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5028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 补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熟读并背诵全文。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学法指导:自主、朗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他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二、

2、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刘子骥( )诣太守( )2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作者:陶渊明,名 字 。 (朝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 ,别号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代表作有 。作品:桃花源记选自 ,是陶渊明所作的 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 ”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3古今异义词:鲜美:古义: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3、。交通:古义: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三:问题导学。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 第二部分(第23节): 第三部分(第45节): 2.理解课文句子含义: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