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1654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霍邱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总分48分)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 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 2、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宋代正式举行殿试,并规定考试合格者在殿前由皇帝亲自召见并唱名赐及第,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此后,元、明、清各朝因之。这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殿试来 A.笼络士人,巩固统治 B防止营私舞弊,取

2、舍不公 C抑制权贵,奖拔寒俊 D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3、宋朝规定“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这一规定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监督约束官员的行为4、“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中朝” B宋朝的中书门下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指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宋初的政治改革主要针对的是:A文官体制 B藩镇割据 C加强

3、皇权 D武将专权6、“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物,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由此可知,元代: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7、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笞,裁决机宜,悉由票拟”。据此,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朝时已有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 B明太祖时六部分掌行政权C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国是 D明仁宗时大学

4、士拥有票拟权8、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9、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 地方无选举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10、“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

5、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上述局面的出现A反映出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弊端 B是唐代藩镇势力扩大的必然结果C是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促使元朝政府大力推行行省制度11、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加强了君主专制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12、汉唐时期,上朝时皇帝要向宰相“赐座”、“奉茶”,所谓坐而论道,但宋太祖时为了尊崇君上,取消了宰相的这种待遇,自此以后,反倒成为一种制度延续到清末这放映的实质问题是( )A.宰相权利的下降 B.礼仪制度的变迁 C.官员更加尊敬皇帝 D.皇权不断

6、地加强13、唐代安史之乱时,长安和洛阳俱失,地方州郡还是有办法可以各自为战,并最终平叛;北宋时金兵内侵,“虏骑所过,莫不溃散”。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军事实力的差异 C皇帝是否昏庸无能 D地方权力的大小14、1852年,英国驻广州商贸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数十年之久,并且已经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商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A 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 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 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D 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15、1937年

7、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C中国共产党党内右倾主义错误不断滋长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16、研究民国人物,可作为原始史料的是A学术论文 B人物传记C个人信函 D官定教材17、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

8、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A淞沪会战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8、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 A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 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 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19、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 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 这表明 A民国

9、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20、以下是晚清时某国领事馆为其本国国民所颁护照的具体内容。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 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1、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22、1906发行的与辩驳之纲领中认为革命者只要善守国际法,承担清政

10、府和列强订立的条约、债务、义务,列强进不会干涉的。这一认识A.有力反击了立宪派的担忧 B.体现了革命派对列强的幻想C.正确分析了革命的利弊 D.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命的失败23、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A 国共共同抗日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C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D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24、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

11、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二.非选择题(共3题,总分52):25.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2、3、4题: (20分)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 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汉书严助传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

12、武) 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什么不认可王立本所宣读的“敕书“?(4分)3

1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什么不能等同于宰相。(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材料一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一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乾隆壬子(1792年),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裢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 材料二 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 材料三. 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设立对清朝中央决策有什么影响?(6分)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总理衙门设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3)军机处的设立和总理衙门,外务部的设立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4分)(4)谈谈你对总理衙门,外务部的设立的认识。(4分)27.中国抗日战争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