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392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潜山县三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环高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四次联考高三历史试卷时间:8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藩)屏周。”这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选拨德才兼备之人B.扩大疆域C.巩固周王室统治D.团结功臣和贵族 2.族田义庄是宗族宗法制度的产物,肇始于北宋范仲淹创建的范氏义庄,明清时各地十分盛行。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表明族田义庄 ( ) A.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B.在古代的存在有合理性C.有利于宗族内部平

2、等D.是封建政府救济灾民的来源 ( ) 3. 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4.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5.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会形成一个内在平衡。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的皇帝是 ( ) 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

3、.明太祖 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万民法的形成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D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A.AB.BC.CD.D 7.在责任制内阁下,英国首相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 A.控制议会选举B.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C.操纵其他政党D.决定国王的继承问题 8.“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他们不能进行贸易,没有统一的货币,无法制定外交政策,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战争换来的独立,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稳

4、定和繁荣。”这是美国在反思 ( ) A.邦联制度的缺陷B.总统共和制的不足C.联邦制的局限性D.君主立宪制的弊端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汉堡。”该规定 ( ) A.维护了德意志的统一B.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C.加重了封建专制色彩D.确立了容克贵族的统治 10.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 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 11. 黄遵宪是一位对我国近代文学产生很大影响的爱国诗人。他的怨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

5、威海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以下各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内地经商B.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义和团运动后“惩办首祸诸臣”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3.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B.华兴会C.中国同盟会D.中国共产党 14.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D.结束了帝国

6、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5.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以下对这一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发布于1919年B.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指导C.受到工商界响应D.体现了反帝爱国的性质 16.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B.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C.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17.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

7、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这一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 A.第一次国共合作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C.八一南昌起义D.北伐战争 18.红色旅游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下列红色景点中,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 A.井冈山革命遗址B.浙江嘉兴南湖C.遵义会议会址D.延安宝塔山 1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 A.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B.二万五千里长征C.取得抗战胜利D.千里跃进大别山 20.中国历史上年号和纪元方

8、式的变化往往与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兴替息息相关,而从年号和纪元方式的使用上也能为我们历史研究中的年代确定、判断使用者的政治立场提供依据。2015届学生查找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年”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以下现象不应该出现在资料上的是 (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北平和平解放C.百万雄师过大江D.开国大典 21.晚清时期一个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这则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俄国二月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巴黎公社革命D.法兰西第

9、三共和国建立 22. 中国民主政治白皮书 中指出:“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280多万人,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是() A.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结合B.所有群众直接参与的选举C.呈现出渐进性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23.最近两年“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名字不断涌现。这些称呼来源于各地农村,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一样,都是村务监督机构。这反映出(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

10、以健全B.以法治国理念深入广大农村C.基层民主制度逐步走向完善D.村民已真正实现了自治 24.“文化大革命”的悲剧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 )。 A.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 B.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制建设目标 D.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6.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下图)反应出其() A.“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11、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认同 27.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对香港租借的时间到期B.“一国两制”政策的灵活性C.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8.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 ) A.“另起炉灶”B.“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9.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示意图。其中建交国数量最多时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D.不结盟政策扩大中国的政治

12、影响 30.2014年,APEC会议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重回中国,此次会议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之一是 (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 C.新时期的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D.同世界大国建立友好关系 2、 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18分)近代以来,中国为世界和平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材料二 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

13、战场上的陆军,最多的年份占编制总额90%,八年中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国际意义。(8分)材料三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于德里)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41955)第三集(2)概括材料三中的外交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该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两次重大外交实践。(10分)32.(2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