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42019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东南亚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东南亚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南亚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南亚复习课的教学反思王玉玲本节课是九年级的复习课东南亚,复习要点为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主要国家、最主要的自然资源三个方面,所以设计为一课时:重点是马六甲海峡和主要自然资源,难点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和自然资源分布得国家。由于是复习课,因此,我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来对东南亚进行复习,我只需要适时引导,提供图片等资料,给出系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合复习要点完成复习。1.教法:主要利用地图,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课堂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

2、,帮助其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和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依据地图和材料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我认为亮点的地方有:1.利用地图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复习课尽量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归纳总结。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复习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待改进的地方有: 1.知识点有遗漏,没有完全把握好重难点的分配。2.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缺少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

3、的过程。 本堂课给我的思考:一、“互动”很重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地图”指南针让学生识地图,是否知道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其中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

4、?三、“多问”出创新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四、“好动”出希望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这样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呢?明科此理,身为人师者,切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