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公司储备量超额登记危机分析报告文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43656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壳牌公司储备量超额登记危机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壳牌公司储备量超额登记危机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壳牌公司储备量超额登记危机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壳牌公司储备量超额登记危机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壳牌公司储备量超额登记危机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壳牌公司储备量超额登记危机分析报告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壳牌公司储备量超额登记危机分析报告文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财务管理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 基于壳牌超额登记储备危机的案例分析 元新 昌杰 胡静虹 廖淑娟 2016 4 3 摘要摘要 2004 年石油危机的出现 使得石油企业倍受诟病 在这些石油企业中 从 1907 年建立 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壳牌公司尤为受人关注 壳牌公司先后四次下 调油气储量 引发市场对壳牌公司的质疑 本报告对本次危机的产生根源进行分析 发现石油储备量超额登记只是本 次危机的短期根源 而长期根源在于公司治理上出现了问题 据此 本报告进 一步分析了本次危机对于壳牌集团 管理层 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最后 对于壳牌公司应对本次危机的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壳牌危机的解析 我们发

2、现 公司治理过程中 为了保护利益相关 者 需要进一步保持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独立性 同时也要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 另一方面 双重董事会结构会削弱决策的效率以及执行力 单一母公司能够简 化公司组织架构 从而使得整个集团公司更加统一 便于管理 目目 录录 摘要 I 一 案例概述 1 二 危机产生的根源 1 2 1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1 2 2公司治理问题 2 2 2 1股权结构 2 2 2 2董事会 3 2 2 3管理层 4 2 2 4激励机制 4 三 危机对壳牌的影响 5 3 1对公司的影响 5 3 1 1增加公司融资成本 5 3 1 2调整往年利润 5 3 1 3减少公司价值 5 3 2对股东的影响

3、 5 3 2 1损害股东的合法权利 5 3 2 2股价波动造成股东利益损失 5 3 3对管理层的影响 6 3 3 1对管理者个人的职业发展有负面影响 6 3 3 2对公司未来的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 6 3 4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6 3 4 1员工 6 3 4 2政府部门 7 3 4 3同行业其他企业 7 四 壳牌的应对措施 7 4 1壳牌的改革自救措施 7 4 1 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7 4 1 2规储量管理 8 4 1 3完善指导战略 8 4 2更多的改进措施 9 4 2 1建立完备的信息反馈制度 9 4 2 2聘请专业事务所定期对储量评估进行调查 9 五 案例总结 10 5 1保证董事

4、会的控制力和独立性 10 5 2保持合理的股权结构 10 参考文献 11 一 一 案例概述案例概述 2004 年的 1 月 9 日 3 月 18 日和 4 月 19 日 排名世界第三的壳牌石油公 司先后三次调减油气储量 引发了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对壳牌的强烈质疑 壳牌 的市值在几个月里缩水了一百多亿美元 董事长 Phlip Watts 和负责勘探业务的 高级主管 van de Vijver 辞职以减轻公司的压力 公司 CFO 降职承担部分责任 美国司法部 SEC 和欧洲的资本市场监管机构都开始对壳牌的储量调减事件进 行调查 2004 年 7 月 壳牌公司支付 1 51 亿美元的罚金 总算与 SEC

5、 和英国 金融服务局达成协议 1907 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壳牌运输与贸易公司合并成立了荷兰皇家壳牌 集团 但是两家公司彼此独立 分别在荷兰和英国上市 可以互相购买对方的 股票 拥有各自独立的董事会 这种状况因为此次危机爆发而结束 壳牌拥有 五大核心业务 包括勘探和生产 天然气及电力 煤气 化工和可再生能源 在全球 140 多个国家拥有分公司和业务 壳牌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成长为世界第 三大石油公司 并且在 2001 年被评选为英国最为人称道的公司 壳牌公司在危 机爆发前拥有非常好的商业信誉 壳牌值得信赖 这样的口号广泛流传并且让自 己的员工感到骄傲 二 二 危机产生的根源危机产生的根源 我们对案

