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472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 B C D2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3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2、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帝至高无上,皇权独尊4.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为解决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设立中朝设置节度使设立通判实行推恩令 A B CD5. 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B都有利

3、于国家统一 C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D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7.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西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说明军机处的特点是 A快捷性 B保密性 C集权性 D辅助性8.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称某制度由于行政官吏的任用采取了客观的标准,因而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的关系,使被统治者在专制国家趋向平等,堪称“消极的民主化”。这一制度应是 A.宗法制度 B.郡县制度 C.察举制度 D.科举制度9.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10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

4、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11.明初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评论不正确的是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相权进一步得到强化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因此结束皇帝专制得到极大强化 A B C D12.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制度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

5、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4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

6、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16.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个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17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

7、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接受”他们的条件后,中国失去了 关税自主权 内河航运权 九龙司地方一区 香港岛 A . B. C. D.18.“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19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种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这种法

8、律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公民法20.汉密尔顿在美国宪法原理中指出,“立法机关越权之危险性乃与行政机关越权,流于专制政治之严重性,实不相上下”。其意在表明 A当时的三权分立流于形式 B立法与行政机关矛盾重重 C三权分立无法防止专制 D权力机关依法行事的重要性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分权制 C联邦制 D总统制22.如果当今的美国和法国总统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

9、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23.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24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

10、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25.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26.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下遗嘱,希望把自己一

11、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成文的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27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讲述了一个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朋友向犹太商人夏洛克借了三千元钱,结果到期不能偿还,夏洛克便向法庭请求依约从安东尼奥胸部割一磅肉抵债,请求得到法官准许,但法官同时强调,所割之肉的重量不能有丝毫误差,且不能流一滴血,这是契约没有规定的。这一故事与罗马法哪一原则最接近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公平、公正 C严格遵守契约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8历史学习中,某同学创

12、作了一幅“思维导图”(下图)。该“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A渐进性B多样性 C曲折性 D偶然性29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30.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不实用的美丽艺术品 B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 C美国联邦宪法具有明显局限性

13、 D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图1 西周 图2秦朝 图3元朝(1)图2与图1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6分)(2)图3地方制度的设置有何意义?(6分)(3)从上述三幅地图可以看出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6分)32(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