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374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芦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使周朝统治得以持续“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禅让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 A. B. C. D. 2. 据 史记 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 关系是 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3.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 “问鼎中原”“烽火戏诸侯”鲁国大夫季氏违背礼制,公然“八佾舞于庭”“立嫡以长不 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A. B C D4“

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禹建立夏朝 B商汤灭夏 C周天子分封诸侯 D秦王嬴政统一六国5.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 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6.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诸卿 C太尉 D御使大夫7 “君主近臣,代起朝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如果这种情形是说汉武 帝时代的话,下列史实可以论证这一看法的 A三公决策,辅助皇帝 B推恩诸侯,维护统治 C攘夺相权,形成中朝 D设中书门下

3、分割相权8.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但北宋建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 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C.设置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 D.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9.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置枢密使 C.实行三省制 D.实行行省制度10.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察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举秀才,不知书;举孝

4、廉,父别居”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11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 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12.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 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13 梁启超将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为“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 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中朝” B宋朝的中书门下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5、14.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内阁、 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15.古希腊城邦与我国古代的城市相比,其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 A.崇尚武力 B.小国寡民 C.战争频繁 D.中央集权16. 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 之外”。实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 A.苏格拉底 B.梭伦 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17.古代雅典政治中,最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18.古希腊流行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

6、意味着 A城邦为男人服务 B成年男人是城邦的主人 C妇女在城邦中不享有公民权 D男人在城邦中占绝大多数19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 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20.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 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21. 古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

7、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 法律。之所以说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公民权22.罗马帝国颁行的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20080926 A规定的内容不同 B适用的范围不同 C制定的依据不同 D量刑的标准不同23.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 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君主立宪政体 D.总统制 24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 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

8、荣革命”之前 C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D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5. 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美国政党制度评析。下列各项适合 出现在报告内容中的是A美国的两党及其代表的不同阶级的利益B美国两党对垒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美国的两党制促进了君主立宪的形成D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对独立战争的影响26.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27. 史学界把资

9、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英国模式、德国模式、 法国模式。与英国“相互妥协,渐进改革”的现代化进程特点相比,法国的 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是 A捍卫统一,平定内乱 B政局稳定,和平斗争 C政局动荡,曲折复杂 D社会改革,王朝战争281901年,法国等11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 A参议院 B众议院 C总统 D最高法院29.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 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

10、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30. 下列哪一条约废止了广东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特权,为外商经济入侵 大开便利之门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31.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 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B.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C.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D.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32.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

11、北京 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D英法要求修改条约2、 非选择题(共3题52分,33题16分,34题18分,35题18分)33. (1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哪一制度?(1分)依据材料概括出该制度有何特点?(2分)材料二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2、(2)材料二反映出哪种选官制度的弊端?(1分)对此,隋唐时期创制了什么新制度?(1分)此种创新有哪些进步性?( 4分)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摘编自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为处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美国宪法规定了怎样的制度?(1分)有何特点?(2分)这一制度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 2 分)(4) 综合以上材料,这些新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34.(18分)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 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2分)它的出现有何积极意义?(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