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等)分解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444040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等)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等)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等)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等)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等)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等)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等)分解(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 食品 化妆品 药品 环境等 CNASCMC 第一节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第二节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第三节化妆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第四节药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第五节环境的微生物学检测 第一节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 一 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 微生物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 检验前准备 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检验结果报告在检验过程中要遵循保证无菌要求 做到代表性 均匀性 程序性和适时性 一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 准备好检验所需的各种仪器 如冰箱 恒温水浴箱 灭菌锅 显微镜等 2 各种玻璃仪器 如吸管 平皿 广口瓶 试管等需洗净和包扎后 采用湿热 121 20min

2、或干热 160 170 2h 灭菌 冷却后送无菌室备用 3 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各种试剂 药品 培养基 根据需要分装 高压蒸汽灭菌后置于46 的恒温水浴或保存在4 的冰箱中备用 4 对超净工作台 无菌室等检验环境进行灭菌 如用紫外灯法灭菌 时间不少于30min 关灯半小时后方可进入工作 如用超净工作台 需提前半小时开机 必要时进行无菌室的空气检验 5 检验人员的工作衣 帽 鞋 口罩等灭菌后备用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 在试验没完成前不得随便出入无菌室 二 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1 样品的采集 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 样品的采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 能反映全部被检样品的卫生

3、状况 否则检验结果将毫无价值 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结论 要求检验人员不但要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 而且要了解样品的批号 原料的情况 加工方法 保藏条件 运输 销售中的各个环节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知识水平等 样品可分为大样 中样 小样三种 大样 一整批样品中样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大样各部分中取得的少量混合样品小样 直接用于检验的样品 也称检样一般根据检验的目的 样品种类 样品性质和分析方法确定科学的抽样方案和合适的采样数量 目前最为流行的抽样方案为随机抽样方案和ICMSF 国际食品微生物学法规委员会 推荐的抽样方案 有时也可参照同一产品的品质检验抽样数量抽样 或按单位包装件数N的开平方值抽样 最常用

4、的采样方法是随机抽样 即均衡地 不加选择地从全部产品的各个部分取少量样品予以混合 从而保证所有物料各个部分被抽到的可能性均匀 采样过程中必须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 以防止交叉污染或二次污染 保持样品原有的微生物状态 采样人员的个人卫生控制 采样地点的环境控制 空气洁净度要求 采样工具 采样器 剪刀 镊子 开罐器等 器皿 试管 广口瓶等 要求彻底灭菌 避免直接与空气接触 采样操作要严格无菌操作 规范 迅速等 采样前后要及时贴上标签 标签应完整 清楚 注明样品名称 来源 数量 采样地点 采样人 采样时间等 2 样品的送检 采样后 样品应及时送到微生物检验室 越快越好 一般不超过3h 尽量减少样品存放

5、的时间 在送检过程中 同样要尽可能保持检样原有的微生物性状 避免因送检过程不当造成微生物增加或减少 易变质的样品要冷藏 如果路途遥远 可将不需冷冻样品保持在1 5 环境中 如冰桶 如需保持冷冻状态 则需保存在泡沫塑料隔热箱内 箱内有干冰 可维持0 以下 应防止反复冷冻和融解 送检样品不得加入防腐剂 送检时除以上注意事项外 还必须认真填写送检申请单 以供检验人员参考 内容包括 样品的描述 采样人的姓名 生产企业 经营者或销售者的名称和地址 采样日期 时间 地点 采样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三 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处理也是任何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来说 实验室收到的样品是否具有

6、代表性及其状态如何是关键问题 如果采样没有代表性或对样品的处理不当 得出的检验结果都可能毫无意义 如果根据一小份样品的检验结果去说明一大批样品的质量 那么采取正确的样品制备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样品种类繁多 一般以液态和固态状态存在 1 液体样品 先混合均匀 用无菌吸管吸取一定量样品 通过无菌操作装入瓶中装有无菌稀释液和适量玻璃珠的稀释瓶中 用力振荡混合均匀 或采用漩涡混匀器混匀 2 固体样品 1 捣碎匀质法 将一定量的检样放入无菌稀释液的无菌均质杯中以8000 10000r min均质1 2min 这是对大部分样品都适用的方法 2 剪碎法 将一定量的样品剪碎 放入装有无菌稀释液和适量玻璃珠的

7、稀释瓶中 盖紧瓶盖 用力快速振摇50次 振幅不小于40cm 3 研磨法 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无菌乳钵中充分研磨后再放入带有无菌稀释液的稀释瓶中 盖紧盖后充分摇匀 4 拍击式均质法 也称胃蠕动均质法 这是国外常用 国内近年来逐渐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的均质样品的方法 即将一定量的样品和稀释液放入无菌均质袋中 开机均质 均质器有一个长方形金属盒 其旁安有金属叶板 可拍击塑料袋 金属叶板由一恒速马达带动 作前后移动而撞碎样品 达到较好的均质效果 5 棉拭采样法 可用板孔5cm2的金属制规板 压在受检物上 将灭菌棉拭稍沾湿 在板孔5cm2的范围内揩抹多次 然后将板孔规制板移压另一点 用另一棉拭揩抹 如此共移

