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中医调理.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41019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后中医调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产后中医调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产后中医调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后中医调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后中医调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后中医调理核心提示:产后调理,配合身体的变化,各阶段中药调理亦有所差别。一般来说,产后第1阶段以生新血、化瘀血为主;第2阶段着重于健脾益肾、壮筋骨、补养气血;3、4阶段则强调补养气血的部分。另外,针对妈咪哺乳、水肿、乳腺炎、退乳等需要,亦有特殊护理。第1阶段:生新血化瘀血产后第1周代表方药:化生汤材料:基本方为当归、炮姜、川芎、桃仁、炙甘草等中药根据个体差异另有增减。使用生化汤的目的,乃是为顺利排除恶露、调节子宫收缩、防止产褥感染等。周彦均表示,自然产者产后3天,或服完西药子宫收缩剂可开始服用,每日一剂,约服57剂,一般至恶露呈淡灰黄略带粉红即可。自然流产者则视体质及情况决定是否服用。许多产

2、妇以为整个坐月子期间都要服用生化汤,实乃错误至极。生化汤既是为排除恶露而用,达成目标后就应停止,过度使用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容易出现恶露点滴不尽的后遗症,还请多加小心。第2阶段:健脾祛湿收涩、益肾壮筋骨、补气养血 产后第2周代表方药: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食补:麻油鸡适量 产后第二周之所以着重于健脾祛湿收涩,一来是希望先将妈咪肠胃功能顾好,后续进补才有办法吸收;二来为加速排除身体多余的水分,加上调理脾胃的方子同时兼具补气的效果,正适合该阶段产妇使用。至于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大补气血的药,多偏温燥,要提前于第二周使用未尝不可,只是恶露还未退净或体质燥热都用了可能会有副作用,所以建议留待第三周再开始

3、。食补方面,产后偏虚,进补有其必要,但同样不宜过于燥热,妈咪产后第二周若伤口已经顺利愈合,可摄取适量麻油鸡。剖腹产者因伤口复原时间较长,为免伤口发炎,料理中应禁止用酒。第3.4阶段:补气养血产后第3.4周代表方药1:八珍汤材料:四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十四君等(当参、茯苓、白术、甘草)代表方药2:十全大补汤材料:四物+四君+黄耆、肉桂产后第三周开始,由于燥热体质已经退去,应着重于补足生产后的耗损,故可根据个人体质,使用比较温燥的药物补养气血。该阶段进补一般多以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搭配不同食材使用。产后补肾壮筋骨:杜仲妈咪产后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而杜仲因具有补肾、壮筋骨之良效,故建议妈咪

4、尽可能多摄取一些。杜仲属性较温,产后第三天即可开始使用至坐月子结束,而且不用担心和其他药方相违。单独使用或加入菜肴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周彦均表示,杜仲以厚实、拨开有丝者为良品,常见用法包括:1、以杜仲2钱煮3碗水或3两煮1500cc,可当茶喝或当作汤底。2、直接买杜仲粉,一天两匙,或沾排骨、腰子食用。3、杜仲加排骨或腰子、猪肝熬汤食用。第4阶段:月子结束啰!产后第5周坐月子通常以一个月为准,进入第五周之后,妈咪就可以恢复清淡、正常饮食,或者降低进补的频率,而有退奶需求者,则有专门汤方可供使用。因为怀孕生产的关系,子宫血液循环会比较活络,妈咪在整个月子期间如能好好调养,通常原本有的一些妇女病和原发

5、性经痛、生理期不顺,还有手脚冰冷的情况都会改善许多,妈咪可别轻忽坐月子的重要性喔!【特殊护理】水肿产后一、二周恶露或水分代谢不好,容易会水肿的问题,这时可以视体质使用红豆汤、薏仁汤,或在药方中加入益母草,达到利水消肿的效果。乳汁不足如要促进乳汁分泌量,妈咪可多食用鱼汤、蚵、猪脚等含高蛋白之食物,而八珍汤本身既可补气血,亦能促进乳汁分泌。另外,如希望乳汁通畅,除了做乳房护理,定时排空乳汁外,可在原有的八珍汤内,另加一点王不留行、香附等行气药物,使乳腺管比较通畅。乳腺炎妈咪月子期间如有发烧、发炎的情形均应就医处理,针对乳腺炎的部分,当然热敷按摩不可少,在药材的选择上,最常用的为蒲公英,加一些当归、川芎,或王不留行直接煮水喝,可消炎、促进乳腺管通畅。这时妈咪也要避开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乳腺管阻塞。退奶产妇若因为某些因素无法继续哺喂母乳,医师会建议将麦芽直接煮水喝,或者选用韭菜等会减少乳汁分泌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