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387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北市第十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2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

2、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3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甲骨文 金文 小篆“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 B C D4某个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明末清初思想的大辩论。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存”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5在伦理观上孟

3、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6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7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

4、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东京 D明初的南京8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10.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与中古时期的有很大分别。以下哪一项与

5、这个说法相符?A.深刻表现社会现实 B.有浓厚宗教色彩C.表达主题多是动物 D.颜色鲜艳和生动11.康德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启蒙。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康德认为实现启蒙人们必须拥有A.毫无限制的自由 B.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C.追求财富的自由 D.私下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12. 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司汤达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等,还安排了一个

6、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B浪漫主义的文艺C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13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D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14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写道:“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欧洲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智者运动

7、 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15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他评价的是 A经典物理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现代信息技术 16在19世纪的最后一天,物理学家W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它美丽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其中一朵是同热辐射有关的问题。驱散这朵“乌云”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感应理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17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指出:“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

8、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一观点A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观念 B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C推动了爱因斯坦物理学的研究 D启发了普朗克量子假说的提出18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现代主义19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9、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交流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较大的传播工具20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

10、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A B C D23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

11、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24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25.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白脸”表示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50分。26.(16分)中西方的先进思想在交流中共同促进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思

12、想家主要思想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1613168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张。王夫之(1619169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共”。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思想家主要思想孟德斯鸠(16891775年)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伏尔泰(16941778年)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17121778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

13、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4分)(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与法国的启蒙思想相比在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上有何不同?(4分)材料三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3)晚晴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4分)(4)你是否同意晚清“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