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导入的实践与探究培训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43907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导入的实践与探究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案例《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导入的实践与探究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案例《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导入的实践与探究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导入的实践与探究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导入的实践与探究培训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善研篇: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导入的实践与探究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郑云霞 自从参加“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学习以来,结合我校的学习型课堂实践,我一直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上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从而实现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呢?教研组上公开课时,我选取了初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进行了探索。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我经过了反复的设计和尝试。一、课前设计: 高估学生最初设计导入时,我就想抓住腐朽的清政府每每战败,都要接受帝国主义侵略者不平等条约的羞辱来好好做文章。备课时我想到了战败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所

2、出的一副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面对日本的狂傲态度,以“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对出了下联。从这幅差强人意的下联中,可见当时的中国任人宰割的那份悲凉,一个真正了解甲午战史的中国人读到此处都会为之动容。因此,我在设计上先以电脑打出上联,出示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照片,让学生认真体会一下两人当时的心境,试着对出下联。为了课堂中能出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反复熟悉教材,同时补充了双方谈判时的相关资料,尽量挖掘出学生的兴趣点,以引起下文。我想:这样上课,应该能激发出学生一定的感情和兴趣。二、初次上课不尽人意上课了,伊藤博文的上联一经打出,正如我所料,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都纷纷

3、开动脑筋想对出下联。但学生只是根据字面意思去答“上,下”或“左,右”。此时,我意识到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对对联功力不行,通过这种方式并没有引起学生对甲午战争的兴趣,反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我开始反省,为何动机和结果相去甚远呢?导入时没有能出现预期的那种效果。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三、课后评课-反思改进上完课,听课的本组老师们为我点评。大家纷纷提出:课的导入采用对联形式虽用心良苦,但曲高势必和寡。学生根本不理解伊藤博文的用意,也对不出下联,又如何理解甲午战争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呢?还不如舍弃阳春白雪的开篇,直接用那段甲午风云的战争视频资料导入好。采纳了众多同仁的意见,我修改了导入设计。为了在课堂伊

4、始就能点燃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导入时,我以一段电影甲午战争黄海大战致远号撞向敌舰吉野的精彩片段的视频带领学生重返1894年的甲午战场,先给学生一点震撼。然后,就此提问:“这段影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四、再次上课-达到预期学生根据影片中的主人公及已有常识,很快便能异口同声地判断出这是:甲午战争。导入部分自然过度,切入正题。由于导入视频画面震撼,以致于在接下来讲述战争过程时,同学们兴致高昂,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呀!五、教研收获-柳暗花明再次评课,大家都对这节课感到比较满意,尤其是导入的修改达到了预期目的。看来,没有巨大的感官冲击和一定的环

5、境氛围,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投入,所以创设情境对于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课件在这节课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背景图片、背景音乐、光线刺激、音像刺激等等,都是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行之有效的工具。只有预设到位,生成的内容才会更加精彩。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情景交融,才能出现这种效果。当然,理论从实践中来,也要回到实践中去。在学习型课堂中,真正实现网络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优化,使“学”和“习”落在实处,教师还有很多的工作要探索。不仅自己要勤于实践,更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课堂上的“山重水复”,迎来教学改革中的柳暗花明艳阳天。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