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407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备战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备战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备战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备战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17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含解析)专题0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2017年高考命题预测】该专题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联系紧密,契合当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倡廉的社会热点。关于该专题的预测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可知其历史意义重大,要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阐述人民代表大会

2、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着重考查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高考考查比较少,但如果考查,一般考查的是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启示我们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以史说明认识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性。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契合当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倡廉的社会热点。一般对该考点的考查是中国共产

3、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突出依法治国方略考查对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重要作用。 4.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伟大构想,它不仅为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一般对该考点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另外还有可能与其他考点混合出题,以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力度,扩大覆盖面。【2017年高考考点定位】(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

4、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一、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 【名师点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性质: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开创

5、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实施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试题演练】1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台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一大”纲领 B中共八大决议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答案】C【解析】考点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名师点睛】内容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7、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加快步伐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形成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试题演练】1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的章程规定党员有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1982年宪法总纲第五条特别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从材料中体现八二宪法制定的关键原则是()A社会主义 B人民民主C党在法下 D党政分开【答案

8、】C【解析】考点三、“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名师点睛】历史阶段基本史实历史特征祖国统一大业(1949年至今)(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2)20世纪末,香港、澳门回归祖国(3)2008年,两岸“三通”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序、逐步实现【试题演练】12016年1月18日,蔡英文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胜利。美国、德国等多国发表声明说,将维持着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保持合作关系。下列有关台湾的历史事实阐述正确的是A邱逢甲是甲午战争后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清军将领B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都明确陈述台湾是中国领土C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9、D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并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答案】C【解析】2015年高考试题及解析1.(2015年安徽卷文综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准确推理的能力,题干中“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是解题的关键,突出了社会各阶层,且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由此分析备选项可以得

10、出应该是共同纲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制定的历史文献,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这一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双重性质,既行使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又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体现了代表的广泛性,能够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C符合题意;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就抗战胜利后国家走向的谈判结果,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关,排除A;论联合政府是抗战即将胜利时,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单方设想,既不能说凝结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心血,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排除B;论十大关系主要是在中共内部总结建国以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经验的基础上由毛泽东结合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概括

11、出来的,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关系并不密切,另外论十大关系涉及的利益关系在当时并不是没有矛盾,不能说“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排除D。故选C。【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共同纲领【名师点睛】本题表达清晰,陈述简单,属于评论判断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把材料信息与已学相关史实综合在一起,进行判断获取正确答案。一是就题干中所给史料,找出关键性词语,也就是所谓的“题眼”,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之处;其次就获取的信息,调用已学相关史实,即共同纲领的相关知识,最后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判断。但是可以就题干信息进行排除,同样可以获取正确答案。2.(2015年上海卷

12、历史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的诞生共同纲领【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史实理解以及材料处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了解主要历史事件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以四部文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共同纲领的认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等信息说明这段话出自1949年的共同纲

13、领。“新中国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是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政治民主化的一大成果,这也是全国各地高考命题的热点,因此我们复习备考时对该部分内容一定要重视。3(2015年北京卷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豪情满怀迎跃进 女民兵与样板戏 第一部宪法颁布 欢庆香港回归 A B C D【答案】C【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曲折第一部宪法颁布与“文革”;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14、实践1958年大跃进【名师点睛】这一题属于时间排序题。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知识学习的要素之一,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概念等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而学生却最怕记忆时间。其实考题并不是非要学生记住具体的时间,而是要明确各个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即可,考试时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即可做对。所以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时,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其逻辑顺序至关重要。4(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14)(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成立全国三分之二阁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据美国宪法修及其正案(朱曾汶译)(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4分)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给予说明。(8分)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