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上传人:撒**** 文档编号:13443109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这是一个特殊的开学季,因疫情影响,广大中小学生在家又经过了一段长长网课期,进入五月份,各地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复课。面对开学,不同的学生会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对于一些本身就存在心理或者精神障碍的孩子来说,会比其他时段更严重。开学焦虑、学习压力过重、人生观坍塌、亲子关系矛盾.各种原因交织,最容易出现“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孩子在压力下无所遁形,从而在冲动下犯错。家长、老师一定要注意开学季学生的心理变化!一、近期中小学生跳楼事件及原因分析(一)主要案例也许是因为疫情隔离太久,亲子关系恶化;也可能是因为网课压力山大,难以疏解;或者是因为近期集中复课又临近考

2、试,压力倍增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小学生跳楼事件一起接着一起,幼小生命接连逝去的背后,中小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2020.03.03,河北石家庄,一名12岁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家长严厉训斥了几句后,一时想不开,从楼上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2020.03.24,河北邯郸,一名9岁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曾被老师踢出“钉钉群”,从15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2020.04.07,江苏南通,一名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抢救无效,不幸身亡。2020.04.12,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2020.04.13,安徽合肥,一名15岁

3、学生因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爬出阳台扬言要跳楼。幸好被派出所营救。2020.04.13,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2020.04.26,安徽知名高中巢湖一中,一名17岁高一男生,因学习压力太大,跳楼自杀身亡。2020.04.26,在安徽省郎溪县某中学的开学日中,七年级女生刘某某在搬宿舍时,突然从四楼阳台上后仰坠楼,重伤身亡。(二)数据统计这些不是个例,根据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数据,中国是儿童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而在开学季,各种矛盾交织,最容易出现“压倒骆驼的最后一

4、根稻草”,让孩子在压力下无所遁形,从而在冲动下犯错。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三)原因分析那么造成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压能力。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往往受外界影响较大,在

5、心理暗示中会给自己施压。会在潜意识里把这些问题代换到自己很多方面,进行强制性的自我缺点延伸。他们的做法往往是自我打击、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自我折磨。而且出现这些问题时,他们哪怕进行了自我否定,也不会考虑修复这个问题,而是选择把情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甚至是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备受三个“凶手”的折磨。“凶手”一:学习压力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一篇名为如此“培优”令人心疼的文章,是一位爸爸写的,他讲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妈妈把业余时间都拿来陪孩子上“培优班”。除了工作之外,妈妈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有一刻空闲。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被妈妈逼着“培优”

6、,周末也没休息过。六年来,孩子早晨6点出门,晚上11点休息,上的“培优班”不下30个。经常8、9点的时候,孩子就没声儿了。一看,他斜靠在床上,睡得真香,手里的书掉在地上,让人心疼极了。上初中后,孩子的白发越来越多,看起来像个小老头。医生说孩子是精神压力过大,按医嘱吃核桃、吃黑芝麻,还是不见好转。被“培优班”填满的生活,仍然在继续.被压力拽着走的感觉,就像绷紧的皮筋,一旦有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皮筋就可能松掉,或者直接崩断“凶手”二:道理多、感受少爱与关心是维系情感的桥梁。只有爱存在,生活才会融洽,现在很多学生自闭自卑、不善交流沟通,也与父母没有及时引导有关。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时第一件事就是喜欢跟

7、他讲道理:男孩哭了,爸爸告诉他:“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孩子不愿意把玩具送给别人,妈妈说:“好孩子应该懂得分享。”孩子没有跟别人打招呼,家长这时会教他:“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这是基本的礼貌。”作为父母,他们总是急于教给孩子生活的道理、正确的做法,却忽略了一点:孩子当下的感受。在一个只讲道理的家庭,往往是父母讲赢,孩子总是受挫的状态,他学到的沟通模式就是忍受。然而忍受是有限度的,总会有一天,太多积压的情绪到达一个临界点时,便会演变成很难收拾的“大麻烦”。“凶手”三:错误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概念。真正的挫折教育,指的是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去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自己解决

8、问题。而不是在孩子正高兴时,突然喊停,扰乱他们的兴致。打断快乐,不是磨练,而是折磨。可现实中,不少父母是后者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故意不让孩子开心,也就是所谓的“打击教育”。甚至,有的父母还不停地跟孩子的需求“较劲”。孩子需要什么,偏不给他什么;孩子想往东,偏让他往西。就是因为这种教育,一些孩子变得更加脆弱,更加怯懦。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失去主观能动性的行为。长期接受“挫折教育”的孩子,就如同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做这项实验中不断被电击的那群狗一样。后来,持续被电击的狗习惯了电击的疼痛,也接受了自己的痛苦不可逃避的事实。所以最后即使笼门打开它们也

