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380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南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理科)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计40小题)1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下列主张不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2十八世纪的西方有句谚语:“The laziest (最懒惰的)government is the best government”,下列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的是()A以德治国的文化人学派B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C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D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3牟复礼在中属思想之渊源中论述战国

2、某学派时指出嘲讽礼仪和正名,申谴俗例,它呼吁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这一学派应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42016年里约奥运会近日闭幕,中国金牌榜位列第三。中国古代体育竞技性较弱,特别是唐以后。射为六艺之一。“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国_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A先秦B商周C唐朝D明朝5春秋晚期,晋国铸邢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 ;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孔子一再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A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B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C怀旧的保守主义倾

3、向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6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C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D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7“汉代以下,就集体而言,士大夫代表了社会力量,与君权之间有既合作又相互制衡的辩证关系。”此间,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是()A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B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C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D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8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卑、放

4、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A“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B“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C“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D“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冲击9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从而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道家学说导致了汉初的社会动荡B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C道家学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信奉推崇10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A外儒内法的思想B法术势合一的统治思想C“天人合一”思想D变道家的道统为封建的法统11李约瑟称朱熹理学“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 “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他的

5、主要依据是朱熹主张()A格物致知B先理后气C心即理也D理气同源12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提出,“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下列最有可能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朱熹C王守仁D王夫子13有学者提出,“夫天下之民物众矣,若必欲其皆如吾之条理,则天地亦且不能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该观点()A继承了“天人感应”的思想B主张对人性加以束缚C挑战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D质疑了封建君主专制1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

6、机制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151583年,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本土,在肇庆建立了第一个教堂,命名为鲜花寺。利玛窦的主要目的是()A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B肯定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引进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建筑风格D假借佛教的形态传播天主教16他认为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是()A董仲舒B朱熹C王夫之D李贽17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A黄宗羲提倡“法治”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18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以固定粮食税

7、代替余粮征集制。就市场角度而言,其积极意义在于() A推动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消除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学者王听伟指出:“摒弃了试图直接由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构想,使得俄国的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缓和了民众和苏维埃政府的矛盾,顺利渡过了这次危机。这是社会主义第一次伟大而成功的改革。”这一“成功的改革”是指()A赫鲁晓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 C实施新经济政策D实行农业集体化20列宁在反思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曾说:“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为纠正这一错误,

8、俄国推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偏 C农业生体化D计划经济211933年,作家肖洛霍夫在写给斯大林的信中反映了粮食征购队员普遍使用刑逼、体罚和打骂等手段来收购粮食以及农民消极怠工的现象。信中反映的现象()A不能真实反映苏联情况B使斯大林开始削减农业税C与当时农业体制改革关系密切D减缓了苏联的工业化步伐2220世纪30年代,苏联进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5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二者相同点是()A消灭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公私合营的改造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3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

9、成就,以下相关表述,比较合理的是()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曾一度超过美国B二者都采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C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而美国人民因为经济大危机导致生活水平极大下降241935年6月,访问苏联的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人类更美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 ”这一“浪潮”带来的成果是()A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B推动农业蓬勃发展C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D国民经济基本恢复25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A高度集中

10、的计划经济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26下图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孩子们在玩耍意味着苏联基本消除了贫困B图片中的女工愉快地工作不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C宣传海报准确地反映出苏联劳动人民幸福的生活D将女性全职工作和抚养家庭结合起来加以理想化27下表所示苏联制造业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变化的因素有() 苏联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份额 (百分比,世界总量为100%) 1928年 1938年 1953年 1963年 1973年 1980年 53 90 160 209 201 211 苏联实施五年计划 斯大林模式的

11、推行 赫鲁晓夫对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ABCD28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开垦、开垦、再开垦”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29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这一现象()A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B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C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D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3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 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A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判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C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D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31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