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积极情感教育资料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42718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中积极情感教育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教学中积极情感教育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教学中积极情感教育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积极情感教育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中积极情感教育资料讲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中积极情感教育陈庄学校 教师数学情感不仅指学习的兴趣、热情、愿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动机,更指数学学习过程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逐渐丰富,进而产生不断体验、不断认识的兴趣、热情、愿望和动机,形成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一、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主要有:1. 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谦说过,“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是能力,最后是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更好地学好数学,是当今每一位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

2、、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2. 二十一世纪的公民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要使学生从小适应职业周期缩短,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使数学成为整个人未来发展的有力工具。这意味着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更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数学素质。数学情感正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与重大影响。所以学生的数学情感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3、甚至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成败。二、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情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经验,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和脑,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去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的知识。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儿童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

4、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中,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探索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教学“10的分成”这个知识点时,我创设了一个分糖的情境:妈妈买来10粒糖,要小明分给自己和小明的表弟吃,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分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每人各5粒,因为这样公平。有的说:给表弟6粒,自

5、己4粒,因为表弟年龄比自己小。有的说:我3粒,表弟4粒,还剩3粒留给妈妈,因为妈妈很辛苦,等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三、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过程中,如能针对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地给予评价,使其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激励情绪,这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

6、发展其创新精神和能力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情感是复杂和立体的,同时又是发展和变化的。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使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