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宣贯文档]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443384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宣贯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宣贯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宣贯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宣贯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宣贯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宣贯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宣贯文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表在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9年第7期上;刊物级别: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关于在用压力容器硬度的测量赵恒忠,胡启凡,许显红(泸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四川 泸州 646100) 在用压力容器常通过现场硬度测量来大致判断其强度、金相组织、化学成分等是否正常。有关标准也对硬度测量作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的某些条款还存在难以实施或实施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就现场硬度测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1 每个测量部位的测量数量现场硬度检测采用最多的是便携式D型里氏硬度计,其检测方法按GB/T17394-98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1执行。GB/T17394-98规定每个测量部位测量五次,且任意两压痕中心之间距离不小于3

2、mm,按此规定,即便是在实验室精确测量,测量区域至少也要有8.0mm的宽度。而压力容器焊接接头中的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过热区、母材虽然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但有的区域宽度根本不能满足测量要求,表1为不同焊接方法焊接低碳钢时,热影响区、过热区等的平均尺寸。因此,进行压力容器硬度测量时,对焊缝、母材等宽度大的测量部位,可以也能按GB/T17394-98的规定执行;对热影响区、熔合区、过热区等宽度小的检测部位,只能每个测量部位测量一次。 表1 不同焊接方法热影响各区宽及总宽的平均尺寸2焊接方法热影响各区宽/mm热影响区总宽/mm过 热 区相变重结晶区部分相变区手工电弧焊2.23.01.52.52.2

3、3.06.08.5埋 弧 焊0.81.20.81.70.71.02.34.0电 渣 焊18205.07.02.03.025302 测量部位对于压力容器的硬度测量部位,一些标准 3、 4笼统地规定对焊缝、热影响区、母材进行硬度测量。笔者认为硬度测量部位应分主次,过热区、可疑部位(如:使用中的鼓包、变形部位等)作为重点测量部位,焊缝、母材作为辅助测量部位。理由叙述如下:2.1焊接接头的熔合区、过热区是组织、性能极其不均匀的部位,同时也是应力应变极其不均匀的部位,这两个区域是焊接接头中最危险的部位,应作为重点测量部位。但是现场硬度测量一般采用便携式D型里氏硬度计,其冲击头直径为3mm,而熔合区的宽度

4、很窄,通常手工电弧焊在0.40.6mm之间,埋弧焊在0.250.5mm之间5,不能实现现场硬度测量;即便是过热区,其宽度也较窄(见表1),冲击压痕边缘也可能有部分在熔合区、相变重结晶区内,但这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小,因此过热区可实现现场硬度测量,应作为硬度测量的重点测量部位。2.2可疑部位也是重点测量部位。压力容器在特定的介质、温度等的作用下,可能引起局部鼓包、变形、金属色泽差异等外观缺陷,对这些部位进行硬度测量,可以大致判断出材质是否劣化。2.3对焊缝、母材进行硬度测量的目的是为重点测量部位硬度测量结果提供比较基准。若重点测量部位在母材、过热区上,则辅助测量部位应选择母材正常部位;若重点测量部位

5、在焊缝上,则辅助测量部位应选择焊缝正常部位。可疑部位硬度值与正常部位硬度值相差明显,则说明材质已经劣化。3 过热区的测量方法由于过热区宽度较窄,硬度测量时,怎样将钢球中心对准过热区尤其关键。下面以时代HLN-11A型硬度计为例,叙述现场硬度测量的操作要点。母材焊缝过热区冲击装置支承环中心线及辅助线在D型冲击装置的支承环两侧刻画出中心线及辅助线(辅助线与中心线的间距均为1.0mm)砂轮打磨脱碳层及焊缝余高目测粗糙度满足测量要求10%硝酸酒精溶液侵蚀焊缝熔合线将D型冲击装置上一侧的辅助线对准焊缝熔合线,中心线及另一侧的辅助线靠热影响区测硬度大致测量球头压痕中心至熔合线的距离按表1的数据判断压痕主体

6、是否在过热区内(检测示意图见图1、2)。图1 图24 合格指标4.1采用便携式里氏硬度计对压力容器进行硬度测量的合格指标制订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1)里氏硬度计的示值误差12HLD1。2)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段向胜等人6通过对Q235、16Mn、15MnV等钢材里氏硬度与抗拉强度之间换算关系的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的钢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于钢坯尺寸、扎制工艺的不同,虽然材料在试验的层面硬度值相同,但是其内部的各层面硬度分布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在相同硬度值下,其对应的抗拉强度值有明显的差异,其线性回归方程为:b=2.083HLD-297.2,平均相对误差6.58%,相对标准误差7.56%。3

7、)甘肃工业大学杨瑞成等人7通过对珠光体耐热钢高温时效后基体力学性能的变化的研究,发现随着温度-时间的推移,材料硬度值不断缓慢降低,并且在硬度值降低过程中存在一个突变区,在突变区起点,材料硬度值约下降7%;在突变区终点,材料硬度值最大降幅约为初始值的30%。4)焊接接头不同部位硬度分布特点。一方面由于焊接热循环的影响,过热区的硬度明显要比母材高5。另一方面,由于母材表层抗拉强度常低于内部各层面的抗拉强度6,如果按等强匹配原则选择焊接材料,去除表面脱碳层的母材表层硬度一般也低于焊缝硬度。下记试验确认过热区、焊缝与母材硬度大致差异值。 试验用材料见表2。表2 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材料牌号规格化学

