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1462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

2、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

3、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的家庭教育。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

4、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5、(3分)A积极推行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在家庭教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因为汉朝的家庭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汉朝的家庭教育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C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D进入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的只有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虽现由衰转盛的趋向,但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B在汉魏六朝时期,形成了贵族家

6、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和平民家庭教育三类家庭教育。 C汉魏六朝时的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能够培养德才学识以满足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汉朝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除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外,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

7、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D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 2 古诗文阅读(36分)(1)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师立者,宋州虞城人也。初为王世充将军,亲遇甚密。洛阳平,当诛,太宗惜其才,特免之,为左亲卫。太宗之谋建成、元吉也,尝引师立密筹其事,或自宵达曙。其后师立与尉迟敬德、庞卿恽、李孟尝等九人同诛建成有功,超拜左卫率。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师立大惧,俯而对曰:“臣任隋朝,不过六品,身材驽下,不敢

8、辄希富贵。过蒙非常之遇,常以性命许国。而陛下功成事立,臣复致位将军,顾己循躬,实逾涯分,臣是何人,辄敢言反!”太宗笑曰:“知卿不然,此妄言耳。”延入卧内慰之。罗艺之反也,长安人情骚动,以师立检校右武侯大将军以备非常。及艺平,宪司穷究党与,师立坐与交通,遂除名。又以籓邸之旧,寻检校岐州都督。师立上书请讨吐谷浑,书奏未报,便遣使间其部落,谕以利害,多有降附。列其地为开、桥二州。又有党项首领拓拔赤辞,先附吐谷浑,负险自固,师立亦遣人为陈利害,赤辞遂率其种落内属。太宗甚嘉之,拜赤辞为西戎州都督。后师立以母忧当去职,父老上表请留,诏不许赴哀,复令居任。时河西党项破刃氏常为边患,又阻新附,师立总兵击之。军

9、未至,破刃氏大惧,遁于山谷,师立追之,至真山而还。又战吐谷浑于小莫门川,击破之,多所虏获。寻转始州刺史。十四年卒,谥曰肃。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B.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C. 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D. 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

10、曰人言卿欲反如何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太宗”,帝王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从汉代开始,开国帝王庙号通常为“太宗”。 B“母忧”中的“忧”在文中指母亲去世,古代父母去世称“丁忧”、“守制”、“丁艰”,古人任官期间,父母去世,须辞官守丧三年。个别高官因特殊情况而不能离任守丧的,可由朝廷命令其穿素服办公,称“夺情”。 C“品”可用于指古代官吏的等级。“九品制”始于魏晋时期,官阶以一品为最高。 D“藩”,是地位介于地方长官与独立君主之间的统治者,他们一般都有独特而尊贵的名衔。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师立颇

11、有才干,受到赏识。唐太宗曾因爱惜他的才干而赦免他的死罪,并授予官职,后来,还让他参与谋划夺取权位之事。B刘师立屡次建功,获得提拔。他参与诛杀李建成,被破格提升为左卫率;他追击党项破刃氏,击败吐谷浑,不久升任始州刺史。C刘师立被人诬陷,遭受责罚。罗艺反叛朝廷被平定后,有人到司法部门诬告刘师立是罗艺的同党,刘师立获罪被免去官职。D刘师立任职一方,受民爱戴。刘师立任检校岐州都督时,努力安定边境,母亲去世,他本该离任奔丧,百姓上表请求让他留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宗笑曰:“知卿不然,此妄言耳。”延入卧内慰之。(5分) (2)书奏未报,便遣使间其部落,谕以利害,多有降

12、附。(5分)(2)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此诗写于诗人谪居江洲之时。8.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5分)9. 诗人写夜雪,写法独特。请就本诗的写作手法和描写角度作一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2) 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

13、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

14、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