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副本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44171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副本(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 前言(二) 实习路线、观察容(三) 地层与地质构造(四) 外力地质现象与不良地质现象(五) 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n 前言l 地理气候:略阳县位于岭南麓,海拔高度约为14001500米,山脉主要走向呈东西延展。嘉陵江由北向南,大体与本区东西向的构造垂直,河面狭窄,谷坡陡峻,成峡谷地形在这里嘉陵江有两条支流:一为八渡河,二为东渡河。气候属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3.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素有“泰蜀襟带”之称。l 历史:略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即有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迄今已有2100年建县历史,曾用名沮县、兴州

2、,武兴、汉曲、顺政,宋开禧三年(公元1206年)改为略阳。“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阳”而得名,沿用至今。l 交通:县境交通方便,宝成铁路纵贯南北,勉康公路横穿东西,县乡公路四通八达;电信通讯设施先进,大大方便了同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往。l 自然资源:略阳堪称“富山盛矿”。全县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银、镍、铜、铁、铅、锌、锰、硫铁矿、磷矿、滑石等33种,矿体和矿点143处。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65科1150多种。国家挂牌收购的有172种。有用材林近75万亩,活立林总储量650万立方米l 经济:全县工矿企业122个,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电力、黄金、食品、建材和农、林

3、、特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有略阳钢铁厂、汉钢家坝铁矿、略阳发电厂、宝嘉磷化工集团略阳分厂、略阳磷化工总厂、何家岩磷矿、煎茶岭镍金矿、家山金矿、铧厂沟金矿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生铁、钢材、磷肥、黄金、普通水泥、低热微膨胀水泥、铸铁管、铸石托辊、石棉瓦、硫铁矿、硫酸、服装、杜仲胶、杜仲油、食品等。2001年全县国生产总值达到8288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390万元。旅游:县城南3.5公里,有被誉为“小碑林”之称的灵岩寺。该寺倚天然溶洞而建,洞临嘉陵江而立。人文景观融合自然景观为一体。寺楼台错落、红框飞檐、绚丽多彩。n 实习路线、观察容1、第一天观察路线:略阳灵岩寺南观察线观察容:勉略断层,略阳灰岩,

4、节理与裂隙,崩塌,不整合,灵岩寺向斜,嘉陵江“V型”河道2、第二天观察路线:略阳吴家营观察容:吴家营断层,千枚岩,片岩,八度河“U型”河道,碎落,电厂滑坡3、第三天观察路线:略阳七里店观察线观察容:平卧褶曲,坡基层,冲击层,蛇形曲线,单斜构造n 地层与地质构造 地层,略阳地区属岭古生地槽区,本区分布的主要岩层都是在古生代形成的。其中下古生代整套岩层变质程度很深,未作进一步划分,统称为下古代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略阳城北至高家峡一带。下石炭纪的略阳灰岩主要分布于略阳城南至灵岩寺、峡门子一带。中石炭纪千枚岩仅在城北吴家营一带初露。第四纪堆积物以冲击物、坡积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河谷及两岸斜坡一带。a)

5、下古生界变质岩系()i. 千枚岩:多由粘土岩变质而成。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灰色,丝绢光泽,千枚状构造。易裂开成薄片,因岩性松软,经长期剥蚀在千枚岩分布地带多呈现出浑圆地形。千枚岩的地质松软,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差,容易风化剥落,沿片理倾向容易产生塌落。ii. 绿色石英片岩:绿色、成分有绿泥石、石英、绢云母等,片理清晰,因有石英所以比较坚硬。i. 薄层石灰岩:简称灰岩,矿物成分主要以方解石为主,其次含有少量的白云母和粘土物质,深灰至黑色,层厚一般在210厘米,与千枚岩、石英片岩呈互层,有变质现象。由纯化学作用生成的具有结晶结构,但结晶极细,经重结晶作用即可形成结晶比较明显的结晶灰岩

6、,由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残骸。b) 下石炭系略阳灰岩():灰色、深灰色至灰黑色,多为厚层,结晶质,晶粒粗细不一,构造裂隙发育,多为方解石填充。局部地段分布有珊瑚化石,夹有灰白色的白云岩,岩性坚脆,多形成陡峭峡谷。c) 中石炭系略阳灰石():灰色,石英、绢云母千枚岩夹灰质及灰质千枚岩,局部地段出露有板岩。d) 第四系松散冲积层()与坡积层(()l 地质罗盘的使用测走向时,先将罗盘上平行于刻度盘南北方向的长边贴于层面,然后放平,使圆水准泡居中,这时指北针所指刻度盘的读数,就是岩层走向的方位。走向线两端的延伸方向均是岩层的走向。走向线两端的延伸方向均是岩层的走向。2. 岩层倾向

7、的测定是将罗盘上平行于刻度盘东西方向的短边与走向线平行,同时将罗盘的北端指向岩层的倾向方向,调整水平,是水准泡居中,这时指北针所指的读数就是岩层倾向的方位,倾向只有一个方向。3. 倾角的测量,将罗盘上平行刻度盘南北方向的长边竖直贴在倾斜线上,紧贴层面使上面与岩层走向垂直,转动罗盘背面的倾斜器,使长管水泡居中后,倾角指示针所指刻度盘读数就是岩石的倾角。l 岩层层面和解理面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光滑平面就叫解理面。而层面比解理面围广,没有解理面平整。 解理面与层面 地层接触关系 1、 中石炭系(C2)与下石炭系(C1)在吴家营处呈断层接触。2、下石炭系(C1

