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4440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学分认定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

2、、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

3、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

4、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

5、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6、,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聪明的读者也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B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

7、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

8、,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

9、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

10、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 B. 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 C. 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 D. 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5下列对文

11、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进士”,唐代称参加礼部考试的人,明清两代称殿试被录取的人。 B . “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进入仕途,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乞骸骨”指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 C . “出”,古代指京官外调;“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古代帝王去世称为“驾崩”。 D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主管某部门的官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庞籍不畏权贵。庞籍担任殿中侍御史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 烧掉垂帘礼仪制度。 B.庞籍长于吏事。仁宗执政初期,庞籍

12、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 防止朋党。 C.庞籍治军有方。戍兵纪律严明,驻守军队十万人分散驻扎在城中,没有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野利旺荣带李文贵的书信是投诚欺骗。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l)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5分) 译文:_。 (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5分) 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阁夜 杜 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

13、寥。8.此诗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5分)9.此诗蕴含着诗人哪些感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在滕王阁序中,“ ,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3)在陈情表最后,李密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25分)一盆兰花季明老安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山民。老安住在大山里,几间石墙、瓦顶的小屋,屋后是绿浪翻滚的千顷竹海,屋前

14、是一池水波荡漾的山间湖泊、竹海的绿浪跌印在湖泊里,把清可见底的湖水染成一池温润的碧玉。老安非常爱这峰青水秀的大山。老安也爱花,每当上山采药时,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围成的小院里, 有杜鹃、茶花、迎春、野玫瑰、山百合最多的是兰花,老安栽了二十多盆的兰花。因此,一到春天,老安院子里的花,就开得姹紫嫣红,芳香四溢。这年春天,省城一位画家到山里写生,路过老安的家时,眼睛倏地被满院五彩缤纷的花点亮,背着画夹,推开篱笆门,走了进去。画家陶醉在花香扑鼻的世界里。“你也喜欢花? ”正在侍弄花草的老安问。“是呵,尤其喜爱兰花呢! ”画家在那二十多盆兰花前蹲下来,很夸张地吸吸鼻子,仿佛要把花香全都吸进腹中。兰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