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资料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443981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第十五章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资料(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腹壁强度降低 先天性因素 某些器官或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形成腹壁的薄弱点 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的腹股沟管 脐血管穿过的脐环 股动静脉穿过的股管等 腹白线因发育不全也可成为腹壁的薄弱点 后天性因素 如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腹壁外伤或感染 年老体弱或过度肥胖等 均可导致腹壁强度降低 腹内压力增高 腹内压力增高使腹腔内器官经腹壁薄弱区域或缺损处向外突出而形成疝 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 但若腹壁强度正常 则不致于发生疝 慢性咳嗽 长期便秘 排尿困难 腹水 妊娠 重体力劳动 婴儿经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 腹外疝 是疝内容物突向体表的门户 亦是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 临床上以疝环部位命名

2、 是壁腹膜从疝环向外突出所形成的囊袋状物 由疝囊颈 疝囊体 疝囊底三部分组成 是突入疝囊内的腹内脏器或组织 以小肠最为多见 其次是大网膜 指覆盖在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 通常由筋膜 肌肉 皮下组织和皮肤组成 临床最常见 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 称为易复性疝 病人站立 行走 咳嗽或劳动引起腹内压增高时 疝内容物进入疝囊 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时 疝内容物可回纳入腹腔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 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 称为难复性疝 其内容物大多数是大网膜 少数病程长 疝环大的腹外疝 因盲肠 乙状结肠 膀胱等随小肠 网膜等滑入疝囊 并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 称为滑动性疝 也属于难复性疝 疝环较

3、小而腹内压骤然升高时 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环而进入疝囊 并被弹性回缩的疝环卡住 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腹腔 称为嵌顿性疝 若嵌顿不能及时解除 肠管及其系膜受压可使动脉血流减少 最后导致完全阻断 称为绞窄性疝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实际上是同一个病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临床上很难截然分开 评估病人的年龄 性别 职业 女性病人的生育史等 护理评估 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及腹部外伤或感染史 是否存在年老体弱 过度肥胖 糖尿病等腹壁肌肉萎缩的因素 了解有无慢性咳嗽 习惯性便秘 前列腺增生 腹水 从事重体力劳动 婴儿经常啼哭等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护理评估 评估局部与全身情况 疝块部位 大小 质地 有

4、无压痛 能否回纳等 有无肠梗阻症状及其诱因 如腹部绞痛 恶心 呕吐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 有无腹膜刺激征 水电解质紊乱的征象 护理评估 疝囊经腹股沟管的深环 内环 突出 经过腹股沟管 再穿出腹股沟管的浅环 皮下环 并可进入阴囊 称为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疝 若经直疝三角向前突出者 称为腹股沟直疝 护理评估 主要表现为在腹内压增高时 腹股沟区出现疝块 疝块呈梨形或椭圆形 并可进入阴囊或大阴唇 平卧或用手向腹腔推送时 疝块可向腹腔回纳 病人除在腹股沟区有肿块和偶有胀痛外 无其他症状 腹股沟斜疝 1 护理评估 病人表现为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局部有坠胀 隐痛不适感 滑动性斜疝除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外 尚有消化不良

5、或便秘等症状 腹股沟斜疝 1 护理评估 病人主要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 并伴有明显疼痛 触诊肿块紧张发硬 且有明显触痛 腹股沟斜疝 1 嵌顿内容物如为大网膜 局部疼痛常较轻微 如为肠袢 即伴有腹部绞痛 恶心 呕吐 腹胀 肛门排便排气停止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护理评估 腹股沟斜疝 1 绞窄性疝形成后 疝块有红 肿 热 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和急性腹膜炎体征 发生肠管绞窄者可有血便 严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 护理评估 当病人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 在腹股沟内侧端 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 不降入阴囊 疝块易回纳 极少发生嵌顿 腹股沟直疝 2 疝内容物主要为小肠或大网膜 护理评估 斜疝和直疝的临床特点 护理评估

6、 疝囊通过股环 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 称为股疝 股环较窄小而周围组织坚韧 由于股管几乎垂直 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 因此股疝是最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 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 其他腹外疝 3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 称为脐疝 小儿脐疝易回纳 极少发生嵌顿 临床表现为小儿哭闹时出现脐部肿块 安静或平卧时肿块消失 其他腹外疝 3 成人脐疝少见 多见于中年经产妇女 成人脐疝因为脐环狭小 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切口疝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 切口感染 引流物留置过久 腹壁缝合不严 术中强行拉拢缝合 切口内血肿形成 肥胖 高龄 糖尿病 营养不良是引起

7、切口疝发生的常见原因 另外 术后腹部明显胀气或剧烈咳嗽致腹内压骤增 也可导致切口内层哆裂而发生切口疝 其他腹外疝 3 护理评估 表现为术后数周或数月 腹壁切口处逐渐膨隆 有肿块出现 肿块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时更为明显 平卧休息则缩小或消失 疝块回纳后 可扪到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缘 由于疝环比较宽大 很少发生嵌顿 心理 社会状况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升高 粪便检查 是否见白细胞或隐血试验阳性 X线检查 是否有肠梗阻表现 阴囊透光试验 若为鞘膜积液 多为透光性 阳性 而疝块不能透光 1岁以内的患儿 随着生长发育 腹壁肌逐渐增强 疝可望自愈 可暂时采用棉线束带或绷