8、)与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在高家峡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3、下古生界变质岩系(C1)与下石炭系(PZ1)于略阳城南呈断层接触。4、下石炭系(C1)与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在灵岩寺南呈角度不整合接触5、水平构造与倾斜构造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其形成时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形成近似于 水平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由于地壳运动使原始的岩层发生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夹角的岩层为倾斜构造6褶皱构造: 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基本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 1按褶皱横剖面形态分类:直立褶皱:轴面直立

9、,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倾斜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平卧褶皱:轴面近水平,两翼岩层近水平,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2按褶皱纵剖面形态分类:水平褶皱:枢纽近水平,呈直线状延伸较远,两翼岩层界行。倾状褶皱: 枢纽向一端倾斜,另一端昂起,两翼岩层界线不平行,在倾伏端交汇成封闭弯曲线。3按两翼变形程度分类:宽缓褶皱 紧闭褶皱蛇形褶皱 平卧褶皱倒转褶皱 宽缓褶皱 地质构造在大构造上本区属于岭加里东复背斜褶皱带。出露的主要构造有略阳大背斜以及处于背斜不同部位的高角度断裂构造,构造线方向呈东西向延伸。简述如下:l 略阳大背

10、斜背斜是两翼岩层倾向相背的褶皱。背斜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岩层向上隆起,它的岩层以褶皱轴为中心向两翼倾斜,当地面剥蚀而露出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时,较老的岩层出现在褶皱的中心。向斜是两翼岩层倾斜相对的褶皱。与背斜 相反。l 断层岩石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构造,称为断层。断层规模大小不一,小有几米,大有上千公里,相对位移从几厘米到几十公里。断层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l 略阳大断层位于略阳城南嘉陵江与八渡河汇流处,断层走向近似为东西走向倾向NW350倾角75。出露下古生界变质岩系的一侧为上盘,出露下石炭系略阳灰岩的一侧为下盘。上盘下古生界千枚岩超复在下石炭系略阳灰岩之上,故为逆断层。因为下盘为灰岩,

11、比较坚硬,此桥的基础放在了下盘上,所以此桥与断层的走向小角度对其稳定影响不大。从此图可以看到断层出现的地方地形发生了突变,南侧的山势较陡植被稀少而北面地势平缓植被旺盛,地层年代也有缺失。l 灵岩寺向斜 属于小型向斜,整体位于灵岩寺南的角度不整合与略阳大断层之间,处于略阳大背斜之,灵岩寺稍北,轴向呈东西,北翼产状SW205o50o,南翼产状NE25o 65o。l 吴家营正断层 位于略阳城北高家峡口处,断层走向NE85倾向NW355倾角70.断层南侧为下盘,底层为下石炭系略阳灰岩;北侧为上盘,出露千枚岩n 外力地质现象与不良地质现象1. 风化作用地壳表面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风化营力

12、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最普遍的一种外力地质作用,在大陆的各种地理环境中都有风化作用。2.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受到损失,当河水夹带的泥沙、砾石等搬运物质超过了河水的搬运能力时,被搬运的物质便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积下来,河流的沉积物叫做冲积层。它的沉积物几乎全部都是泥沙、砾石等机械碎屑物。冲积层的特点从河谷单元来说可以分为二大类:河床相与河漫滩相1. 下蚀作用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使河床逐渐下切加深的左右,称为河流下蚀作用。河水夹带固体物质对河床的机械破坏是使河流下切的主要因素。在上游为V字型河谷。中下游则为U字型河谷

13、2. 侧蚀作用河流以携带的泥沙砾石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的作用称为侧蚀作用。河流中下游以及平原区的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为平缓,侧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流在运动过程中横向环流的作用,是促使河流产生侧蚀的经常性因素。横向环流的作用使凹岸不断受到冲刷,凸岸不断堆积,结果使河湾的曲率增大。3.地质现象与工程的巧妙结合。当岩石的走向与公路、桥梁、隧道的轴向呈大角度时是最佳的,这种情况下对它们的防护要求就很低了 此隧道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是由于它的轴向与岩石的走向几乎垂直,所以结构十分稳定。l 不良地质现象1. 岩溶l 定义: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及地下可溶性岩石所

14、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的溶蚀作用,侵蚀溶蚀作用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堆积作用的总称。l 形成条件岩石可容性岩石透水性岩石溶蚀性水的流动性l 防治措施避开岩溶地貌的地区跨越与跨盖,即视具体情况修筑桥梁涵洞等清除回填加深基础与扩大基础2. 滑坡l 定义:斜坡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l 形成条件:总抗滑力总下滑力l 影响因素岩性滑坡主要发生在已于软化的土层,软质岩层中。构造:埋藏于土体或岩体终与斜坡倾向一致的层面,夹层,不整合面,裂隙面等。当斜坡受力情况突然发生变化时,可能发生滑坡。水:起润滑作用,增大滑坡下滑力,而且还会迅速改变滑动面的岩

15、土性质,降低抗减强度。 l 防治措施引排水: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水,可以采取环形截水沟,树枝状排水沟,平整夯实滑体表面土层,对浅层滑坡和渗水严重的粘质土滑坡,应在滑坡体上植树种草;对地下水,可以采取支撑渗沟,边坡深沟,截水渗沟等。支挡:在滑坡体下部修筑抗滑片石垛,抗滑挡土墙,抗滑桩等支挡建筑物。改善滑动面(或带)土石性质:如焙烧,电渗排水,压浆机化学加固等以直接稳定滑坡。3. 崩塌l 定义: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的岩块在自重的作用下突然而猛烈的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 l 形成条件地形:崩塌多发生于高度大于30km,坡度大于45的陡峻斜坡上。岩性条件:具有较大抗减和抗风化能力的坚硬岩石(厚层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等),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一旦斜坡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