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蓟县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404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蓟县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蓟县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蓟县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蓟县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蓟县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蓟县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蓟县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六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2.钱穆在论及某一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

2、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4.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的角度 B从天人感应的角度出发C从万物本源的角度 D从人的本性角度出发5.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 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书 A.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C.指斥封建等级观念 D.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6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 史上

3、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7.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十 日谈和红楼梦的相同之处恰当的一项是 A.揭露社会的黑暗B.歌颂反抗精神 C.推崇人文主义D.促进商业的发展8.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如果把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基本的特征是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9.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

4、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10.有学者指出,培根(156l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11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

5、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12.“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3.中国古代计算工具从图一演变到图二。图二工具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并传到国外是在 图一 图二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14.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

6、技成果统计数据。表格数据 突出反映了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水利兵器项数2225252578 A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B儒家重人伦轻自然 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15.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巩固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16.对以下文学著作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是古典

7、小说创作初期的成果C. 内容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繁荣 D.表现手法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17.宋代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同时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导致宋代文化向下层平民社会普及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壮大B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D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逐渐形成18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 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19.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

8、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 B C D20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说:“绝对空间就其自身特性与一切 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对此观点进行修正的是 A相对论力学 B地质力学理论 C量子论力学D光电效应理论21.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 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

9、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22.早期维新派 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 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 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23.下列与右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科学与人权并重 D.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24.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因而常用的词汇也是吃人的礼教奴隶的国度非人的道德,他们努力

10、创造的新文学也定位于人的文学。”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A.新文化运动注重追求人的个性解放B.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C.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25.孙中山以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 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为此,孙中山 A反对学习欧美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主张平均地权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26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再转向学习“文化”的决定因素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C.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中国无产阶

11、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27.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 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 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王韬 B.康有为 C.粱启超 D.陈独秀28.美国战地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后,他把中国共产党提高到了生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地位,批驳了所谓中共不过是从属于莫斯科之傀儡的看法,断言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的局面开创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29.201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2周年纪念日。他

12、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30.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

13、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3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 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2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大提出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 年有400项。从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 果达到了3 406项。材料说明 A科技领域出现“大跃进” B“双百”方针推动科技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凸显优越性 D“向科学进军”热潮初显成效二、 非选择题33.(1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