9、不逃出,而是躺在地上呻吟颤抖。关键是,父母这样做时,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觉得:这没什么不对啊,我自己也没被满足过啊,不被满足是常态啊,不快乐也是常态啊 不能老是让孩子开心啊,老是开心,才是有问题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快乐的能力。以后,他再遇到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不对的,自己不应该快乐,所以,他主动掐断这种积极的感受,回归到一种平淡,或痛苦的状态。二、疫情时期,孩子的心理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精心策划的家庭旅行没有了,春节及假期的各种聚会取消了,不能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玩乐,并且还要经常被逼着洗手、戴口罩,学校推迟了开学这种长时间在

10、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人们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在认知上,可能因为过多摄入疫情相关新闻和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灾难化的想法;在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在行为上,正常的学生、生活作息时间被打乱,会无所事事,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在人际交往上,会产生人际交往范

11、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在躯体化反应方面,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问题、消化系统问题、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也可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症状或出现反复洗手、消毒等行为。三、面对开学,孩子可能会出现的“开学焦虑症”开学了,有的同学还留恋在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之中,一想起上学,心里多少有点不乐意,难免会出现开学焦虑症状。有的同学在寒假里作息时间完全打乱了,饮食也没有了规律等,想到上学,就会难受。面对开学,如果学生表现出焦虑、抗拒、情绪暴躁、精力不集中,有的甚至在身体状况上表现出胃痛、失眠、易疲倦等症状,这就是心理医生们所说的“开学焦虑症”现象

12、。这些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开学前,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注意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及时查找孩子焦虑的原因,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家庭到学校的平稳过渡。孩子开学焦虑症状的主要原因分析:(1)学习压力大。如果孩子感觉到学习压力大而不愿去学校。父母应与孩子一起查找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而不只是一味简单粗暴的要求孩子成绩好。同时告诉孩子如果觉得压力大而感到过度紧张或焦虑,可以主动与父母老师进行交流,也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做些放松运动。(2)因疫情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疫情让孩子懂

13、得了自我保护,开学意味着改变与亲人的居家生活到人员较多的学校里去,有些孩子可能对学校人群环境感到恐惧。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学习有关公共卫生和防控疫情的知识,帮助孩子对疫情有个正确认知,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估现实情况,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安排,告诉孩子,目前国家是在疫情可防可控的现状下允许孩子进校的,不用恐慌,同时叮嘱孩子到学校只要按学校要求去做,做好防护,他会是安全的。(3)作息时间、生活状态不一致。孩子在家上网课,节省了上放学路途时间,课余时间相对宽松,尤其是家长不能在家陪读的学生,学习状态相对懒散,开学季可能会对学校相对紧张的作息时间有抵触情绪。家长要有意识的让孩子在家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要求,

14、克制自己的惰性,保持精力集中,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4)心理的不适应。在家舒适享乐的生活方式会让学生们留恋居家的日子,长时间放松的状态不能适应即将到来紧张的学习节奏,会导致他们对开学产生抵触情绪,不想上学。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学习上的压力,注意多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与孩子聊聊学校的有趣事情,帮助孩子度过这段适应期。四、心理疏导,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孩子心理防护?(一)留心观察孩子异常情况疫情突来,也让一些预料不到的意外变化突来,作为家长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点滴变化,让孩子健康成长。新闻、网络、视频关于病毒、疫情、死亡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袭来,一下子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恐惧。

15、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焦虑、恐惧就有可能通过反常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晚上频繁醒来、哭闹,害怕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总是问:“妈妈、爸爸,你不要离开我好不好!”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他们对事物小心翼翼,饭量减少。或者,突然变得很胆小,平常很喜欢玩的玩具或游戏都不愿意参加了;还有可能出现尿床、反复吸允手指、咬指甲这样的行为。出现以上反常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我们要给他们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金钱,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请许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人生!(二)体谅孩子的处境与困难没有喘息时间的课表,没有丝毫放松的学习要求,无限度拔高的课程难度,如山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和排名他们除了上课就是吃饭睡觉

16、,如同机器,缺乏和朋友师长的沟通,缺乏心灵安慰。在学习之外,找不到生活乐趣。所有这些,以一个孩子稚嫩的肩膀和心灵,本就承受艰难,如果再加上一点点意外,引发崩溃是必然的。我知道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压力山大,来自分数和排名的压力让他们难以松懈,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至少应该随时换位思考。与孩子“同情”,体谅他们的心境与困难,在鼓励他们奋进的同时,也告诉他们,路不仅仅只有一条,如果你太累了,可以歇一歇。如果你这条路走不通,换个思路另走一条。(三)想尽办法疏导孩子减压说实话,我对大环境也无能为力,但我至少会想尽办法为孩子减压,给她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给她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免于崩溃的力量:让她觉得,世上的路有千万条,她在每件事情上都有很多选择。让她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健康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