6、例进行分析后认为 壳牌公司落后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此次壳牌超 额登记储备危机的长期根源 而石油储备只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 在石油行业 已探明储备是石油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因为它代表着 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 未来能够有多少石油可供开发为公司带来盈利 而壳牌 超额登记石油储备是弄虚作假 欺骗投资者的行为 这种事情爆发出来当然会 带来危机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发现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壳牌的公司治理出现了 问题 2 1 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首先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石油行业开始了大规模并购的时代 因为 储备意味着一切 埃克森和美孚合并 BP 公司并购了阿莫科和阿科公司 雪佛 龙的 徳士古合并成雪德集

7、团 合并后 这些公司的上游储量有了明显提高 从 而增强了竞争力 而壳牌因为公司的双重董事会和复杂的股权问题使得并购很 困难 从而使得壳牌错过了这一发展良机 这也为后面的石油储备虚报买下了 伏笔 我们从案例中看到 壳牌集团的前董事会主席 Phlip Watts 为了使储量替换 率达到或超过 100 多次迫使向其报告储量有问题的 van de Vijver 将本公司不 符合 SEC 标准的正是储量上报给壳牌高层 进而上报给 SEC 赚取了资本市场 的吸引力和管理层业绩的持续 稳定和上升 然后打算以新的发现和新增储量 填补过去的虚报的已探明储量 我们知道由于市场原因 这一愿望并未实现 而早在 200

8、2 年 2 月 11 日 van de Vijver 已向 CMD 报告 由于忽略了 SEC 的 规定 公司可能夸大了大约 23 亿桶的石油储备量 而 CMD 也没有采取行动 高层事先知晓储量虚报而没有采取行动 说明壳牌的公司治理存在重大问题 而董事会和高管之所以默认这种行为的存在也是因为我们在上面所说的壳牌的 石油储备由于错失并购良机而比竞争对手少了很多 壳牌公司当时的石油储备 量为 102 亿桶 其主要竞争对手 英国 BP 石油公司的石油储备为 186 亿桶 埃克森美孚为 116 5 亿桶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石油公司的石油储备为 111 亿 桶 可以想见壳牌面临的压力 所以壳牌的董事会和管

9、理层有理由虚报 那么壳牌的公司治理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我们从股权结构 董事会 管 理层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来说明壳牌的公司治理存在哪些问题 2 2 公司治理问题 2 2 1股权结构 皇家荷兰壳牌集团从 1907 年成立开始到 2005 年 其股权结构没有发生过 变化 其中皇家荷兰占整个集团 60 的股份 壳牌运输和贸易拥有 40 的股权 两家母公司是上市公司 皇家荷兰约有股东 74 万 壳牌运输约有股东 25 万 两家公司的股票分别在欧洲和美国上市 壳牌集团本身并没有公开发行股票 投资者职能通过购买皇家荷兰石油公司或壳牌运输与贸易公司的股票达到投资 壳牌集团的目的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大石油巨头埃

10、克森美孚和 BP 的股权结构 埃克森美孚的股权结构有如下特点 股权结构非常分散 绝大部分都分散 在各个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手中 股东分布广泛 遍布多个国家 在整个 股权结构中 机构投资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持股份额超过了 50 而英国石油公司 British Petroleum 简称 BP 的股权结构与埃克森美孚的 十分相像 股权高度分散 机构投资者所占股份比例较大 主要是一些银行 养老基金 互助基金 保险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 壳牌的股权结构明显比埃克森美孚和 BP 的复杂 许多 而这种复杂的股权结构也让壳牌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由于皇家荷兰与壳牌运输在壳牌集团的股份比例已

11、经固定 壳牌集团在并 购时受到很大限制 使得壳牌错失了许多扩发展的良机 90 年代末 埃克森美 孚和 BP 通过大单并购扩大其油气储量 壳牌也考虑过并购 但最终未能成功 实施 2 2 2董事会 埃克森美孚和 BP 的董事会都采取的是单层制 不单独设立监事会 董事 会不仅是决策机构 还承担了监督功能 对管理人员的监督是一种部化形式 董事会和经理层分开运作 董事会一般只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负责并监督经理阶 层 董事会下设的全部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就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以确保股东的利益 董事会职责明确 作用突出 掌握了对公司经营者实际的 任免权 修订公司章程细则 构建下属委员会以及对委员会人员的