8、带压迫腹股沟深环 防止疝块突出 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 非手术疗法 1 6个月内的婴儿脐疝在回纳疝块后 用大于脐环外包纱布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 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勿使移动 此法疗效较好 护理评估 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禁忌手术者 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 将医用疝带的软压垫顶住疝环 阻止疝块突出 非手术疗法 1 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者可先试行手法复位 嵌顿时间在3 4h内 局部压痛不明显 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者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复位方法 将病人取头低足高卧位 注射吗啡或哌替啶以止痛 镇静 并松弛腹肌 然后用手缓慢轻柔地将疝块推向

9、腹腔 复位后24h内需严密观察腹部情况 如出现腹膜炎 肠梗阻表现或手法复位失败 应立即手术 绞窄性疝的疝内容物已坏死需紧急手术 手术治疗 2 与疝内容物嵌顿或绞窄 手术创伤有关 术后阴囊水肿 切口感染 与疝块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有关 缺乏腹外疝成因 预防腹内压升高及促进术后康复的相关知识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卧床休息 疝块较大的病人嘱减少活动 卧床休息 使疝内容物回纳 减轻局部充血与水肿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术前护理 1 病人需离床活动时 应使用疝带压住疝环口 防止腹腔内容物脱出而引起疝嵌顿 消除诱因 术前有咳嗽 便秘 排尿困难 妊娠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存在时 除非急诊

10、手术 均应作相应处理 待症状控制后方可手术 否则术后易复发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术前护理 2 指导妊娠期间的病人活动时使用疝带压住疝环口 嘱病人戒烟 注意保暖 预防呼吸道感染 多饮水 多吃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保持排便通畅 嵌顿性或绞窄性疝的护理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 若病人出现明显腹痛 疝块突然增大 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 不能回纳腹腔 应高度警惕嵌顿性疝发生的可能 应立即通知医生 配合处理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术前护理 3 护理 嵌顿性或绞窄性腹外疝 尤其是合并肠梗阻的病人 可伴有腹部绞痛 恶心 呕吐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腹胀等表现 予以禁食 胃肠减压 纠正水

11、电解质及酸解失衡 抗感染 备血等处理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棉线束带 疝带应用治疗护理 棉线束带的使用 1岁以内患儿的腹股沟斜疝一般采用棉线束带压迫治疗 松紧要适宜 注意局部皮肤的血运情况 保持清洁 被粪 尿污染后应立即更换 在棉线束带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患儿长时间的哭闹 以免形成嵌顿疝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术前护理 4 疝带的使用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疝带 防止压迫错位而影响效果 疝带压迫治疗有不舒适感 且易产生厌烦情绪 应向病人说明使用疝带的意义 完善术前准备 1 术前2周停止吸烟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术前护理 5 2 服用阿司匹林药物的病人术前7日停药 3 练习卧床排便和

12、使用便器 4 皮肤准备 按规定范围严格备皮 对会阴部 阴囊皮肤的准备更要仔细 既要剃尽阴毛又要防止剃破皮肤 术前嘱患者沐浴 5 灌肠和排尿 术前晚灌肠 清除肠内积粪 避免术后便秘 腹胀而诱发疝的复发 进手术室前 嘱病人排尽尿液 预防术中误伤膀胱 5 灌肠和排尿 术前晚灌肠 清除肠内积粪 避免术后便秘 腹胀而诱发疝的复发 进手术室前 嘱病人排尽尿液 预防术中误伤膀胱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休息与活动 1 病人术后取平卧位 膝下垫一软枕 使膝 髋关节微屈 以降低腹股沟切口张力和减小腹腔内压力 有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传统疝修补术后一般卧床3 5日可离床活动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病人次日可离床活动

13、年老体弱 复发性疝 绞窄性疝 巨大疝病人应延长卧床时间 以防术后初期疝复发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饮食护理 2 病人术后6 12小时无恶心 呕吐可进流质 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 行肠切除吻合术者术后应禁食 待肠道功能恢复后 方可进流质饮食 再逐步过渡到普食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预防腹内压增高 3 术后注意保暖 以防受凉引起咳嗽 如有咳嗽应及时用药物治疗 指导病人在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伤口予以保护 保持大小便通畅 如有便秘或排尿困难应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 护理措施 阴囊比较松弛且位置低 渗血 渗液易积聚于此 术后切口部位应用砂袋 0 5kg 压迫12 24h以减轻渗血 并用丁

14、字带或阴囊托托起阴囊 以促进回流和吸收 预防和减轻阴囊水肿 护理措施 如发现敷料脱落或污染时 应及时更换 观察切口有无红 肿 热 痛等感染征象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 干燥 避免大小便污染 尤其婴幼儿更应加强护理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 5 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腹外疝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以及愈后 护士应与病人多沟通 了解病人思想状态 尤其是复发疝的病人应针对性的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消除病人和家属的思想顾虑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 6 活动指导 病人出院后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 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指导 调整饮食结构 保持排便通畅 防止复发 积极治疗和预防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如慢性咳嗽 慢性便秘 排尿困难等 定期随访 若疝复发 应及早诊治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