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土地之观后感》.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42662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守望土地之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守望土地之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守望土地之观后感》.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守望土地这一系列纪录片由逐梦阡陌、水土一方、绿润河山、惜地如金、政兴农丰五部分组成,分别从五个角度梳理近几年来关于土地方面的政策,即土地与农业的关系、土地与开发保护的关系、土地与水利的关系、土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土地与经营流转的关系。通过课上观看纪录片守望土地,我对我国土地情况有了基础的了解,现有一些感想分享与大家。首先,土地资源宽泛多样的国情决定了不同方式的生产方式。从北方黑土地的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到南方水田的插秧育苗,中国辽阔的土地资源类型决定了农具和农作的不同方式但无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在面对现代化科技含量更高、标准更高的农产品需求面前,天南地北的农民都选择用更科学、有效、生态友好的方式进

2、行着生产活动从海南澄迈的许泉经营的蔬菜种植基地到黑龙江孙吴县的吴德显承包的7.65万亩地农机收割,从前传统的自然耕作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环保更高效的生产。这是国力进步的体现,也是农民的福利和喜悦。其次,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应贯通古今从中寻找创新和过去的衔接继承。从甘肃定西干旱的环境下传统储水系统崩溃到岳阳雨夜巡堤,从前的土地管理不再走得通,新环境下面临的新的管理模式与挑战让农民无所适从。新技术的使用、系统规划的进行,这些都不是面对时代变迁土地变化时应有的态度。正是学会了变通和创新,干旱土地中滴灌技术运用和传统的地窖技术完美融合,推动当地引水工程的高效利用;正是积极配合政府的重修和新建堤坝,多雨

3、的湘北才得以解决汛情危机。唯有积极寻找旧技术与新方式的契合衔接,从衰败到振兴的土地经济效用变革中寻找合适的出路才是老一辈人应该拥有的态度。最后,土地制度的合理持续变革才能让综合收益最大化。最初面对榆林沙地的张应龙和余锦冰对临山的林地都没有合理的开发方式,一个从混沌中种植成本低见效快的各类树苗到专精长柄扁桃的种植,一个从砍伐竹子处理加工到培育红豆杉、办起农家乐的生态旅游,随处不同环境,却殊途同归保护了环境赢得了财富,在倡导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着重的今天来看更有意义与价值。而这一切,都在于对当地环境的熟知,在于设身处地寻找因地制宜的特别道路。总之,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不仅要从科学与实际出发,用综合统筹的思维去寻找更高效双赢的土地利用方式获取利益,更应该在回顾过去、思考当下和预测未来之间用绿水青山的生态经济做纽带,不论如何保护好土地环境这一发展的根基才会有更美好的将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