12、提名等权利 确保了董事会在公司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而壳牌的董事会即 CMD 是由两家母公司任命的两家控股公司 壳牌石 油公司 荷兰 和壳牌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构成 但同时集团常务董事中 的一两个人同时也是母公司的董事 即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董事或者是英国壳 牌单一董事会的董事 比如 Philip Watts 既是壳牌的董事会主席又是壳牌运输和 贸易的董事 他同时也是常务董事委员会 CMD 的主席 CMD 的其他成员 包括化学部门的首席执行官 Jeroen van den Veer 勘探与生产部门的首席执行官 Walter van de Vijver 这种安排会导致董事会侵犯股东利益 这种复杂的董

13、事会结构和人员构成 如果两家母公司齐心协力尚无太大问 题 但是两家母公司已经各自为政由来已久 例如 2001 年第一季度 荷兰皇家 与壳牌运输达成共识 要进行一次股票回购 壳牌运输的股票在刚开始回购后 不久 旋即被取消 而荷兰皇家却按原计划继续回购 所以 我们认为 壳牌的董事会与埃克森美孚和 BP 相比 往往更难达成 一致意见 缺乏效率 这也是壳牌错失 90 年代并购良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2 2 3管理层 正如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一样 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也存在典型 的委托 代理关系 壳牌在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安排上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公司高管占据了 CMD 太多的席位 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制约

14、力度不够 甚至会勾搭在一起损害股东的利益 CMD 的成员不仅包括集团 CEO Philip Watts 还包括化学部门的首席执行官 Jeroen van den Veer 勘探与生产部门的 首席执行官 Walter van de Vijver CMD 对上报的储量虚增不作为就是这种安排 产生的恶果 二是执行董事会只是整个集团名义上的管理机构 实际上权利并不大 尽 管人事权掌握在母公司手中 但是实际经营权却分散在各个子公司手中 也因 此造成了壳牌旗下的各个业务公司都使用各自的一套标准来确定探明储量 没 有统一的储量分级标准 也难于进行储量评价监督 最终导致了 20 的储量虚 报 而在过去 15

15、年里 BP 和其他石油公司已在本公司围统一了标准 2 2 4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地使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 减少代理成本 很多公司与管 理者签订了激励合约 比如股票和股票期权 而如果激励机制安排不当 会导 致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滥用激励合约从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在 20 世纪 90 年代晚期 壳牌公司的管理者被鼓励 扩大目标 这些储备 量的数据同激励奖金联系在一起 这也可能让他们产生夸大储备估计量的动机 尽管我们不知道壳牌对高管的激励机制具体怎么样 但是此次夸大储备量负责 任的主管们都得到了大量的薪水和退休津贴却是事实 如 Philip Watts 能拿到 100 万美元的年薪以及超过 58

16、 万美元的年金 有关报道指出 Walter van de Vijver 及 Jduith Boynton 都能拿到大约 100 万美元的年薪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 壳牌的激励机制也存在问题 而正是壳牌的公司治理中存在的这些缺陷 使得壳牌在发展的过程中埋下 了很多麻烦和问题 这次石油储备只是短期根源 是导火索 实际上壳牌的石 油储备量和储量替换率之所以比竞争对手低很多也是因为长期以来壳牌的治理 问题所致 三 三 危机对壳牌的影响危机对壳牌的影响 3 1 对公司的影响 3 1 1增加公司融资成本 这次的危机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Fitch Moody 及 S P 都降低了对壳牌集 团的评级 资信级别的下降反映了未来管理层的不稳定 公司面临的还有债务 条款违约罚款 支持投资者诉讼的裁决以及未来进一步降低储量等多种可能 这使得壳牌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 3 1 2调整往年利润 储量的重新表述 对 2002 年及其前年财务数据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储量 的重述会影响到摊折 勘探成本及最后的净利润 从年度看 2002 年净利润减 少了 10 8 亿美元 2001 年则减少了 4200 万美元 3 1 3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