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用来做教师》读后感.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42569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生用来做教师》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生用来做教师》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生用来做教师》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生用来做教师》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生用来做教师》读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生的指路明灯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读后感本学期学校为我们推荐了一生用来做教师这本书。一生用来做教师主要选取了当代20位杰出的教育界名家的故事,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了他们的主要成就、主要思想等。通过对他们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也给我们做教师的指引前进道路。一、让教育成为一生信仰作为一名入职不满一年的高职教师,还没能完全适应自己的教师职业,看到“一生”这样的词汇是有点诚惶诚恐的。从事教育事业一年来,我有过挣扎,有过迷茫。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教师这个职业社会认可度有所降低是不争的事实,挣不到,社会地位也不高了,我动摇过,彷徨过。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在高职院校,我到底

2、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呢?在我的迷茫时期,这本书可以说是坚定了我的信念,为我打开了指路明灯。仔细读了读书里面的每一个小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教育名家都是从最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走上来的,斯霞、霍懋征、李吉林为典型的一线小学教师,而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吴非、孙维刚、李镇西则都是中学教师,就连著名的校长李希贵也是中学老师出身。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但他们正是用“一生”的奉献来恪守自己的本分,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付出,最终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偶像。这些条件比我们差,基础不如我们,经受了各种责难、困苦的前辈们依靠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怎敢说条件苦,怎敢说机会少,怎敢说坚持不下去了呢!在这个没有信

3、仰的年代,我们关于在乎“眼前”,不敢虚谈“一生”,我们多了浮躁,少了沉淀。我愿意追随前辈,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一生信仰!二、如何用一生来践行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视野开阔教育,用行动改变教育我是在一次部门组织参观学习的途中看这本书的。在车上,我把这三句话读了不下十遍。用生命去思考教育。许多教育家之所以能成专家,绝不是因为他们拥有高超的技巧,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深刻,境界高远,才会逐步锤炼出高超的教学艺术。如:正因为立下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志向,于漪才能做到“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才能潜心教研,教出自己的个性,才会成为中国教师的集体偶像;正因为

4、认识到“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民主”,李镇西才成为优秀的班主任,他和学生一起制定班规,还专设班主任一项,他的“法治治班”“民主治班”,让我深受启发既然把教育作为一生的规划,教师与所有人一样,必须回答这样重要的问题:我们将做什么?我们应如何活?这不是科学与理性所能够回答的。教师的人生定位与规划解决不彻底,专业发展就很难有质的飞跃,其教育生命就很难富有精神和活力。作为教师,经济窘迫已属不幸,若是再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那真是双重的不幸!我们需要自觉自愿的教育理想或信仰为学生和自己的幸福而教。只有这种信念、这种决心、这种生命的思考才能产生动力,才能激荡激情,才能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我们高职的孩子其实是

5、单纯的,教学气氛很大程度上来自己与教师自己的激情。用生命奉献教育,学生怎么能不跟着你的节奏?用生命去思考教育也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要关爱学生,而不是简单的教学关系。师德的核心是爱,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则是爱的前提。教育不能想当然,了解学生比什么工作都重要!了解学生,还要理解学生,面对一个个个性十足的90后,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耐心,而师德,就体现在这耐心之中!就体现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用视野开阔教育。教育需要开阔的视野,单纯的爱心和冲动的激情很难转化为有效率的行动,提高教育的实需要开阔视野。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就在2001年上海为她举办的从教50周年大会上动情情地说:

6、“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还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这样让人景仰的大师尚且如此谦逊好学。更何况我们这等凡人?正如于漪老师所讲:“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成长。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真正成长与发展,在于教师内心的深度觉醒。”我愿意与学生一同成长,也愿意帮助学生成长,更愿意收获成长的快乐。要成长,就要不断地学习,我愿意学习新课改的理念、愿意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愿意每天读书看报关注时事,接受新事物,始终保持年轻人那种成长的冲动与渴望。开阔视野需要我们多参加实践。我经常地发现自己照搬某位名师就某一课的思路进行教学,实施

7、的效果与名师执教的效果往往都相差甚远。这充分地说明,经验本身带有个人性,倾向于自我复制,它不太能够移植。那学习别人的经验怎么才能学得好呢?那就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在自己的实践中来提升。我自己担任的思政课程正是如此,年轻老师很有激情也用很用功,拼命地看视频、听别的老师的课程,可是光靠热情,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没劲了,自己也没劲了。要把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要做到“知行合一”,教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有效地开展课程。用行动改变教育。有了信仰、激情、热情和广阔的视野就需要我们落实于行动。当前,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追求升学率之风愈刮愈烈。这股风不仅在高中校园里猛烈地吹着,还吹到了初中,甚至漫延到了小学、幼

8、儿园。分数,不仅成为学生的命根,还成为了教师的命根,同时还是校长升迁的砝码。只有校长解放了,才能解放我们的老师。只有老师解放了,才能解放我们的学生。虽然我们不是领导,但是我们可以靠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其他教师。杨瑞清,一位陶行知式的当代乡村教育家。凭着“让农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的信念,在农村坚守了二十多年。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如果多一些杨瑞清一样“傻”的教师,这个问题的解决就会指日可待。今天的我们之所以站得高、看得远,是因为我们常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们用一生的践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力量。他们对学生的真心与爱心,工作中的慧心与耐心,永远激励着我们,是我们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扶持着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越做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