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41598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v 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v 二、服务内容v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v 新生儿出院后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

2、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v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v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v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v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

3、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v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v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

4、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v (五)健康问题处理v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v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v (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5、,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v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v (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v (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v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v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

6、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五、考核指标 (一)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v (二)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v (三)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v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姓名: 编号v 性 别0未知的性别 1男 2女9未说明的性别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父 亲姓名职业联系电话出生日期 母 亲姓名职业联系电话出生日期 出生孕周 周 母亲妊娠期患病情况 1糖尿病 2妊娠期高血压 3其他 助产机构名称

7、 出生情况 1顺产 2胎头吸引 3产钳 4剖宫 5双多胎 6臀位 7其他 /新生儿窒息 1无 2有 (Apgar评分:1分钟 5分钟 不详)是否有畸型 1无 2有 新生儿听力筛查 1通过 2未通过 3未筛查4不详新生儿疾病筛查:1甲低 2 苯丙酮尿症 3其他遗传代谢病 新生儿出生体重 kg 目前体重 kg出生身长 cm喂养方式 1纯母乳 2混合 3人工*吃奶量 ml/次*吃奶次数 次/日*呕吐 1 无 2 有*大便 1糊状 2 稀*大便次数 次/日体温 脉率 次/分钟呼吸频率 次/分钟 面色1红润 2黄染 3其他 黄疸部位1面部 2躯干 3四肢4 手足前囟 cm cm 1正常 2膨隆 3凹陷

8、4其他 眼外观 1未见异常 2异常 四肢活动度 1未见异常 2异常 耳外观 1未见异常 2异常 颈部包块 1无 2有 鼻 1未见异常 2异常 皮肤 1未见异常 2湿疹 3糜烂 4其他 口 腔 1未见异常 2异常 肛门 1未见异常 2异常 心肺听诊 1未见异常 2异常 外生殖器 1未见异常 2异常 腹部触诊 1未见异常 2异常 脊柱 1未见异常 2异常 脐带 1未脱 2脱落 3脐部有渗出 4其他 转诊建议 1无 2有 原因: 机构及科室: 指导 1喂养指导 2发育指导 3防病指导 4预防伤害指导 5口腔保健指导/本次访视日期 年 月 日下次随访地点下次随访日期 年 月 日随访医生签名v 行为测听

9、是指给予被测试者一个声刺激,观察被测者的行为反应,以此了解其听力水平。广义的行为测听等同于所有的主观反应测听,在对较小聋儿的测试中主要是根据被测儿童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的测听方法,以估测儿童听力损失程度。v 听性反射:03个月的新生儿各种条件反射还没有建立,但存在着有关听觉的各种非条件反射,如听到声音会产生各种听性反射。 v 听性行为反应:3个月以后的孩子,听性反射逐渐消失,而对声音产生了定向能力,开始注意声音发出的方向。检查时应避开孩子的视线,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给出不同强度的声音观察孩子的反应,根据所给声音的大小,大致估测听力损失的程度。v 条件定向反射:把声音刺激和另外一种易于引起儿童注

10、意或感兴趣的刺激结合起来,以强化儿童对声音的反应。最常用的是将声音和光线或动作玩具结合。检查时要面对儿童,分别从左、右两侧给声,同时对给予光亮及动作玩具刺激,反复几次以后,儿童头脑中就形成了声光刺激或声及动作玩具刺激相结合的概念。然后,只给声,不给其它刺激,观察儿童是否还在寻找声音产生的方向。在检查中,逐渐降低测试声强度,就可以大致的了解儿童的听力。这种检查,适合于13岁儿童。v 游戏测听:3岁以上孩子适用。根据儿童喜欢游玩心理而设计。在测试过程中,安排儿童一些游戏活动来配合测听进程。v 纯音测听:使用纯音听力计在测听室进行的主观性测试。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需受测试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因此这种方

11、法需受试者年龄在5岁以上。 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v 姓名: 编号 v 月龄3岁4岁5岁6岁随访日期体重(kg)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身长(cm)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体格发育评价1正常 2低体重 3消瘦 4发育迟缓 5超重1正常 2低体重3消瘦 4发育迟缓 5超重1正常 2低体重3消瘦 4发育迟缓5超重1正常 2低体重3消瘦 4发育迟缓 5超重体格检查视力听力1通过 2未过牙数(颗)/龋齿数/心肺1未见异常2异常1未见异常2异常1未见异常2异常1未见异常2异常腹部1未见异常2异常1未见异常2异常1未见异常2异常1未见异常2异常血红蛋白值

12、g/L g/L g/L g/L其他两次随访间患病情况1无 2肺炎 次 3腹泻 次4外伤 次5其他 1无 2肺炎 次 3腹泻 次4外伤 次5其他 1无 2肺炎 次 3腹泻 次4外伤 次5其他 1无 2肺炎 次 3腹泻 次4外伤 次5其他 转诊建议1无2有 原因: 机构及科室: 1无2有 原因: 机构及科室: 1无2有 原因: 机构及科室: 1无2有 原因: 机构及科室: 指导1合理膳食2生长发育3疾病预防4预防意外伤害5口腔保健 1合理膳食2生长发育3疾病预防4预防意外伤害5口腔保健 1合理膳食2生长发育3疾病预防4预防意外伤害5口腔保健 1合理膳食2生长发育3疾病预防4预防意外伤害5口腔保健 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