师: 石磊开 题 时 间: 2014年3月 2014 年 04 月 10日一、毕业设计容及研究意义设计的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容是图像压缩技术。具体框架是首先介绍了图像压缩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相关压缩方法分类等理论知识,并且说明了对图像进行压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针对目前图像压缩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小波变换,并以其为基础来进行数字图像的压缩处理,这也许会成为图像数据压缩的主要技术之一。接着又根据

2、相关知识编写了一些简单的图像处理程序,对前面的理论进行试验、分析、论证。最后,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发现自身研究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意义:图像信息给人们以直观、生动的形象,正成为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字图像具有极大的数据量,在目前的计算机系统的条件下,要想实时处理,若图像信息不经过压缩,则会占用信道宽,是传输成本变得昂贵,传输速率变慢。这对图像存储、传输及使用都非常不利,同时也阻碍了人们对图像的有效获取和使用。另外,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图像压缩技术在通信系统和多媒体系统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在我们的学习、生产、生活以及国防事物中等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为此,人们给予

3、了图像压缩技术广泛的关注,如何用尽量少的数据量来表示图像信息,即对图像进行压缩,越来越成为图像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二、毕业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现状:第一代图像压缩编码的研究工作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电视信号数字后开始的,至今己有6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基于信息论的编码方法,压缩比小。1966年J.B.Neal对比分析了差分编码调制(DPCM)和脉冲编码调制(PCM)并提出了用于电视的实验数据,1969行了线性预测编码的实际实验。同年举行首届图像编码会(PictureCodiSymP0sium),在这次会议之后,图像压缩编码算法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由于DCT压缩算法具有编码效果较好、运算复

4、杂度适中等优点,目前己经成为国际图像编准(JPEG)的核心算法。为了克服第一代图像压缩编码存在的压缩比小、图像复原质量不理想等1985年Kunt等人充分利用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第二代图像压缩编码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相继提出了在多分辨率下表示图像的方案,主要方子带压缩编码、金字塔压缩编码等。这些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有如下优点:多分辨率的信号表示有利于图形信号的渐输,不同分辨率的信号占用不同的频带,便于引入视觉特性。1987年,Mallat次巧妙地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多尺度分析思想引入到小波变换中,统一了在之前各种小波的构造方法之后,他又研究了小波变换的离散形式,并将相应的法应用于图像的分

5、解与重构中,为随后的小波图像压缩编码奠定了理论基础。1988年Barnsly和S1an共同提出了分形图像编码压缩方案,之后,各国学者提出各种各样的改进方法,从而掀起了分形图像编码的新高潮。但由于在分形压缩编码过程中,运算量大,从而造成编码时间过长,且提高压缩比同减小失真度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从而局限了它的实用性。上个世纪90年代后,又取得了一系列图像压缩编码研究的阶段性新成果,基于零树的编码法首先由A.5.Lewis和G.Knoes提出,其特点是根据小波系数在同方向子带中的相似性,即若一个小波系数较小,则很可能高一级(频率更高)同方向子带中相应位置的小波系数也较小,利用一种称为小波树的树形结构

6、来组织小波系数,使其能方便地去除频域和空间域中的相关性。接着Shapir结合比特平面编码方法设计了更好的零树编码方法,Shapri提出的嵌入式零树小波算法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方法,它有效地利用了小波系数的特性,实现了图像的可分级编码,但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过高的弱点。目前,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已成为图像压缩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方向,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技术正逐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其中小波变换己被JPEG-2000国际标准采用。发展趋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当中,图像压缩技术将会非常的重要。从国际数据压缩技术的

7、发展尤其是MPEG的发展可以看出,基于容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是未来编码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能满足进一步获得更大的图像数据压缩比的要求,而且能够实现人机对话的功能。另外,任意形状物体的模型建立的关键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严重影响其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图像编码将朝着多模式和跨模式的方向发展。通过元数据进行编码也是今后编码的发展方向。元数据是指详细的描述音/视频信息的基本元素,利用元数据来描述音视频对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编码,因为此时编码的对象是图像的一种描述而不再是图像本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进一步提高压缩比,提高码流的附属功能(码流容的可访问性、抗误码能力、可伸缩性等)也将是未来的编码的两个发展方向。三、

8、毕业设计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1、研究方案此次论文撰写拟从图像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出发,阐述本课题的研究义,然后简单介绍了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各章的容编排做了说明。接下来对数字图像压缩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现今国外对于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开始,进而系统并简明的述说图像压缩理论知识。紧接着将对为何要选用小波变换为基础,来进行数字图像的压缩处理进行具体且详细的论述,并且介绍了小波变换对静止的图像进行编码的技术,阐述了Matlab算法,最后附上相关程序,通过实验来验证本论文所选方法的优越性。最后是对此次论文的总结。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介绍图像及图像压缩的相关知

