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468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安中学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泱泱中华有种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不懈精神。这种精神由()A春秋巨匠率先推出B战国巨人奠定根基C西汉新儒学家提出D宋明理学家所创立2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诞生了无数思想家他们的言行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成语典故。下列成语反映道家思想的是()A刻舟求剑B守株待兔C人定胜天D以柔克刚3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B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C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D百家争呜局面的最终结束4“诸不在六艺之

2、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这一主张()A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以后思想文化再无发展B是文化专制的体现,充分体现当时君主专制已达到顶峰C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D不利于实用性学问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世界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一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D

3、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6中国古人对女性的评价,唐以前推崇美女,四大美女都是唐以前的人物,而宋以后则更多的推崇才女。导致这一变化的最合理因素是()A社会的进步B理学的兴起C女权的发展D教育的发展7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十分相似。两则故事都()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 B提倡男女平等思想 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 D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4、8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9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10下面是几副颂扬元明时期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对联。哪副对

5、联所颂扬的名人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A一梭穿行宇宙,两手织就云裳B治水业绩江河长在,观天成就日月同辉C钜著仰先贤纲举目张传本草,大名驰四极西欧东亚拜崇丘D虔信天学泛爱众人富国利民树贤范,深研博物躬行农政学贯中西创伟功11有人这样评论某位词人:“他(她)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下列人物,最符合这一评论的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12下列书法作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D13图1所示名画出自民国初年陈师曾的巨册北京风俗图。与此画具有相通之妙的古人名作是() A敦煌的飞天壁画B清明

6、上河图 C徐悲鸿奔马图D牡丹蕉石图14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正确的是()A形成于康乾年间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源于徽剧、傩戏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15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对该材料理解较准确全面的是()A强调理性主义,认为美德即知识,突出教育的功能B重视人的作用,强调知识和道

7、德,注重教育和思考C追求人性解放,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理性的思考D重视人的作用,追求知识和美德,肯定理性的力量16希腊人与希腊文明中写道:“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但我们都负载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这一论述()A体现个人主义倾向B强调人应具理性思维 C忽略了道德的作用D深刻批判了民主政治17马丁路德指出,只有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才更容易为上帝所接受。加(卡)尔文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拯救,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由上帝注定了,他毕生所能获得的财富就是上帝慈悲的 证明。这些主张()A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反对天主

8、教会的说教D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主导作用18孟德斯鸠说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其“具体办法”是()A三权分立学说B理性至上学说C民主共和学说D自由平等学说19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D三权分立学说20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主要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

9、工业10(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工业20(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C工业30(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D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21有位科学家素有“近代力学之父”和“现代科学之父”之美誉,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此科学家()A改变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运动观念B构建起完整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成功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2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他

10、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巧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材料意在说明达尔文主义()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B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借口C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社会变革D加快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进程23恩格斯认为物种起源“写的简直好极了”,马克思也曾经几乎“有好几个月不谈论什么其它的东西,而是谈论达尔文和他发现的革命力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存斗争加以说明。这表明进化论()A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条件B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C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整合D适合了不同认知群体的需求241963年,美国摇滚诗人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开始被广

11、为传唱:“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长眠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主要唱出了当时()A西方青年的颓废与迷茫B美国社会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批判C西方社会对现实的批判D美国人民对朝鲜战争的深刻反思25当一位画家注视因贫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时,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轻的脸上色彩的变化,在他决定画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下列作品与这位画家绘画风格特征相符的是() 26在进行20世纪三大理论成果的复习时,老师给同学们呈现了下列知识结构图表,某同学作了

12、如下整理,请指出与史实不符之处() A新三民主义B社会主义革命C论十大关系和两类矛盾学说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7下列毛泽东的作品按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BCD281979 年 11月26日,邓小平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这些言论()A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C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提出的D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尚未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29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有这样的文字:“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报纸报道的是()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3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