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用书课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442818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用书课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考总复习用书课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中考总复习用书课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中考总复习用书课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中考总复习用书课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用书课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用书课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第17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中和反应第18课时盐和化肥 第八章常见的酸 碱 盐 第八章常见的酸 碱 盐 第16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第16课时常见的酸和碱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1浓酸的性质 1 浓盐酸 浓硫酸 浓硝酸 易挥发 HCl 刺激性气味 H2SO4 无色 油状液体 HNO3 易挥发 特殊刺激性气味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2 浓硫酸的特性和稀释 1 浓硫酸有 使蔗糖 纸张等脱水 变成 浓硫酸有很强的 如果衣服 皮肤沾上浓硫酸应立即 再 浓硫酸还具有 性 可作 剂 图16 1 2 稀释 浓硫酸易溶于水 溶解时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水会浮在浓硫酸上 溶解产生的热会形成局部

2、高温 使水沸腾 造成酸液飞溅 稀释浓硫酸时 一定要把 沿容器壁慢慢注入 中 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 脱水性 炭 腐蚀性 用布拭去 用大量的水冲洗 吸水 干燥 放出大量热 浓硫酸 水 水倒入浓硫酸中 注意 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 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都会 因为浓盐酸 浓硫酸 所以它们都要 保存 密封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变小 有挥发性 溶质的质量减小 有吸水性 溶剂的质量增加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稀盐酸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因为酸溶于水会生成阴 阳离子 其阳离子全是 所以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共同的化学性质 氢离子 红 不变色 红 不变色 2 2 ZnCl2 H2 ZnSO4 H2 F

3、eCl2 H2 FeSO4 H2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注意 浓硫酸 硝酸因有强的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6 3 2FeCl3 3H2O Fe2 SO4 3 3H2O NaCl H2O Na2SO4 2H2O 2 2 CaCl2 H2O CO2 Na2SO4 H2O CO2 AgCl HNO3 Ba2SO4 2HCl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1 氢氧化钠 白色固体 溶于水并放出 易 而潮解 所以可作 剂 有很强的 性 俗称 和 2 氢氧化钙 俗称 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于水 有腐蚀性 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 方程式为 此反应放出 生石灰也是常见的 剂 微 易

4、大量的热 吸收水分 干燥 腐蚀 烧碱 火碱 苛性钠 熟石灰 CaO H2O Ca OH 2 干燥 大量的热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4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因为碱溶于水会生成阴 阳离子 其阴离子全是 所以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共同的化学性质 氢氧根离子 蓝 红 蓝 红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Na2CO3 H2O Na2SO3 H2O 2 2 Ca2CO3 H2O Ca2SO3 H2O 2 Na2SO4 2H2O 2 CaCl2 2H2O 2 Na2SO4 Cu OH 2 Ca2CO3 2NaOH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注意 1 氢氧化钠易 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 所以 保存 2 固体氢氧

5、化钠 生石灰溶于水的溶液呈碱性 因此不能干燥 等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 3 因为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所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用 溶液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所以用 溶液鉴别二氧化碳 吸收水分 二氧化碳 密封 二氧化碳 氯化氢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一浓酸的特性 B 解析 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变化 浓硫酸吸收水分 浓盐酸有挥发性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酒精灯 量筒 2 上述仪器中稀释浓硫酸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应立即 然后涂上3 5 的碳酸氢钠溶液 请写出碳酸氢钠溶液与

6、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玻璃棒 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NaHCO3 H2SO4 Na2SO4 2H2O 2CO2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浓硫酸密度比水大 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放出的热量使水沸腾 造成液滴飞溅 所以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使产生的热量及时疏散开 浓硫酸若溅到皮肤上应先擦再用水冲洗 避免大量的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的热 灼伤皮肤伤害加重 方法点拨 浓盐酸 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浓盐酸的挥发性 浓硫酸的吸水性导致溶液的质量改变 浓盐酸减少 浓硫酸增加 但质量

7、分数都减少 稀释浓硫酸时注意是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稀酸溶液的化学性质 命题角度 酸的化学性质 例2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 选用了下列常见物品 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 白醋 鸡蛋壳 紫罗兰花 锈铁钉 蒸馏水 食用碱 玻璃小杯 问题 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 查阅资料 1 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 其主要成分是醋酸 化学式可表示为HAc Ac 代表醋酸根 2 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 Na2CO3 3 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探究与验证 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 白醋能与铁反应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反思与评价 1 上面 实验结论 中

8、 错误的是 填实验序号 2 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 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 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 Ca OH 2 CaCO3 H2O 四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A中铜不与酸反应 B中CaCO3 NaHCO3都属于盐 D中NaNO3不与酸反应 C 方法点拨 学习酸的化学性质 要以常见酸为核心 熟记酸的几点性质 将其同类物质的性质理成线 从而加深对酸的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并能综合运用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三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特性 例3 2012 苏州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B 固体氢氧