9、识,弄清楚图像定义、基本概念及压缩编码的基本过程,并且重点讨论几种传统的、在图像压缩中被广泛采用的编码方法及其基本原理。(2)、通过分析比较小波变换和传统变换方法,发现小波变换在图像压缩技术领域的优越性。同时,从小波基的选择、原始信号的边界延拓、小波系数的量化、熵编码、小波分解/重构级数来逐步分析小波编码的基本思想、理论。(3)、量化和编码间的关系是小波变换压缩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中将用EZW与SPIHT算法来处理这种关系,即研究该算法的主要思想、实现步骤,并阐述、编写基于Matlab软件的相关程序,通过程序的运行来验证所用方法的优越性。2、重点和难点此次论文的重难点是,对为何要选用小波变换为基

10、础,来进行数字图像的压缩处理进行:(1)要介绍小波变换的背景及基本理论、函数,其中包括对于传统变换方法的局限性(对瞬态和局部信号分量的分析、时频和空频局部化)的论述,小波变换的分类及其它;(2)分析小波参数的选择及其对图像压缩前后的质量的影响,以及怎样利用小波系数的分布特点和小波图像特点,对系数进行组织和编码,实现数字图像的压缩;(3)介绍两种经典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即EZW算法和SPIHT算法,并研究其主要思想、具体实现步骤,同时,认真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点和缺点试图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后阐述了Matlab算法,利用小波变换理论进行相关程序的编写,通过实验来验证所选方法的优越性。3

11、、工作计划学生吕建辉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起止日期(日/月)周次 容 进 程备 注3.01-3.071接受设计的课题,查找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3.08-3.142熟悉设计的课题,查阅、整理参考文献和资料3.15-3.213学习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3.22-3.284理清思路,撰写开题报告3.29-4.045开题答辩,对设计课题的容作初步论证4.05-4.116容论证,容改进,容定稿4.12-4.187对小波变换进行研究学习4.19-4.258对小波变换进行研究学习4.26-5.029对各种图像压缩方法研究学习5.03-5.0910比较各种图像压缩方法的优缺点5.10-5.1611熟悉毕业论文格式、撰

12、写论文初稿5.17-5.2312撰写论文初稿5.24-5.3013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5.31-6.0614自我修改毕业论文6.07-6.1315自我修改毕业论文6.14-6.2016根据老师指导,改善不足之处,总体完善6.21-6.2717完成论文终稿,提交论文终稿6.28-7.0418准备好自述讲稿,打印,参加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 阮秋琦. 数字图像处理学M. : 电子工业, 20012 荣椿. 数字图像处理导论M. : 西北工业大学, 19993 K.R.Castleman. 数字图像处理M. : 电子工业, 20024 钟诚.小波变换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25

13、玉华.小波变换与工程应用M.:科学,19996 余松煌,文军.军等著.现代图像信息压缩技术M .科学,19987 丹.信息论与编码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8 黄贤武.数字图像处理与压缩编码技术M .:电子科技大学,2009 榴梯,明奇.党长民等著.实用数字图像处理M .理工大学出社,1998.10 马平.数字图像处理和压缩M.电子工业,200711 显东,在铭,军等著.图像压缩标准研究的发展与前景M.中国工程物研究院信息与电子工程,2003.12.12 太怡,吴晓芸,双腾等著.基于JPEG国际标准的图像压缩方法的研究J .大学学报,1994,17(5)13 AnalogDeviees.A

14、DV-JP2000JPEG2000Co-ProeessorJ.PreliminaryTeehniealData,2001.14 TAYLOR W F. The Geometry of Computer GraphicsM. Wadsworth Inc, 199215 A.J.Patti, M.I.Sezan A.M.Tekalp. Superresolution Video Reconstruction with Arbitrary Sampling Lattices and Nonzero Aperture Time. IEEE Trans, 199716 Elad M Feuer A. R

15、estoration of a Single Superresolution Image from Several Blurred Noisy and Undersampled Measured Images. IEEE Trans, 199717 J.K.Paik, A.K.Katsaggelos. Iamge restoration using a modified Hopfield network.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1992 18 闫阳,正炳.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J.现代电子技术,2005,28(3)19 王晓辉,朱光喜,朱耀庭.图像的一种分形特性表示法及其应用J.电子学报,1997,25(l0)20 练华,宋宝瑞.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图像编码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