8、成分(%)物理性能(MPa)CSiMnSPReLRm16MnR180.150.291.540.0070.021345550E50154.00.0960.461.240.0100.021450550试验方法。在400400试板中央开U型坡口,坡口底部距试板底部约6.0mm,将试板刚性拘束固定在钢板上施焊(示意图见图3)。试验流程:焊接消除应力热处理刨洗表面脱碳层及焊缝余高目测粗糙度满足测量要求10%硝酸酒精溶液侵蚀焊缝熔合线焊缝、过热区、母材各任测10点硬度再刨洗掉表面6mm10%硝酸酒精溶液侵蚀焊缝熔合线焊缝、过热区、母材任测10点硬度。 图3试验焊接规范见表3。焊道/焊层电源极性焊接电流(A

9、)焊接电压(V)焊速(cm/min)线能量(kJ/cm)1/1DC(-)2002514.321.01/2DC(-)200259.133.01/3DC(-)200254.862.5试验结果见表4、表5表4 焊接接头表层不同区域硬度分布图 焊缝母材过热区平均值410.3402.9421.4标准偏差5.033.116.75表5 焊接接头内层不同区域硬度分布图 焊缝母材过热区平均值410.4408.7422.9标准偏差5.384.646.37根据段向胜等人6的试验结论,同时结合本试验的试验结果,对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接头各区域表层里氏硬度提出如下的推论,供制定压力容器硬度测量合格指标参考。 对于母材、过

10、热区的表层里氏硬度值与抗拉强度之间的换算,可以按段向胜等人6的试验结论进行,即b=2.083HLD-297.2。过热区表层里氏硬度值一般不超过母材表层里氏硬度值的105%。焊缝内层与盖面焊层之间,虽然内层焊受到后层焊的后热作用,其晶粒要比盖面焊层细些,但只要焊接材料相同,内层与盖面层的熔敷金属抗拉强度值无差异。因此,对盖面焊层的里氏硬度值与抗拉强度之间的换算不能完全照搬b=2.083HLD-297.26,而应对该回归方程进行修订,参考本试验的试验数据,可以将上记回归方程修订为:b=2.083HLD-312.7(仅适用于焊缝)。5)HG20581-1998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4中对碳钢、低合

11、金钢焊制容器在NaOH、湿H2S应力腐蚀环境、高温高压氢腐蚀环境、液氨等四种介质环境中使用时,有关硬度值的限制规定。这些规定有通过维氏硬度表述,有通过布氏硬度表述,需通过GB/T17394-1998换算成里氏硬度。4.2基于上述五点理由,笔者将在用压力容器硬度检测合格指标的制订要点表述如下。1)对碳钢、低合金钢焊制容器在NaOH、湿H2S应力腐蚀环境、高温高压氢腐蚀环境、液氨等四种介质环境中使用时,首先要满足HG20581-1998中有关硬度值的限制规定。2)宏观检验发现对材料性能有影响的可疑缺陷时,可疑部位硬度值与正常部位均应进行硬度测量,若可疑部位硬度值与正常部位硬度值相差在10%以上(需

12、按同区域进行比较),则说明材质已经劣化。3、对宏观检验未发现对材料性能有影响的可疑缺陷,且该容器需首次进行硬度测量时,焊缝的硬度平均值不能低于盖面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中记载的抗拉强度换算值的85%,换算按公式b=2.083HLD-312.7进行;过热区的硬度平均值不能低于母材质量证明中记载的抗拉强度换算值的90%,换算按公式b=2.083HLD-297.2进行;母材的硬度平均值不能低于母材质量证明中记载的抗拉强度换算值的85%,换算按公式b=2.083HLD-297.2进行。超过此限,应通过金相检验等加以确认。4、对宏观检验未发现对材料性能有影响的可疑缺陷,且该容器需不是首次进行硬度测量时,则应将

13、过热区、母材、焊缝检测数据与历次硬度检测数据进行比较(需按同区域进行比较),若相差在10%以上,则说明材质已经劣化。检验案例具体说明:在对某厂CO中温变换炉进行全面检验时,发现有一段筒体产生了鼓包,技术特性见表6,质量证明书中记载的抗拉强度值数据见表7,焊接接头各区域硬度测量结果见表8,金相复查结果见表9。表6 CO中温变换炉技术特性母材盖面焊材操作压力Mpa操作温度工作介质15MnVR,36H08MnMoA+HJ4312.1550半水煤气、变换气、蒸汽表7 质量证明书中记载的抗拉强度值质量证明书记载的抗拉强度Mpa质量证明书记载的抗拉强度换算成里氏硬度HLD母材560411.5焊材51039

14、5表8 焊接接头各区域硬度测量结果正常部位HLD鼓包部位HLD鼓包部位相对正常部位的降幅(%)鼓包部位相对质量证明书记载的换算值的降幅(%)焊缝母材过热区焊缝母材过热区焊缝母材过热区焊缝母材过热区MIN392403409308307312MAX410415433331330334SVE400.9408.4420.5319.6318.2321.7202223192322STD5.953.847.187.047.047.26表9 焊接接头各区域金相复查结果正常部位鼓包部位金相组织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大量的铁素体+极少量的珠光体 对比鼓包部位与正常部位,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硬度降低了20%以上;对比鼓包部位与质量证明书中记载母材、焊材出厂值,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硬度降低了20%左右。随后金相检验证明鼓包部位已发生了材质劣化,直接证明了前述观点。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特种设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