9、化钠有挥发性C 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D 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 命题角度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特性和用途 B 解析 固体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 故选项说法错误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变式题 2010 甘孜 下列关于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固体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B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 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改良酸性土壤D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解析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方法点拨 氢氧化钠三大特性 潮解性 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强腐蚀性 氢氧化钙的俗称 用途要分辨清楚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四

10、碱的化学性质 例4 2012 广州 碱溶液中都含有OH 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 OH 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 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 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命题角度 常见的碱相似的化学性质 C 解析 Ba OH 2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作用的结果 与OH 无关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变式题 2012 黄冈 对于反应 X Ca OH 2 Y Cu OH 2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B 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 X

11、可能是CuCl2或Fe2 SO4 3D Y可能是CaCl2或Ca NO3 2 解析 从反应中物质的类别可知 该反应是盐和碱反应 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反应的碱是氢氧化钙 所以Y是钙盐 D 方法点拨 碱以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为核心 掌握化学性质 将其同类物质的性质理成线 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并能综合运用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五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探究 命题角度 NaOH溶液和CO2反应现象和产物的分析 例5 2012 嘉兴 在学习碱的性质时 为了验证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老师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图16 4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实验一 如图

12、16 4甲 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试管中的液面变化情况 实验二 如图16 4乙 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观察U形管 装有红墨水 两端液面的变化情况 1 实验二中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 填 升高 或 降低 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写出反应方程式 升高 2NaOH CO2 Na2CO3 H2O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2 与实验一相比 同学们认为实验二更合理 因为它能排除 对实验的干扰 水 解析 CO2既能与水反应 也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但究竟CO2是

13、与NaOH发生反应 还是与NaOH溶液中的水反应 乙装置很好地做了对比实验 如果U形管左端的液面升高 说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 方法点拨 NaOH和CO2反应时 由于无现象 无法肯定反应是否发生 所以需要借助装置的变化或加入其他试剂等 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第17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 中和反应 第17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中和反应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1酸碱指示剂 注意 1 指示剂遇到酸碱性溶液 变色的是 而不是呈酸碱性的物质 2 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只能判断溶液的 而不能判断溶液是 溶液还是 溶液 因为有些盐溶液也呈酸性或碱性 如碳酸钠溶液呈 性 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14、 使无色酚酞变 红 红 蓝 无 无 红 指示剂 酸碱性 酸 碱 碱 蓝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pH 大 酸 小 中 碱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注意 指示剂只能区分溶液的酸碱性 不能得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酸碱性的强弱 酸碱度用pH表示 2 pH的测定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 试纸改变颜色后 再与 比较 便可读出溶液的pH 提示 1 测定前pH试纸不能润湿 2 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3 pH试纸测定的pH只能是整数 标准比色卡 3 酸性溶液加水稀释 溶液的酸性 溶液的pH 但是不会 7 碱性溶液加水稀释 溶液的碱性 溶

15、液的pH 但不会 7 小于 减弱 变大 大于 减弱 变小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3pH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上的意义 1 在生命活动中 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pH范围内 测定体液的pH可以了解人的身体健康 2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3 酸雨 pH 的雨水称作酸雨 酸雨的危害很大 如 使湖水酸化 鱼类死亡 农作物减产 使名胜古迹 建筑物腐蚀损坏等 4 不能用氢氧化钠中和胃酸 因它有较强的腐蚀性 会损害肠胃 使森林大面积枯死 5 6 影响人类健康 注意 很多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如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常需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如在

16、中加入酚酞溶液 使溶液变红 在滴加 的过程中 溶液里 刚刚变为 时 说明酸碱 或 反应也生成盐和水 但不是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只是 和 之间的反应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4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对反应实质的探究 酸和碱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 叫做中和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 与碱溶液中的OH 结合生成 碱 盐 水 水 碱溶液 酸溶液 红色 无色 恰好完全反应 金属氧化物与酸 非金属氧化物与碱 酸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5中和反应的应用 1 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常利用 中和土壤和水源中过多的酸 2 废水处理 废水中含有酸性的物质 用 物质将其 后才能排放 3 医药应用 常用来中和胃酸过多的药物有 和 蚊虫叮咬后涂抹 和 等可减轻疼痛 熟石灰 碱性 中和成中性 胃舒平 小苏打 肥皂水 小苏打水 第17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一酸碱指示剂 命题角度 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溶液时的颜色变化 B 例1 2012 泸州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 常温下 测得溶液的pH 7B 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 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D 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第17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碱性溶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