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资料教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44383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资料教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摘 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3 - 6 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都明确强调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中”,而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最好的体现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重视。而在以主题课程为依托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探索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策略 ,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设计与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通过此策略的运用改变教师对区域活动敷衍了事的态度和组织区域活动时散漫随意的现状,提高教师设计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让孩子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区域活动中,获得快乐,促进发展。关 键 词: 主题活动 区域活动 设计与组织策略 一

2、、根据主题,设计区域活动内容1.根据主题需要,设计区域类型。我园一直以来都使用着主题课程,在主题课程中,一般都采用集体式教学模式来跟进主题。而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区域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主题课程,关注主题目标下区域的设置、环境的创设,更能促使幼儿自主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区域活动内容,包括区域活动的数量、种类、形式等,并预先设定好的区域活动目标。随着各种主题不断开展,区域活动的种类和形式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其中大多数是教学活动的延伸,还有的是通过幼儿的独立创造,新建构的。这些区域的产生,与主题相辅相成,促进了主题活动的更好开

3、展,幼儿也通过区域活动更好地认识了主题的内容。而且,在相同的年龄班,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对主题活动的理解,设计不同的区域活动内容,所开设的的区域活动类型和数量都会各有差异。就拿中班小小班表演家这一主题为例,中一班教师在这一主题中设计了主题展示区、快乐书吧、图书医院、小小美工园、科学区、欢乐时光节共六个区域;中二班教师设计的是欢歌KTV、贝贝舞蹈室、靓靓造型屋、表演梦工场、梦想T 台秀五 个区域。在这些不同的区域活动设计中,很大一部分是根 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和丰富延伸主题教学活动,还有一部分 就是结合本班幼儿对本主题的兴趣点和近期出现的一些现 象来进行设计。比如,中一班设计了快乐

4、书吧的同时也设 计了图书医院,就是结合当下班级中出现的图书损坏现象 严重而开设的。 2.根据区域内容,设计区域环境区域环境的创设要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具体的教育内容,要求及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来进行,应一切从幼儿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因此,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主题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地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首先,我们在区域活动环境的设置上创设上,每个活动区分别用低矮玩具隔开,避免互相干扰。如 :如将室内空间用软垫、柜子等划分为几个区域,保证幼儿参

5、与不拥挤,各个区域活动不冲突,将桌椅放于区域当中,使幼儿可以方便地拿取材料操作。还根据每个活动区特点,选择安排适宜的位置如闹区 (扮演区、音乐区 )与安静区 (美工区、图书区)要分开摆放,各区交通要保持畅通无阻。其次,在每个区设立标记。如:在区域架子上与操作材料上设立标记,便于幼儿取放和收拾操作材料,如 娃娃家,标记为脚印,幼儿入区后把鞋放在脚印上,脚印占完则不能进入该区。其实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常规培养。以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幼儿从中理解了“轮流、等待、分享、谦让”等特点。再次

6、,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心理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让无生命的物质环境变成“会说话的活环境”,我们的墙面上呈现的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东西。让墙面活起来,让墙面会说话,这无形中让墙面变成幼儿的一种教育方式 。比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影响。我们就将娃娃家创设为家的氛围,在娃娃家的

7、附近的墙面上设置窗帘,挂上钟表等,地面上有小床,布娃娃,桌椅等 。幼儿即参与了游戏又将幼儿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其次,幼儿是有着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在区域创设中,我们时刻关注到幼儿的个体需求,为幼儿搭建适合其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幼儿展示、表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有意义的环境是能够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获取有益经验的,是充分展示幼儿经验、想法、表达、表现的,是不断与幼儿“对话”的,促进幼儿发展的看不见的教育力量。二、根据区域活动方案,组织实施活动 1. 介绍区域内容,幼儿自主选区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主角,面对自己喜欢和符合自身特点的区域活动,会表现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教师在组织实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从

8、进区活动开始,就充分尊重了孩子的这种自主性。一般情况下,幼儿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活动区进行活动,但在新主题开始的第一次区域活动中,教师会先介绍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让幼儿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及一些特殊的要求后再让幼儿自主进区。或者是当更换了新材料时,教师也会对新更换的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后幼儿才开始自由的进区活动。2. 观察幼儿活动,适时介入指导观察幼儿的活动是教师指导和介入区域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但观察也绝非是对相关信息或资料的收集,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生成教育意义,便于接下来采取相应的应对性教育策略。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需要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依据,要教育好儿童,必须首先了解

9、儿童,而观察幼儿是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观察时要注意做到静心、细心与耐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搅幼儿自然的行为过程,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的有意义信息和其发生的时间、背景等,根据需要作一定的记录;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费时间,观察有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那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观察什么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首先,要观察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个体状况。为了获取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情况及进展,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活动内容、方式与水平的现状,分析和之前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有什么关系?或者幼儿当天的游戏水平和之前有无进展;幼儿活动中那

10、些经验有待完善、丰富和深化。如大班主题鸟儿的家中,在建构区幼儿用各种材料搭建鸟巢,吴尚荣小朋友是用积木搭建,每次都是从底部开始平行的垒高。当老师观察到孩子的这种建构方式在几次区域活动中都没有改进和提升时,教师就开始分析幼儿的个体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指导,以推进幼儿的活动。其次,要观察幼儿间的互动情况。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仅与教师和环境产生互动关系,而且幼儿间也发生着各种互动交流,有益于幼儿的自我成长。观察同一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是否产生互动,互动的情况怎样,分析这种互动情况对幼儿的互动内容、方式与水平产生了那些影响。计划下一步如何改进幼儿的区域活动,就如上面的案例中,在建构区,另外一个朱颖小

11、朋友虽爱学习,但在建构圆形鸟巢时仍然感到困难,一旁的余昊 便善意指出她的错误并要直接帮她插,而朱颖却执意要自己来,热心的余昊 只好不时地提醒他。这时教师是关注但不介入。因为幼儿间由于彼此间的平等地位关系容易使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幼儿既随意又保持着自己的立场,而且幼儿间交流所用的语言是彼此间最能理解的语言。幼儿间的互动不仅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起到了一种支持的作用,还助长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再次,要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情况。教师主要要观察材料的难度及幼儿对材料的掌握情况,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之间材料的关系,即材料是否丰富、是否有层次 性?幼儿是否有参与的空间?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如何调整。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