8、压揩抹10次 总面积50cm2 共用10支棉拭 每支棉拭在揩抹完毕后应立即剪断或烧断后投入盛有50mL灭菌水的三角烧瓶或大试管中 立即送检 检验时先充分振摇吸取瓶 管中的液体 作为原液 再按要求作10倍递增稀释 该法常用于检验肉禽及其制品受污染的程度 检验致病菌 则不必用规板 在可疑部位用棉拭揩抹即可 四 样品的检验 检验样品送到实验室后 立即将样品置于普通冰箱或低温冰箱中 并进行登记 填写试验序号 按检验要求 积极准备条件进行检验 样品收集后应于36h内检验 在微生物检验室必须备有专用冰箱存放样品 一般阳性样品 发出报告后3天 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方能处理样品 进口样品的阳性样品 需保存6个

9、月 方能处理 阴性样品可及时处理 五 结果报告 按样品项目完成各类检验后 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报告单 签名后送主管人员核实签字 加盖单位印章 以示生效 立即交相关卫生监督人员处理 二 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 为了满足微生物检测质量要求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必须遵循诚信公正 求真务实的质量方针 首先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包括 1 样品的管理 样品应正确采样 并有充分的代表性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样 且送检样品的标识应是唯一的 同时要做好样品的交接登记保存及处置等工作 送检样品尽快检验 避免样品保存时污染 腐败变质 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验应按国家卫生检验

10、标准方法或其他实验室认可的方法进行 3 检验过程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每个样本要做空白对照和平行样 以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报告制度 每张报告应有检验者 审核者 签发者的签名 并附有检验原始记录 以尽量避免错误的检查报告 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溯源性 5 完善实验室管理 建立实验室内审制度 及时更新程序文件 以不断提高卫生检验管理水平 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 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实验室2 人员3 设备仪器4 培养基 试剂 1 实验室 实验室要具有适宜 足够宽敞 通风良好的照明 房屋内墙面及地面等应采用易于清洁的材料 以保持房间清洁

11、微生物洁净室等专用工作室要具有标准操作规程和定期的检测校准程序 洁净室应定期进行风速监测和及时更换过滤层罩 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使用超净工作台 实验室的环境应满足检测要求 需具备相应环境设施的相关技术指标 不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有效性和准确性 样品保存室 培养室 其温度 湿度应每天进行监控并有记录 无菌室等特殊环境对微生物指标进行控制并记录 净化室 净化工作区域 洁净环境应按国家及部颁标准进行检测 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和空气质量监测 每月要至少检测一次空气洁净度指标 与微生物检验室相邻区域如有互不相容的活动时 应进行有效的隔离 并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2 人员 要保证实验结果的质量 首先应重视

12、检验人员的科学技术素养 为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当今的科技进步信息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创造条件 微生物检验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技能 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 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应的检验标准和质量要求来进行操作 检验人员应经常参加培训交流 及时了解和掌握微生物检验领域新的进展和动态 以丰富积累工作经验 提高检验水平 3 仪器设备 微生物检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冰箱 培养箱 干燥箱 高压灭菌锅 超净工作台 pH计 温度计 紫外灯 显微镜 离心机 天平 微生物测定仪器 微生物检定仪器 空气采样器 酶标仪等 对于连续工作的仪器如冰箱 培养箱 每天都要对其进行温度监控和记录并定期维护 仪器设备应定

13、期进行检定校准 一般半年或一年一次 仪器的检定应按到关部门进行或按自校作业指导书进行 仪器的使用登记 校准计划 校准记录等文件要存档 仪器要做到专人使用 操作者应取得相应的岗位培训合格证 4 培养基 试剂 培养基 试剂的购买 应要求供货商出具 三证 培养基和试剂使用前通过外观 研细程度 溶解前后的颜色 透明度 杂质等 批号 pH值 选择性等进行初步评估 检查培养基和试剂是否合格 是否在保质期内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应有记录可查 培养基应按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力和时间进行灭菌 并且应有高压灭菌效果的监测记录 配制培养基原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培养基的质量 也必将影响检验质量 控制pH值 无菌试验 阳性对照

14、做质控 培养基和试剂的储存应按照其说明的储存条件来保存 配制好的培养基保存环境为4 冰箱 不同批号的培养基和试剂不能混合使用 微生物实验室应配备微生物检验所需的所有试剂 诊断学清和标准菌株 试剂和诊断学清应注明其有效期 并定期用标准菌株监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而标准菌株应注意妥善保存 专人保管 并做好菌种领取使用和销毁的登记记录 各种细菌鉴定用生化培养基在有效期内 应用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检验 试剂使用前必须以阳性菌株测试 革兰氏染色液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作为质控菌 第二节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现代食品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求 安全性 营养性 感官要求对食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是食品检测必不可少的

15、重要组成部分 1 它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 2 通过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 从而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 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以贯彻 预防为主 的卫生方针 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4 食品微生物检验对提高产品质量 避免经济损失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 食品从生产原料 加工 储运到销售等全过程 都可能遭受微生物的污染 根据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括以下几点 1 生产环境的检验

16、包括车间用水 空气 地面 墙壁等 2 原辅料的检验 包括动植物 食品添加剂等一切原辅材料 3 食品加工 储藏 销售各环节的检验 包括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检验 加工工具 运输车辆 包装材料的检验等 4 食品的检验 特别是对出厂食品 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检验 二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 1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被检样品经过预处理后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的单位重量 g 容积 mL 或表面积 cm2 样品内所形成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它可以反映食品的新鲜度 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 及时判定食品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为被检食品卫生学评价提供依据 2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指一群在37 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 产酸产气 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这类细菌是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属 肠杆菌属 克雷伯氏菌属和柠檬酸杆菌属等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 根据卫生学方面的要求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 水质等粪便污染指标菌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 3 致病菌 致病菌指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 对不同的食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